世界三大宗教详细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9061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357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三大宗教详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详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详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详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详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三大宗教详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三大宗教详细版(3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佛教是三大宗教之一 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原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公元前467年,父亲为净饭王,母亲为摩耶夫人。释尊为太子时,曾从王城之四方城门出游,出东门遇老者,出南门遇病者,出西门遇死者,而深感人生老、病、死的无常苦。 最后出北门遇见出家之沙门,遂决意出家。加上当时的印度婆罗门的四姓阶级,为打破此不平等的制度,而创立佛敎。,古代印度四种社会阶级,(一)婆罗门(梵brhmaa ),乃指婆罗门教僧侣及学者之司祭阶级,为四姓中之最上位。学习并传授吠陀经典,掌理祈祷、祭祀,为神与人间之媒介。,(二)剎cha帝利(梵katriya ),乃王族及士族之阶级,故又称王种。掌

2、管政治及军事,为四姓中之第二位,然于佛典中,则多以其为第一位。,(三)吠fei舍(梵vaiya ),乃从事农、工、商等平民阶级,为四姓中之第三位。,(四)首陀罗(梵dra ),译作农。乃指最下位之奴隶阶级,终身以侍奉前述三种姓为其本务。又前三种姓有念诵吠陀及祭祀之权,死后得再投生于世,称为再生族。反之,首陀罗既无权诵经、祭祀,亦不得投生转世,故称一生族。,佛陀于29岁时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之道,与阿罗逻迦罗摩、郁头罗摩子二位学习高深的禅定,但仍无法解脱。后专修苦行,濒临死亡边缘,还是不能解脱。放弃“苦行”,释尊受牧女的乳糜供养,在尼连禅河中沐浴,身体日渐康复。后到河东的佛陀伽耶的树下禅思,立誓:

3、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静修了6年,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终于成“佛”。他周游印度等诸国,特别在恒河流域传教40年。,“佛”是“佛陀”(觉悟者)的略称,是梵语的译音,有时译作菩提,其义为觉,意即自觉,觉人与觉行圆满也。,“释迦牟尼”亦为梵语译音,其意为能仁,意即他德全道备,能济万物也;也就是释迦族的隐修者或释迦族的圣人。,他死了以后,人们为对他成佛后的尊称,才称他(悉达多)为释迦牟尼或佛陀。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里,当中那个是“如来佛”,“如来”和“大雄”都是释迦牟尼的称号。,释迦牟尼所传“佛法”或基本教义,主要就是 1、“四圣谛” 、 2、“八正道” 、 3、“十二

4、因缘” 、 4、“四法印”,“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陀所创教理的集中体现,也是他最早证悟向信众宣讲的道理谛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四圣谛”即是佛陀发现的四条根本道理,佛教徒把它美称为“四谛” “四圣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苦。 集谛指人受苦的原因,因人有各种欲望,将愿望付诸行动,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那么在来世就要为今世的行为付出代价,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不免轮回之苦,灭谛是说如何消灭致苦的原因,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 道谛是说如何消灭苦因,消灭苦因就得修道。,“八正道”的内容,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5、;通过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静寂)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 正思维-又称正志、正思、正分别等。通过正见的原则使得心中勿起贪、嗔之念,这是清净意业的功夫; 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这是清净口业的功夫;,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这是清净身业的功夫; 正命-顺从佛陀的教导,远离五种被认为不正当的职业(相互标榜、乍现奇特、占卜巫术等),从事正当的职 业来获得生活的来源。 正精进-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 正念-系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不净观等方法,摄心制心,使之

6、不受外物欲念所动摇; 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解说,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佛教并不反对其他的宗教,凡是能有助于个人修行的都可以融汇于佛教中。因而把正见当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八正道也是针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中一些派别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佛陀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称为中道。原始佛教对这种不苦不乐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视,列为四谛之一“道谛”的具体内容。对于八正道的详细解释有安世高译的佛说八正道经、增一阿含经的四谛品和南传相应部经典。,

7、据释伽牟尼说,如果按此八种修行之法行事,就可进入涅槃之境,十二因缘,业报轮回是古代印度各种宗教和学派共同坚持的信仰,释迦牟尼的特点是为这种传统的信仰提供一套哲理性的说明这就是十二因缘此说的内容也就是四圣谛中的苦谛与集谛的发展,目的在于说明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由十二种因缘会合而成,由此十二种因缘决定众生必然处于三世流转、业报轮回的过程之中,它把三世流转的过程归结为因果相生、次第相接的十二种因缘,十二因缘包括:无 明、行 、识 、名色、六处、 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华法经云:“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

8、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因为有其中一个便有了其它的,因为有一个生起其它的便生起,因为有一个无其它的也就无了,有一个灭了其它的也就灭了。,十二因缘着重论述的是:人生之苦都源于无明(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嗔的根源)而引起的造业果报,生死轮回不息,因而只有消灭无明,皈依佛法,才能得到解脱,达到不生不灭的理想界涅槃,四法印,为了破除无明,求得最后解脱,释迦牟尼用缘起说来否定世界万物的实有,得到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四大

9、结论,并以此作为评判佛法之是非真假的标准,这就是“四法印”所谓印,即证明印可之意理解了四法印,也就理解了佛教的根本思想,四法印之一,诸行无常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相持的相互关系,没有恒常不变的存在。,四法印之二,诸法无我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并无本体论的所谓我的存在” “无我”的意思是无固定性,亦即无自在性。,四法印之三,有漏皆苦 “漏”是烦恼的意思。 困惑所造成的烦恼就是业,因业而有生死苦,就是有漏皆苦。,四法印之四,涅槃寂静 涅槃这个词的原意是“熄灭”,意译“圆寂”。它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一种精神境界。即对“生死

10、”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断灭。,佛教“涅槃”思想之由来,释迦牟尼不承认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的权威性,反对杀生献血的祭祀等 (备注:吠陀,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但佛教继承了婆罗门教关于“轮回”的教义。所谓“轮回”,就是说,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象车轮似的一生一生流转不停。他们认为,有生命的东西,有一个前生和一个来生。一个人的前生不一定是人,也

11、许是鬼,畜牲,也许是神。,至于你是什么,则决定于前生的“业”。“业”是行为,包括思想、言语、行动。他们认为世界是个苦海,人免不了生、老、病、死,总的来说就是苦。如果一个人今生修善,他来生也许是人;若他行恶,来生就会变鬼或禽兽;修得好一点,也许能做皇帝。,但他们认为,就算做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充其量免了老,那就更苦,因为要早死。因而他们的人生也是悲观的,什么“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欲望,由欲望而造业,就不免于轮回。,他们不愿轮回,他们认为修行再好,不过当皇帝,还是要受生、老、病、死的苦,所以他们为了要摆脱“轮回”,就创造“涅槃”之说。,“涅槃” ni

12、e pan,就是说,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修行止于至善,达到寂灭入涅槃,再也不轮回,止于至善,灭绝一切欲望而达到完全静寂的至高无上的境地。,如果修道不到家即不能止于至善,还要轮回做个皇帝呢!他们什么都不愿做,故一直修到止于至善了,即入涅槃。后来,涅槃一词多指成佛或得道和尚的死亡。,早期佛教没有承认一个创造世界的主宰,这一点不同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当时佛教没有神庙,也不崇拜偶像。,释迦牟尼死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做“舍利”。佛教徒把他火化后留下来的骨灰,分发并保存在圣地兴建的“宰堵波”(一种印度塔)里,以示对释迦牟尼的景仰。佛寺和偶像是以后才出现的

13、,而崇拜偶像大约是主历1世纪以后的事。,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佛陀、菩萨、罗汉、成道高僧均有舍利。若是佛舍利,锤打不碎,若是弟子舍利,撞击便破。,佛教教团 僧伽的形成,随着信徒日增,自然形成教徒组成的会社,称为“僧伽”。 初期的佛陀弟子泛指来听声闻或教法的人们,后来则专指精进勤修“八正道”的出家僧众。,佛教的主要礼仪,佛教徒的称谓 出家四众: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沙弥(小和尚,未满二十岁出家)、沙弥尼(小尼姑,未满二十岁出家) “喇嘛”(藏语和尚),在家信众: 优婆塞(梵文 ,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归依的男 子。我国大都用“居士”一词来代替优婆塞,因为“优婆塞”是外

14、语音译,难入汉语系统,而“居士”是汉语,意思明白易懂。 ) 优婆夷(梵文,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佛教主要节日,一、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伽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也称“佛诞节” 二、盂兰盆节(会):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节日之一,又称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 三、“腊八节”“成道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伽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释迦牟尼还为教徒制定了“戒律” 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须遵守“五戒”:

15、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姑)。 他们必须剃发,穿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另外他们还要遵守以下出家人的戒律。如饭食要有节制;不观赏舞蹈、音乐、戏剧;不佩戴饰物等。,佛教的发展,佛教的四次结集:,第一次结集:佛陀死后不久,大弟子伽叶在摩揭脱国的王舍城召集了500名佛教徒参加的会议,各自回忆自己所听的佛陀说教,定为”佛说”,形成了最早的佛教经典和戒律,企图以此来维护佛教的统一。另外,富娄那为首的另一批同样结集,反映了佛教早期的分化。,第二次结集:佛陀死后一百余年,教团分歧更甚。主要集中在戒律问题上。两方就争执展开辩论,辩论结果,两派正式分

16、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第三次结集:阿育王时代,他为结束部派佛教的纷争,曾在华氏城召集了1000名佛徒参加的大会,编辑三藏经典。,第四次结集:公元1世纪,印度史上的“南北朝时代”,迦腻色迦王在位时,编集和注释了三藏经典。而上座部和大众部佛教更趋分化,形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分歧,早期佛教认为修行虽然可以使人入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后期,佛教的一派造了寺庙,崇拜偶像。他们宣扬信佛修行,人人都能成佛,并说这样气派大,乘的是大车,故有“大乘”佛教之称,即把保持原来说法的另一派贬为“小乘”佛教。,1、在宗教世界观上,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大乘主张“法我皆空” 2、在佛陀观上,小乘视佛陀为历史人物;大乘把佛神格化,尊为偶像。 3、在修行的目标上,小乘一般主张个人解脱,修得阿罗汉果;大乘主张普渡众生,目标是菩萨行。 4、在修行的方法上,小乘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大乘菩萨行兼修“六度四摄”,“四摄”:,即布施、 爱语、 利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