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8067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 正阳县兰青乡兰青中心校 方声亮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歌四个意象的情感内涵。3、领会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感悟诗歌情感.2、通过圈点批注、讨论交流,联想想象理解诗歌意境、思想情感和语言3、通过练笔,拓展对乡愁主题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家国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重点】诵读中感悟诗歌情感。 【难点】理解“一枚”“浅浅”等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有这样一句诗“狐死必首丘”,这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郢中写到的,也就是说狐狸死时必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兽尚且如此,人又怎能不承受思乡之愁? 李白静夜思“床

2、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无论你走得多远,你的根都在故园的井土之中。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3、走近作者: 余光中,祖籍福建,1950年到了台湾。60年代起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故被称为“乡愁诗人”。二、朗诵感悟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学生自由读诗) 2、同学们已经朗读了这首

3、诗,你们觉得朗读中应该紧紧扣住哪个词来表现?(愁)三、 互动探究 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思考下面三个问题(多媒体展示): 1、全诗四节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用横线标出来。 2、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何而忧愁?在书上相应的位置作批注。 3、诗人把思想之情寄托在那几个具体事物中?用波浪线标出。(学生解答,教师归纳板书。 四、合作交流 1、这首诗四种意象不仅寄托诗人浓浓的乡愁,而且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幅哀伤柔美的画面,下面请全班分成四组,每组选择一幅画面,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集体讨论,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四个组长代表小组汇报。(学生讨论,组长发言,教师点评。) 2.大家描述的很棒,谁能告诉老师诗中几个事物分别指什么呢? 3、台湾海峡本来是深深的,诗人为何说它是“浅浅的“?(学生思考解答,教师点拨、归纳、板书。) 4、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浓浓乡愁,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男、女生共读第三、四节。 。 六、作业 模仿这首诗的结构形式再写首表现乡愁的小诗,写好之后读一读,评一评。将仿写的小诗回去润色一下,工美地抄写在白纸上,在班级举办一次诗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