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8270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满分60分) 1.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不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A. B. C. D. 2.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有古今和地域之分,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别。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这段话体现了(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3.我们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2、民族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 )等各方面。语言文字 自然风光 宗教信仰 思想理论文学艺术 民居建筑 风俗习惯A. B. C. D. 4.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理想、信念、价值 B.道德、文化、法律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科学观、社会观、道德观 5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严禁在播音和主持节目时滥用港台腔、方言和不必要的外语,避免节目格调庸俗。这是因为( )A文化产业不能走市场化道路 B价值观不同导致审美的多元化C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不同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 “人是文化的动物”

3、“人就是动物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的”“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 )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文化和人没有任何区别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 B C D 7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官方微博,称为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这说明,微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 )A.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已成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要手段C.对经济、政治发展起积极的反作用 D.决定了文化创新的

4、方向和途径 8.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坚持,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出现,2011年随一档节目爆红网络,成为新流行词汇。材料体现了(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和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A BC D 9.随着一些具有传统民间文化色彩的古村落被一步步逼进狭小的“胡同”,保护古村落已刻不容缓。这是因为,古村落是( )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A B C D

5、 10.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南宋就有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后来民间流传最广的是老鼠娶亲的年画。民国初年,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发展成如今的挂历。这反映了 ( )A传统文化源于民间艺术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 D中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11. 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桑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

6、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12. 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以选料广博而闻名,而且还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不断吸收内地烹饪技艺和西餐烹饪技艺。如泡、扒、浸等法就是从北方爆、扒、籴制法移植过来的,而红烧乳鸽、松子鱼则是西餐风格。粤菜变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 ( )A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胆进行文化创新 B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提供了创新源泉C遵循各国在文化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D吸收和移植各地精华进行文化创新13. 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

7、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14. 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希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 B C D 15. 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

8、”。这表明(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B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C“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D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对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16.火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其中钻木取火这项古老的文明在中原大地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海南岛的黎族地区却保留至今。黎族的钻木取火是古代各类人工取火技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现在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这表明( )钻木取火是黎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 17文化部确定了宋

9、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次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A. B. C. D. 18.海峡两岸同宗同源,但在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使用上,出现了部分字词在字形、发音、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对此,两岸共同努力,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台湾旅游管理部门专门制作了大陆

10、和台湾用语对照表,两岸常用词典大陆版已完稿。这些努力有助于( )展示特色,提升两岸文明程度 彼此融合,消除两岸文化差异 增强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增进了解,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A. B. C. D. 19.“恰克恰克”是一种维吾尔族的极具特色的民族口头语言艺术形式。它是由两人或多人参与完成的互动性极强的对话性的表演活动,幽默、风趣,与相声颇为相似,具有极强的中国文化特色。这说明(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寓于中华文化之中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消除民族文化差异C.发展民族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民族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20.歌曲走向复兴唱到:“我们迎

11、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我们迎着风雨向前走,万众一心挽起臂膀,我们要把亲爱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前进,前进,向前进,挺起胸膛,何惧风浪;前进,前进,向前进,肩负民族的希望。”这体现了(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 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A. B. C. D. 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2、 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A. B. C. D. 22.“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A. B. C. D. 23.某中学组织同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成功纪念馆”时,有同学提议每人用一句诗词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下列符合的是(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A. B. C. D. 24.易中天因讲品三国而被戏称为“学术超男”,不过他不认同,他说:“其实我讲的是萝卜史学,所谓萝卜:一是草根吃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吃;老少咸宜。”这留给我们的思考是( )A.要发展传统文化 B.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