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仿真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郝培锋 崔建江 潘峰 第7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9013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仿真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郝培锋 崔建江 潘峰 第7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计算机仿真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郝培锋 崔建江 潘峰 第7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计算机仿真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郝培锋 崔建江 潘峰 第7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计算机仿真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郝培锋 崔建江 潘峰 第7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计算机仿真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郝培锋 崔建江 潘峰 第7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仿真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郝培锋 崔建江 潘峰 第7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仿真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郝培锋 崔建江 潘峰 第7章(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 嵌入式仿真系统 7.2 冷连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7.3 优化计算机嵌入式仿真系统组成 7.4 嵌入式仿真系统TMI运行机制 7.5 嵌入式仿真系统模型试验环境 7.6 小结,第7章,7.1.1 嵌入式仿真系统的概念和原理 7.1.2 嵌入式仿真系统的特点,7.1 嵌入式仿真系统,7.1.1 嵌入式仿真系统的概念和原理,计算机仿真技术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对象系统则是指嵌入式系统所嵌入的宿主系统。嵌入式系统就是以应用为中心,采用软硬件的方式把所需的功能或模块等嵌入至各种应用系统。 嵌入式仿真系统是特殊的嵌

2、入式系统。嵌入式仿真系统是将仿真系统(软件或/和硬件)嵌入到实际系统中(仿真原型所在的系统),和实际系统间有数据的交互(I或/和O),因此具有和原型系统几乎相同的运行环境,甚至可以与实际系统并行运行。可实现实时和高逼真仿真,甚至在必要时可切入实际系统中替代实际系统。,7.1.2 嵌入式仿真系统的特点,1)仿真逼真程度高,训练效果好。 2)对高逼真的实战前的演习、训练过程进行控制,评估结果。 3)仿真系统嵌入真实系统内,随时随地可进行训练,且可根据执行的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演习。 4)采用计算机仿真的相关技术,可以实现训练水平的提升,可将操作层次提升为战术和战役的仿真训练。,7.2 冷连轧机计算

3、机控制系统,图7.2 冷连轧机系统构成,6,冷轧计算机控制系统,冷连轧生产工艺的发展是以装备、电子和控制等技术成就为基础的,特别是它的控制和调节已经不是人力所能胜任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只有依赖于计算机自动控制才能实现。 轧机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时变系统,每一个工艺参数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子系统,它们彼此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并且在随时变化之中 计算机控制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工艺目标和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工艺控制参数值,即最佳化设定计算;按照设定值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控制和调节。,7,1. 冷轧工艺对计算机控制的要求,冷轧生产要求计算机除了具备常规轧制的工艺参数设定、

4、厚度自动控制和多种自动操作等功能外,还必须解决好焊缝检测与跟踪,也就是要求计算机应具有更多的控制功能和更高的控制精度。,8,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化,即可以用数学模型公式来描述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参数的定量关系,而且具有自适应自学习功能,使得模型的设定计算精度更接近不断变化的实际过程。 生产过程各种操作和调节的高度自动化。除了上料、卸卷、穿带和甩尾等操作要求自动化外,工艺参数调节和质量控制也要在计算机的直接控制下工作。 计算机既要按一定程序进行工艺控制,又要在操作人员监视下工作,必要时还要接受干预的指令。系统要有广泛的数据交换,既有足够的数据显示和图像显示,又有过程控制终端进行人机对话。 计算机

5、过程控制的高度实时性、精确性和可靠性,要求系统在毫秒级响应、按时序节拍无误地工作。,9,2. 厚度控制技术, 厚度精度指纵向厚度的精度和横向的精度。 纵向厚度的精确度主要取决于有载辊缝的大小。 横向厚度的精确度主要取决于有载辊缝的形状。,厚度是板带钢最主要尺寸质量指标之一,厚度自控是现代板带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0,轧机刚度系数 Ktg=P/f kg/mm K物理意义:当轧机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时所需施加的负载量。,(1)典型图示,S0: 原始空载辊缝 f:轧机弹性变形量,2.1 Ph 图的建立,2.1.1.1 弹性曲线表示轧机弹性变形与轧制力间关系曲线,11,对应弹跳方程:,P0:预压

6、靠力 S0 :原始空载辊缝 S0 :考虑预压变形时的(相当)空载辊缝 S :压力为0时辊缝指示器读数,(2)考虑预压变形时弹性曲线,gkl与0kl对称 gf 0f=S 0f= S0+ S S0,12,2.1.1.2 塑性曲线,当 B、H、R、.均一定时,可认为P随h而变,13,2.1.1.3 弹塑性曲线(PH图),为了讨论方便,弹、塑性曲线均用直线代替:,(1)不考虑预压变形时PH图,14,可较直观地分析H、h、P以及S0等参数关系,是弹跳方程和塑性方程联 解的一种图解形式; 直观地反映了轧制条件和轧机刚度对h的影响,并能对轧机操作调整进 行分析,是厚控的基础。,(2)考虑预压变形时PH图,1

7、5,2.2 厚度变化原因及特点(规律) 2.2.1 厚度差(h)类型:,(1)头部厚度偏差: 主要原因:空载辊缝设置不当; 来料参数时未能及时调整S0 ;,(2)同板厚差(纵向厚差): 主要原因:是P使辊缝S0不变的情况下h,16,2.2.2 厚度变化主要原因及特点,(1)影响K的因素 K:当轧机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时所需施加的负载量 Kf(P、B、V、辊材质、凸度、D工与D支接触状态) 一般认为:在一定轧机上对一定产品B,可认为K不变,K有利轧更薄 目前一般K500600t/mm,17,(2)影响S0的因素 S0 决定轧机弹跳起始位置,包含: 压下位置即S0h; 轧机部件热胀、辊磨损、偏心S0h

8、;,18,(3)影响P的因素轧件及工艺方面原因 1)轧件温度、成分、组织性能不均等,19,20,带张力时的轧制力 入口、出口张力因子 m1取0.50.667、m2取0.3350.5),qQp、KP头尾出现两个厚度增大区切损,21,通过预设定可使h大大,且轧机K越易 消除H的影响h精度,B、HhPP/K S h Hh PP/K S h,22,2.3 厚度控制方法,厚度控制是通过测厚仪or 传感器(如辊缝仪、压头 等)对带钢实际轧出厚度h连续进行测量,并据实测值与 给定值相比较后的偏差信号,借助控制回路和装置or 计 算机的功能程序,改变压下位置S、张力or 速度,把厚度 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9、实现厚度的系统AGC 按厚度调节方式不同分反馈式、厚度计式、 前馈式、张力、液压式等,23,2.3.1调压下调厚,2.3.1.1 用测厚仪测厚的反馈式厚控系统 (1)控制方法 已知:M、K、h 实测: h* h 求S,24,25,(2)特点讨论 : 压下效率低,26,P 对板形不利,不适合精调;,存在时间滞后;,27,2.3.1.2 厚度计式(GMAGC、PAGC) 把整个机架作为测厚仪,在P发生时自动快速调整辊缝。 (1)控制方法 实测:P*、S*通过弹跳方程计算任何时刻h* =S*+P*/K h 调S,28,29,对压下机构的电气、机械系统及计算机程序运行等的滞后仍不能消除;,30,2.3

10、.1.3 前馈式主要用于H时的控制,31,由几何关系:,32,33,2.3.2调张力AGC,(1)控制方法,34,(2)特点讨论 控制中可使P保持不变; 惯性小、反映快、稳定、精度高 ; 控制效果受限制;,一般应用于: 冷轧末架 M大、辊压扁严重时; 热轧h较小时 与调压下配;,35,2.3.3 调速度调厚AGC,因为:VQ、TC、f.PP/Kh 典型的:热连轧加速轧制 头尾温差纵向厚差,据实际情况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厚控方式,往往多种厚控方法相结合 M不太大、h大时 调压下为主 M较大、h较小时 调张力为主,几个厚控方程:,36,2.4 秒流量AGC(或物流AGC、质量流AGC),秒流量液压A

11、GC的关键是精确测量辊缝中的带钥厚度。该方法是将进入辊缝的带钢通过安装在轧机入口的数字式光电码盘分成等长度的区段(5080mm),然后通过入口测厚仪和安装在出口的数字式光电码盘分别测出每段的轧前厚度和轧后长度。根据金属秒流量相等的原理,就可以计算出每段的实际轧出厚度。,设入口测厚仪测量的每段带钢厚度为H,通过计算机移位贮存,然后在该段离开辊缝时取出,轧前的带钢长度L由入口光电码盘测出,与此同时,该段轧后的长度l,37,由出口光电码盘测出。根据金属秒流星相等的原理(忽略宽展),使可以计算出该段带钢的实际轧出厚度h为:,秒流量AGC带钢厚度测量原理,38,H入口段带钢厚度; h出口段带钢厚度; L

12、、l入、出口段带钢长度;,入口带钢速度;,出口带钢速度。,或,39,厚控系统的取样、信息存贮移位、数据输出、计算和控制周期的控制(此处的周期为长度,不是时间)都由入口光电码盘控制。假若光电码盘的脉冲数为20000个m,则50mm带钢长度便对应于1000个脉冲。当入口光电码盘脉冲记数由0达到1000时,便自动发出指令,执行上述功能,然后再接着开始下一次的脉冲记数。,2.5 现代液压压下系统的般结构 现代化液压压下系统的加速度能达到500mm/s2,加速和减速时间只几十毫秒。加速大约在10ms的空载之后开始,8ms后能使最大速度达到4mms,再经17ms的匀速调节之后便开始减速,经8ms后可使压下

13、系统制动。液压压下调节移动100m总共需要43ms,如果调节距离再小一些,以匀速移动,其调节时间会更短些。,40,伺服阀既是定位器,又是对实际压下位置进行反馈的位置传感器。被加速的物质是液压缸内的油。500mms2以上的加速度是通过液压缸内的工作压力和蓄势器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的。压下位置的测量是直接在液压缸上进行,滞后现象便被消除掉了。,液压厚度控制系统,41,为了防止因液压缸倾斜而出现测量误差,将两个压下位置传感器以1800错开排列方式进行安装。因此送给位置控制系统的实际位置值,便是两个位置传感器所测结果的平均值。 伺服放大器用于确定实际位置与目标位置(给定位置)的偏差,然后将,此偏差信

14、号直接送给伺服阀的功率放大器,经伺服阀去调节流入液压缸的油量,使之增加或减少,以便实现压下位置的改变。 在轧制过程中,液压缸上有49035kPa的稳定压力作用在活塞杆上。液压缸是密封的,以防空气进入缸盖里。在高达2158MPa的工作压力下,没有密封不足的问题。如果从工作端到活塞杆末端间有渗油,可以通过490.35kPa的液压系统排出。 轧机的传动侧和操作侧都装有单独的位置控制回路,按给定位置的目标值进行控制保证两边轧辊平行工作。速度同步一般是由外加的同步控制器来保证。,42,液压系统的油箱、系统内的和系统与轧机之间的连接管线都用不锈钢制造。低压区过渡器网眼的尺寸为3m,高压区的挡栅过滤器网眼尺

15、寸为25m,通过它们来保证循环油所必需的纯度。当采用了这些措施之后,伺服阀工作几年也不需更换一次。,43,3. 冷轧板形控制,冷轧以控制带材平直度为核心; 辊径/辊身长比值小辊径化降低轧制力;复合板形的控制 以反馈控制为主,连轧机以末架控制为主 热轧板形对冷轧的影响和遗传因素,44,3.1 工作辊直径与板形缺陷发生特点,45,46,1 液压压下 2 工作辊横移 3 工作辊弯辊 4 HS 5 精细冷却,CVC-4轧机 的结构特点,3.3 冷轧机的主要机型,47,1 工作辊弯辊 2 HS 3 中间辊弯辊 4 中间辊横移 5 液压压下 6 精细冷却,CVC-6轧机 的结构特点,48,BUR传动的 4 辊轧机,1 工作辊轴向移动 2 HS 3 WRB 4 支撑辊传动 5 液压压下 6 精细冷却,49,6辊CVC轧机的轧辊水平稳定化装置,50,冷却水精细冷却,精细冷 却系统 的喷射 装置,51,精细冷 却系统 的喷射 装置,52,冷却水精细冷却的状态,53,HC轧机的原理,54,UCM轧机的特征,55,UCM轧机的特点,56,UCM轧机的特征,57,UCM轧机的调整,58,UCM轧机的调整,59,3.4.1四辊轧机的板形控制方案,4 冷轧板形控制系统,60,4.2 六 辊轧机板形自动控制系统,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