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楚元 第1-3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9052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楚元 第1-3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楚元 第1-3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楚元 第1-3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楚元 第1-3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楚元 第1-3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楚元 第1-3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魏楚元 第1-3章(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章,主编,第1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第2章 综合布线产品与互连设备 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技术,第1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1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1.3 综合布线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场合 1.4 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 1.5 综合布线与组网工程 1.6 综合布线系统常用术语和符号 1.7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标准 1.8 综合布线系统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习题,1.1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1.1.1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1.1.2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1.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兼容性 2.开放性 3.模块化 4.灵活性 5.可靠性 6.先进性 7.经济性,1

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1.2.1 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结构,图1-1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第1-3章_Embed_2.png,1.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1.工作区子系统,图1-3 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子系统,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图1-4 水平子系统,3.干线子系统 4.设备间子系统,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第1-3章_Embed_5.png,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第1-3章_Embed_6.png,5.管理子系统,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6.建筑群子系统,第1-3章_Embed_7.png,1.2

3、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第1-3章_Embed_8.png,1.3 综合布线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场合,1.3.1 综合布线的应用范围 1.综合布线系统适用于高速数据通信 2.支持三网合一的传输 3.支持楼宇管理自动化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 1.3.2 综合布线的应用场合 1)商业贸易类型:如商务贸易中心、金融机构(如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高级宾馆、饭店、股票证券市场和高级商城大厦等高层建筑。 2)综合办公类型:如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公司总部等办公大厦,办公、贸易和商业兼有的综合业务楼和租赁大厦等。,1.3 综合布线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场合,3)交通运输类型:如航空港、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枢纽站、江海港区(包括

4、客货运站)、城市公共交通指挥中心、出租车调度中心、邮政枢纽楼和电信枢纽楼等公共服务建筑。 4)新闻机构类型:如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通讯社、书刊出版社及报社业务楼等。 5)其他重要建筑类型:如医院、急救中心、气象中心、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工业企业的高科技业务楼等。 6)生活社区:如房地产小区、智能家居等。,1.4 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1.4.1 智能建筑的定义 1.4.2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 1.强、弱电系统的区分 2.建筑弱电系统 3.智能建筑的组成,图1-9 建筑智能化5A系统,1.4 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1)通信自动化系统 (2)办公自动化系统 (3)楼宇自动化系统 (4)消防自动化

5、系统 (5)安全自动化系统 4.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功能 1.4.3 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应用,1.5 综合布线与组网工程,1.5.1 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 1.5.2 综合布线与组网工程的关系,1.6 综合布线系统常用术语和符号,1.6.1 综合布线常用术语,表1-1 综合布线常用术语一览表,1.6 综合布线系统常用术语和符号,表1-1 综合布线常用术语一览表,1.6 综合布线系统常用术语和符号,1.6.2 综合布线常用符号,表1-2 综合布线常用符号一览表,1.6 综合布线系统常用术语和符号,表1-2 综合布线常用符号一览表,1.7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标准,1.7.1 国际标

6、准 (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2)美国标准 (3)欧洲标准 1.7.2 国内标准,1.8 综合布线系统的意义和发展趋势,1.8.1 发展历程 1.8.2 发展趋势,习题,1.简述综合布线系统及其特点。 2.简述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的区别。 3.简述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结构。 4.智能建筑技术中的5A具体内容是什么? 5.结合实际分析智能建筑的“智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6.试述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第2章 综合布线产品与互连设备,2.1 综合布线产品简介与选型 2.2 双绞线 2.3 同轴电缆 2.4 光纤 2.5 光缆 2.6 无线传输介质 2.7 网络互连设备 2.

7、8 交换机 2.9 路由器 习题,2.1 综合布线产品简介与选型,2.1.1 传输介质的分类 1.有线传输介质 2.无线传输介质 2.1.2 综合布线产品的选型 1.选型的重要性和前提条件 2.选型的几个原则 3.产品选型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 1)掌握前提条件以及收集基础资料。 2)产品选型之前应该进行调查或者收集产品资料,访问已经使用过该产品的单位,充分掌握其使用效果;听取各种反馈意见,以便对产品进行分析;认真筛选两三种产品,为进一步评估考察做好准备。,2.1 综合布线产品简介与选型,3)对初选产品客观公正地进行技术经济的比较和全面评估,选出理想的产品。 4)重点考察初选产品的生产厂家的技术

8、力量、生产装备、工艺流程和售后服务等,实地考察产品的使用情况,对某些基本性能进行现场测试,以求得第一手资料。 5)经过上述工作后,对所选的产品应该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本着经济实用、切实可靠的原则,提出最后选用产品的意见,提请建设单位或者有关领导决策部门确定。,2.1 综合布线产品简介与选型,6)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所需要的主要设备、各种缆线、布线部件以及其他附件的规格数量进行计算和汇总,与生产厂商洽谈具体订购产品的细节,特别是产品质量、供货日期、地点和付款方式等,这些都应该在订货合同中明确规定,以保证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2.2 双绞线,2.2.1 双绞线的信号传输原理,图2-

9、1 双绞线示意图,2.2 双绞线,表2-1 线序标准,表2-2 双绞线引脚定义,表2-3 直通线线序(机器与集线器连),2.2 双绞线,表2-4 交叉线线序(机器直连、集线器普通端口级联),表2-5 直连线与交叉线级联使用表,2.2.2 双绞线的分类 1.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 2.非屏蔽双绞线的分类,2.3 同轴电缆,2.4 光纤,2.4.1 光纤的基本概念,第1-3章_Embed_11.png,2.4.2 光纤的分类及主要性能参数 (1)按传输点模数分类 (2)按折射率分布分类,2.5 光缆,2.5.1 光缆的概念与分类 1)按敷设方式分有:自承重架空光缆、管道光缆、铠装地埋光缆和海底光

10、缆。 2)按光缆结构分有:束管式光缆、层绞式光缆、紧抱式光缆、带式光缆、非金属光缆和可分支光缆。 3)按用途分有:长途通信用光缆、短途室外光缆、混合光缆和建筑物内用光缆。,第1-3章_Embed_12.png,2.5 光缆,2.5.2 光纤连接器,图2-5 光纤接口连接器的种类,2.6 无线传输介质,2.6.1 无线电短波通信 2.6.2 微波通信 2.6.3 红外线传输 2.6.4 蓝牙,2.7 网络互连设备,2.7.1 网络适配器 1.网络适配器的工作原理,第1-3章_Embed_14.jpeg,2.7 网络互连设备,第1-3章_Embed_15.jpeg,2.网络适配器的分类 1)按网卡

11、所支持带宽的不同可分为10Mbit/s网卡、100Mbit/s网卡、10/100Mbit/s自适应网卡和1000Mbit/s网卡等四种。,2.7 网络互连设备,2)按网卡的总线类型一般可分为ISA接口网卡、PCI接口网卡、PCI-X总线接口网卡(服务器专用)和PCMCIA接口(笔记本计算机专用)等类型的网卡。 3)网卡最终是要与网络进行连接,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接口使网线通过它与其他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起来,不同的网络接口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类型。,第1-3章_Embed_16.png,2.7 网络互连设备,4)按应用对象的不同来划分,一般分为应用于工作站的网卡和应用于服务器的网卡。 3.无线网卡,第1

12、-3章_Embed_17.png,2.7 网络互连设备,第1-3章_Embed_18.jpeg,2.7 网络互连设备,第1-3章_Embed_19.png,2.7.2 中继器,2.7 网络互连设备,图2-9 用中继器连接的网络拓扑结构,2.7.3 网桥,2.7 网络互连设备,2.7.4 集线器 2.7.5 网关,图2-11 网关工作过程,2.8 交换机,2.8.1 交换机的基本概念 2.8.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侦听信道上是否有信号在传输。 2)若没有侦听到任何信号,说明信道空闲,就开始传输数据。 3)传输的时候继续侦听,如发现冲突则执行退避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执行步骤1)(当发

13、生冲突时,涉及冲突的计算机会发送一个拥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节点)。 4)若未发现冲突则发送成功,计算机会返回到侦听信道状态。 2.8.3 以太网交换机的基本功能,2.8 交换机,1)地址学习: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学习到所有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MAC地址,地址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监听所有流入的数据帧,对其源MAC地址进行校验,并将MAC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2)帧的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到达交换机后,交换机通过查找MAC地址表来决定如何转发数据帧。 3)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 2.8.4 以太网交换机的分

14、类 1)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万兆以太网交换机、ATM交换机、FDDI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2.8 交换机,2)根据交换机端口结构划分,分为固定端口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3)根据工作协议层划分,分为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 4)根据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分为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 5)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划分,分为网管型交换机和非网管理型交换机。 6)根据交换机的外观结构划分,分为机架式、固定配置式带扩展槽和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交换机。 2.8.5 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2.8 交换机,1)模块化插槽数

15、量:模块化插槽数量是指模块化交换机所能安插的最大模块数,这个参数对固定端口交换机没有实际意义。 2)背板带宽: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3)包转发率:标志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 4)交换机的传输速度:交换机端口的数据交换速度。 5)交换机设备的端口数量:此参数是针对固定端口交换机而言,常见的标准的固定端口交换机端口数有8、12、16、24和48等几种。 6)网络管理:是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等。,2.8 交换机,7)交换机堆叠是通过厂家提供的一条专用连接电缆,从一台交换机的“UP”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

16、一台交换机的“DOWN”堆叠端口。 8)交换机延时(Latency)是指从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到开始向目的端口复制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2.9 路由器,2.9.1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图2-13 简单的网络连接,2.9 路由器,2.9.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9.3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1)实现TCP、IP、UDP、ICMP等互联网协议。 2)连接到两个或多个数据包交换的网络,对每个连接到的网络,实现该网络所要求的数据通信的寻址和转发功能。 3)接收及转发数据包,必要时将数据包分段。 4)支持各种网关协议,如内部网关协议IGP、外部网关协议EGP、边界网关协议BGP。 5)提供网络管理和系统支持机制,包括配置、诊断、升级、状态报告、异常情况报告及控制等,并实现网络管理功能。 2.9.4 路由器的分类 2.9.5 路由器的主要性能指标,2.9 路由器,1)背板能力:背板是输入与输出端口间的物理通路,背板能力是路由器的内部实现。 2)吞吐量:吞吐量是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吞吐量与路由器端口数量、端口速率、数据包长度、数据包类型等有关,一般泛指处理器处理数据包的能力。 3)丢包率:丢包率是指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