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锦伟 主编 陈兵国 唐建雄 副主编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10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4235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锦伟 主编 陈兵国 唐建雄 副主编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10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锦伟 主编 陈兵国 唐建雄 副主编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10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锦伟 主编 陈兵国 唐建雄 副主编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10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锦伟 主编 陈兵国 唐建雄 副主编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10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锦伟 主编 陈兵国 唐建雄 副主编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10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锦伟 主编 陈兵国 唐建雄 副主编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10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锦伟 主编 陈兵国 唐建雄 副主编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10章)(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网络的安装与维护,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群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连起来,在系统软件及协议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或协同工作的系统,网络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交换。信息交换是网络基本功能之一,用以实现微机之间各种数据信息的快捷传输。这一功能使得空间上处于不同位置的用户能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信息的交换(典型的例子是车站联网售票系统)。 2)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3)分布式处理。分布式处理是指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台微机可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10.1.1 网络简介,计算机网络是一个

2、非常复杂的系统,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可看成一个透明的数据传输机构,网上的用户在访问网络中的资源时不必考虑网络的存在。从网络逻辑功能角度看,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10.1.2 网络的组成,资源子网由各个独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局域网)、独立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终端设备、软件和可共享的数据库等组成。资源子网负责全网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向用户提供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管理能力、数据输出能力及其他数据资源。 通信子网是由通信硬件(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等)和通信软件组成,其功能是为网中用户共享各种网络资源提供必要的通信手段和通信服务。,10.1.2 网络的组成,1

3、按网络的分布范围的大小可分为进行分类。,(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2)城域网(Metropolis Area Network,简称MAN)。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10.1.3 网络的分类,2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10.1.3 网络的分类,3按信道的带宽进行分类:宽带网与窄带网。 4按网络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公用网和专用网两种。 5按传输技术进行分类:广播网和点-点网广播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 6按连接网络的传输介质的类型进行分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10.1.3 网络的分类,

4、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又被称之为全球信息资源网。它采用将复杂网络分层的思想,实现了全球计算机的互联,构筑起了新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本着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的理念,提供及其丰富的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共享。 Internet上的资源分为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两类。其功能主要有5个方面:即信息查询、网上交流、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 1995年5月,CHINA net开始向中国公众开放,提供Internet服务,从而标志着Internet正式进入中国。,10.1.4 Int

5、ernet简介,Internet的核心是采用TCP/IP协议构建的信息高速公路,TCP/IP 是传输控制协议网络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 TCP/IP协议涉及的是分组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分组交换是一种使不同的网络能够分享一条公共传输媒体的方法。在一个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不再是以一个大数据块方式通过一条专用线路直接发送给目的地计算机,而是被分割成很小的碎块,每个碎块被放置在一个包含了源和目的地信息的“分组”(packet)中,然后沿公共传输线路发送,不同的分组可能经过不同的路径发送

6、,经过不同的时间到达相同的目的地。,10.1.5 TCP/IP协议,10.1.5 TCP/IP协议,TCP/IP协议分为四个层次: (1)主机-网络层,涉及到与IP分组要求选择一条物理链路并通过该物理链路从一台设备传送到一台直接相连设备的有关的所有问题。 (2)网络互联层,用于把来自互联网络设备的源分组发送到目的设备,而且这一过程与它们所经过的路径和网络无关,管理这一层的协议为IP协议,这一层考虑最佳路径的选择和分组交换。 (3)传输层,处理关于可靠消息、流量控制和重传等典型的问题,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即位于此层。 (4)应用层,处理高层协议、有

7、关表达、编码和对话控制,并保证为下一层适当地将数据分组,Socket(接口)即位于此层。,10.1.5 TCP/IP协议,10.1.5 TCP/IP协议,在Internet上为每台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合法的逻辑地址标识,称为IP地址。IPv4地址规定Internet中每个结点(网络设备、终端等)都要有一个统一格式的32位逻辑地址,具体含义如下: (1)它是Internet上通用的地址格式。 (2)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包括主机、路由器都必须有IP地址。 (3)IP地址是唯一合法的。,10.1.6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根据IPv4协议规定,每个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为了便于表达和

8、识别,IP地址是以点分十进制形式表示的,每8个二进制位为一组,用一个十进制数来表示,即0255,每组之间用“.”隔开。,10.1.6 IP地址与子网掩码,IP地址是带有结构的逻辑地址(就好比城市里的门牌号),在使用中一般将其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为了便于使用和管理将IP地址分为5类。一般常用的是A、B、C三类,分别适用于大、中、小型网络,IP地址的管理机构可根据申请者的网络规模决定分配哪种类型。D、E类为特殊地址。IP地址的最左边为前导位,用以标识类别。,10.1.6 IP地址与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作用是识别子网和判别主机属于哪一个网络。同样用一个32位的二进数表示,采用和IP地址一

9、样的点十进制记法。当主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通过子网掩码与IP地址的逻辑与运算,确定网络地址,达到正确传输数据分组的目的。设置子网掩码的规则是:凡IP地址中表示网络地址的部分,在子网掩码的对应位设置为1,表示主机地址的部分设置为0。,10.1.6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普通用户要记住一个由32位二进制数的IP地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特别是在Internet访问网页时,用户比较容易记住较有实际含义的名字。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就是用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如就代表了60.191.9.26。按照Internet上的域名管理系统规定,在DNS中,域名采用分层结构。整个域名空间成

10、为一个倒立的分层树形结构,每个节点上都有一个名字。一台主机的域名就是该树形结构从树叶到树根路径上各个节点名字采用“.”分隔的序列。,10.1.7 Internet域名系统,域名的一般结构可表示为:计算机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顶级域名 域名反映了Internet上的一种层次结构。从右向左来看这个域名,cn表示中国,edu表示这是教育组织,zjvtit是教育网中的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最右边是域名的最高级别,一般是表示地理位置或组织。,10.1.7 Internet域名系统,1.网线,“网线”是网络连接线缆的俗称,目前组建局域网的首选网络连接线缆就是双绞线。 双绞线(TP:Twisted Pairwi

11、re)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STP ) 。 考虑到成本与使用环境的特点,一般局域网都选用非屏蔽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中是四对有颜色的线两两双绞在一起。,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双绞线的两端需要使用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才能成为可直接使用连接到网卡、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ITCH)上的网线。,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关键是线的排序,按规范分成两种,分别执行T568A,T568B两个标准。,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非屏蔽双绞线根据两头排序的不同分为直通线与交叉线

12、两种网线,直通线两头都采用T568B标准,交叉线一头采用T568B标准,另一头采用T568A标准,简单的记忆就是直通线两头一样,交叉线是1-3,2-6互换。,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2.网卡,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又称网络接口卡、网络适配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只负责传输数据信号,不对所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分析,是物理上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硬件设备,是局域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网卡主要完成两大功能,一是读入由网络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包,经过拆包,将其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所需设备中,另一个功能是将PC设备发送的数据,打包后

13、输送至其它网络设备中。,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根据传输速率(即其支持的带宽)分,网卡可以分为10M、100M、10/100M自适应以及千兆(1000M)网卡,目前常用的是100M和10/100M自适应两种网卡。所谓自适应(Auto-Negotiation)就是网卡能根据工作时使用的网络设备,自动协商确定使用速率,以10/100M自适应网卡为例,其自动协商顺序为(优先级依次降低):100Mbit/s全双工、 100Mbit/s半双工、 10Mbit/s全双工、 10Mbit/s半双工。,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根据总线类型分,网卡可分为: ISA接口网卡:最高速率11Mbit/

14、s(理论上),占用CPU资源较多,目前基本已被淘汰。 PCI接口网卡:占用CPU资源少,安装配置方便,当前网卡的主流。一般有32位(理论带宽133Mbit/s )与64位两种。 PCMCIA接口网卡:便携式计算机专用网卡。分为16位PCMCIA,32位CardBus两种。 USB接口网卡:外置式网卡,支持热插拔。,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根据应用领域分,网卡可分为工作站网卡与服务器网卡。,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根据端口类型分,网卡可分为: RJ-45端口网卡:用于连接双绞线 AUI端口网卡:用于连接粗同轴电缆 BNC端口网卡:用于连接细同轴电缆

15、 光纤接口网卡:用于连接光纤 无线接口网卡:用于无线应用,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3.集线器,集线器(HUB),主要用于共享型局域网的组建,是解决服务器直接到桌面最经济的方案,工作在ISO的物理层,其实质是一个多端口中继器。,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集线器的连接很简单,基本上不需什么配置,但是由于其工作层次与信号转发的原理在实际连接时需要遵循5-4-3规则,即:一个网段最多只能分5个子网段;一个网段最多只能有4个中继器;一个网段最多只能有三个子网段含有PC,子网段2和子网段4是用来延长距离。,10.1.8 常用局域

16、网络设备,为了使集线器满足大型网络对端口的数量要求,一般在较大型网络中都采用集线器的堆叠或级联方式来解决。 堆叠方式是指将若干集线器的以电缆通过堆栈端口连接起来,以实现单台集线器端口数的扩充,要注意的是只有可堆叠集线器才具备这种端口,一个可堆叠集线器中一般同时具有“UP”和“DOWN”堆叠端口。,第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集线器堆叠是通过厂家提供的一条专用连接电缆,从一台的“UP”堆栈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集线器的“DOWN”堆栈端口。采用堆叠的集线器端口扩展方式要受到集线器的种类和间隔距离的限制,首要条件是实现堆叠的集线器必须是可堆叠的;另外是堆叠的集线器一般彼此间隔非常近(厂家所能提供的堆叠连接电缆一般是1m的),所以这种集线器端口扩展连接方式受距离限制太大。,10.1.8 常用局域网络设备,级联是另一种集线器端口扩展方式,它是指使用集线器普通的或特定的端口来进行集线器间的连接的。所谓普通端口就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一个常用端口(如RJ-45端口)进行连接,而所谓特殊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