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8197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r 52 Cu 64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膜通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对物质进出细胞核不具有选择作用B.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C.有些小分子物质也可能以胞吐方式运出细胞D.细胞外高浓度的过氧化氢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2.寨卡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可用含有活宿主细胞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2、B.寨卡病毒的含有的核酸经彻底水解可得到8种产物C.寨卡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才能最终被清除D.宿主细胞内合成寨卡病毒蛋白质外壳的过程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 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4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4、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3、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5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存在着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且分泌B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C

4、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D.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6.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描述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的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竞争关系C.“毋覆巢,毋杀孩虫。”描述了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5、,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29.(9分)荒漠河岸林是荒漠环境条件下物种较为单一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 分布。请回答下列问题:(1)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试从生态系统内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中上层分布着乔木,中间分布着灌木,最下层分布着各种草本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该结构的生物学意义是 。(3)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具有 的功能,该生态系统能在干旱地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30.(10分)下图表示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_ 。(2)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

6、的_ _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各组种子的实验应在_ _环境中进行。(3)分析5-7天种子中ATP含量降低的原因: _ _。(4)由图可知,酸雨可能通过_ _阻碍大豆种子的萌发。31(11分)正常的水稻(雌雄同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下图为该三体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为四种类型配子)。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如、)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且个体存活。请问答:(1)图中“?”处的基因是_,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

7、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则配子和_(填“可能”或“不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a的抗病植株,可能是三体植株(假说1);也可能是如所示由于_导致的(假说2)。请设计一最简捷交配实验方案(设假说2中产生的各种配子均能受精且后代均能存活),探究何种假说成立。(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思路:_预期结果和结论:_ _32.(9分)为了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做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8、。A组小鼠出现以上症状的原因是 。(2)A组小鼠出现以上症状后,注射适量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 ,则可证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3)若给B组小鼠注射适量葡萄糖,小鼠体内的胰岛素分泌 (填“增多”或“减少”)。这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写出其中的神经调节过程: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幽门螺杆菌是栖息在胃黏膜的螺旋状短杆菌,具有很强的脲酶活性。如表是某实验小组培养幽门螺杆菌所用培养基的配方(培养细菌一般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通常须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 、 、pH等条件,抑制或阻断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能达到此目的的培养基称为 。(2)在选择培养幽门螺杆菌时,培养基中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合成 ,能分解尿素。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 色环带。(3)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少,主要原因是 。(4)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38.略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