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本常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9582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基本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植物基本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植物基本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植物基本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植物基本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基本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基本常识(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植物基础常识,根据植物性状,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 木本植物:是指植物体的木质部比较发达,一般比较坚硬,寿命较长。 草本植物:植物体的木质部不发达,茎柔软,通常于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物。 藤本植物:植物体细而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其他物体,缠绕或攀缘向上生长的植物。根据质地可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牡丹 梅花,牡丹,梅花,杜鹃,水仙花,兰花,荷花,紫藤,凌霄,共同点?,植物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营养器官: 生殖器官:,一、根 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根由种子幼胚的胚根发育而成,向地下伸长,使植物体固着在土壤里,

2、并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根一般不分节,不生芽。,根的形态,须根系,直根系,根的形态,二、茎 茎是种子幼胚的胚芽向上生长而成,在茎端和叶腋处生有芽,茎和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叫节,两节之间的茎叫节间,叶柄与茎相交的内角为叶腋。,茎的形态,茎与根相区别: 具定芽与节,茎的形态,分枝类型,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三、叶 叶是由芽的叶原基发育而成,通常绿色,有规律地着生在枝(茎)的节上,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和蒸腾水分的器官。,叶在茎或枝条上的排列方式叫叶序。常见的有: 1.叶互生:每节上只着生1片叶,如棉花、杨树、苹果等。 2.叶对生:每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如丁香、石竹、女贞

3、等。 3.叶轮生:每节上着生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叶,如夹竹桃、茜草科植物等。 4.叶簇生: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短枝上,如银杏、油松等。 5.叶基生:叶着生在茎基部近地面处,如车前、蒲公英等。,叶形(leaf shape)通常是指叶片的形状,是按照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以及最宽处的位置来划分的,是识别植物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关叶形的术语,同样也适用于托叶、萼片、花瓣等扁平器官。 1. 心形:长宽比例如卵形,但基部宽圆而微生凹,先端急尖,全形似心脏。如紫荆、牵牛花。 2倒心形:顶部宽圆而凹入,像倒着的心脏,如酢浆草。 3三角形:叶片基部宽阔平截,两侧向顶端汇集,呈任何一种三边近相等的形态,如

4、扛板归。,4圆形:长宽相等,形如圆盘,如猕猴桃。 5匙形:叶片狭长,上部宽而圆,向下渐狭似汤匙,如金盏菊。 6镰形:叶片狭长而少弯曲,呈镰刀状,如南方红豆杉。 7琵琶形:叶片似卵形或椭圆形,两侧明显内凹,如白英。 8针形:叶细长,先端尖锐,如松属。 9线形: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且全长的宽度略等,两侧边缘近平行,如小麦、韭菜。,10长椭圆形:长为宽的34倍,最宽处在中部,如栓皮栎。 11卵形:形如鸡卵,长约为宽的2倍或较少,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如女贞。 12椭圆形:叶片中部宽而两端较狭,两侧叶缘成弧形,如玫瑰、地肤。 13披针形:长约为宽的34倍,中部以上最宽,向上渐狭,如桃。 14倒披针形

5、:是披针形的颠倒,如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 15倒卵形:是卵形的颠倒,如紫云英、泽漆。 16肾形:叶片两端的一端外凸,另一端内凹,两侧圆钝,形同肾脏,如如意堇。,17扇形:形状如扇,如银杏。 18菱形:叶片呈等边斜方形,如菱(Trapa bispinosa)、乌桕(Sapium sebiferum)。 19卵圆形:长宽约相等或长稍大于宽,最宽处近叶的基部,如苎麻(Boehmeria nivea)。 20鳞形:专指叶片细小呈鳞片状的叶形,如侧柏。 21管状(:长超宽许多倍,圆管状,中空,常多汁,如葱。 22带状:宽阔而特别长的条状叶,如高粱。,叶尖(leaf apex)

6、是指叶片尖端的形状,叶基,叶缘,叶片边缘常有深浅和形状不一的凹陷,此凹陷叫缺刻,两缺刻之间的叶片部分叫裂片。,脉序:是指叶脉在叶片上分布的方式。,叶脉和脉序,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称单叶(simple leaf)。一个叶柄上生有二至多数叶片的称复叶(compound leaf)。复叶的叶柄仍叫叶柄,也可称总叶柄,叶柄以上的轴叫叶轴。叶轴两侧所生的叶片叫小叶。小叶的柄叫小叶柄。,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被子植物典型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几部分组成。构成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组成单位分别是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它们均为变态叶。,禾本科植物的花被变态为浆片,因此无花

7、萼和花冠,花由2枚浆片、3或6枚雄蕊和1枚雌蕊组成;花及其外围的内稃和外稃组成小花;1至多朵小花、2枚颖片和它们着生的短轴(小穗轴)组成小穗。禾本科植物即以小穗为单位组成各种花序,花序:是指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花序生于枝顶端的叫顶生;生于叶腋的叫腋生。一朵花单独生于枝顶端或叶腋时叫单生花。整个花序的轴叫花序轴。如果花序轴自地表附近及地下茎伸出,不分枝,不具叶,叫花亭。如果花序轴上有多数花,除顶花以外,其余各花都是由侧生变态叶的叶腋生出,这种变态叶较小而简单,叫苞片,有些是苞片集生在花序基部,叫总苞。花序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两大类。,无限花序或向心花序是一种类似总状分枝的花序,开花顺序是花

8、序轴下部或周围的花先开放,渐及上部或向中心依次开放,而花序轴可继续生长。 1.简单花序(simple inflorescence)。花序轴不分枝,其上直接生长小花。包括如下几种: (1)总状花序:花有梗,排列在一不分枝且较长的花序轴上,花柄长度相等。如油菜、荠菜等。,穗状花序:花轴直立,较长,花的排列与总状花序相似,但花无柄或近无柄,直接生长在花序轴上呈穗状,如车前、大麦等,葇荑花序:花序轴柔软,常下垂,花无柄,单性,花后整个花序或连果一齐脱落。如杨、柳、桑。,肉穗花序:花序轴肉质化,呈棒状,花无柄,单性。如玉米雌花序、芋、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等。大多数花序

9、下面有大型的佛焰苞片,故也称佛焰花序,伞形花序:花序轴极短,许多花从顶部一起生出,花柄近等长或不等长,状如张开的伞。如五加、报春花(Primula malacoides)等。,伞房花序:花序轴较短,下部花柄较长,向上渐短,近顶端的花柄最短,花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如苹果、梨、山楂。,头状花序:花无柄,集生于一平坦或隆起的总花托(花序托)上,而成一头状体。如菊科植物,隐头花序:花序轴特别肥厚膨大而呈凹陷状,很多无柄小花着生在凹陷的腔壁上,几乎全部隐没不见,仅留一小孔与外方相通,为昆虫进出腔内传布花粉的通道。小花多单性,一般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如无花果等。,复合花序:花序轴具分枝,分枝上生长着简单

10、花序。 (1)圆锥花序(复总状花序):花轴分枝,每一分枝上形成一总状花序,又称复总状花序,如玉米的雄花、水稻、葡萄等。,复穗状花序:花轴分枝,每一分枝上形成一穗状花序,如小麦等,复伞房花序:花序轴上的分枝呈伞房状,每一分枝上又形成伞房花序。如麻叶绣线菊、花楸属等。 复伞形花序:花序轴顶端丛生数个长短相等的分枝,各分枝形成伞形花序。如胡萝卜、芹菜等。,有限花序 有限花序或离心花序。也叫聚伞花序。花序中最顶端或最中心的花先开放,渐及下边或周围,花序轴不再延长。 1.单歧聚伞花序:主轴开花后,侧枝又在顶端开花,逐次继续下去,各次分枝的方向又有变化,包括: (1)螺旋状聚伞花序:一侧发育而卷曲如螺旋状

11、的聚伞花序,如附地莱、聚合草等。,蝎尾状聚伞花序:侧生聚伞花序左右间隔形成。如唐菖蒲、委陵菜等,二歧聚伞花序:每次具有两个分枝的聚伞花序。如冬青、石竹等,多岐聚伞花序:从主轴分出两个以上分枝的聚伞花序。如泽漆等,轮伞花序:聚伞花序着生在对生叶腋,花序轴及花梗极短呈轮状排列。如夏至草等。,果实 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即单果、聚合果和复果。 (一)单果 单果(simple fruit)是由一朵花中的一个单雌蕊或复雌蕊发育而成。根据果皮及其附属部分成熟时果皮的质地和结构,可分为干果和肉质果两类。,干果(dry fruit) 干果(dry fruit)成熟时果皮干燥,根据果皮开裂与否,可分为

12、裂果和闭果。 1.裂果(dehiscent fruit)。果实成熟后果皮开裂,依心皮数目和开裂方式不同,分为下列几种。 (1)蓇葖果(follicle)。由单雌蕊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背缝线或腹缝线一边开裂。如飞燕草。芍药聚合果中的每一小果是蓇葖果。,荚果(legume)。由单雌蕊发育而成,成熟后果皮沿背缝线和腹缝线两边开裂。如豆科植物,但少数豆科植物的荚果不开裂,如槐树、花生等。 角果。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向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如十字花科植物。根据果实长短不同,又有长角果(silique)和短角果(silicle)之分,前者如萝卜、白菜

13、,后者如荠菜,蒴果(capsule)。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的复雌蕊形成,成熟时以多种方式开裂。,瘦果(achene)。由单雌蕊或23个心皮合生的复雌蕊而仅具一室的子房发育而成,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如向日葵、荞麦。 颖果(caryopsis)。与瘦果相似,也是一室,内含一粒种子,但果皮与种皮愈合,因此常将果实误认为是种子。如禾本科植物。,坚果(nut)。果皮坚硬,一室,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有些植物的坚果包藏于总苞内。如板栗、榛子等。 翅果(samara)。果皮沿一侧、两侧或周围延伸成翅状,以适应风力传播。除翅的部分以外,其他部分实际上与坚果或瘦果相似,如臭椿、榆等。,分果(s

14、chizocarp)。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成熟后各心皮分离,形成分离的小果,但小果的果皮不开裂。如蜀葵 双悬果(cremocarp)。由两心皮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后心皮分离成两瓣,并且悬挂在中央果柄的上端,种子仍包在心皮中。如窃衣、柴胡等伞形科植物。 胞果(utricle)。亦称囊果,是由合生心皮形成的一类果实,具一枚种子,成熟时干燥而不开裂,果皮薄疏松地包围种子,极易与种子分离,如藜、菠菜等。,肉质果(ficshy fruit) 肉质果(ficshy fruit)是指果实成熟时,果皮或其他组成部分,肉质多汁,常见的有: 1.浆果(berry)。由复雌蕊发育而成,外果皮薄,中果皮、内果皮

15、均为肉质,或有时内果皮的细胞分成汁液状。如葡萄、番茄等。 2.柑果(hesperidium)。由多心皮复雌蕊发育而成,外果皮和中果皮无明显分界,或中果皮较疏松并有很多维管束,内果皮形成若干室,向内生有许多肉质的表皮毛,内果皮是主要的食用部分。如柑桔、柚(Citrus grandis)等。,3.核果(drupe)。由单雌蕊或复雌蕊发育而成,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形成坚硬的壳,通常包围一粒种子形成坚硬的核,如桃、枣等。 4.梨果(pome)。由下位子房的复雌蕊形成,花托强烈增大和肉质化并与果皮愈合,外果皮、中果皮肉质化而无明显界线,内果皮革质。如梨、苹果等。 5.瓠果(pepo)。由下位子房的复雌蕊形成,花托与果皮愈合,无明显的外、中、内果皮之分,果皮和胎座肉质化,如西瓜、黄瓜等葫芦科植物。,(二)聚合果 聚合果(aggregate fruit)是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雌蕊发育而来,每一雌蕊都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花托上。因小果不同,聚合果可以是聚合蓇葖果,如八角(Illicium verum)、玉兰,也可以是聚合瘦果,如蔷薇、草莓,或者是聚合核果,如悬钩子。,(三)聚花果 聚花果(复果)(multiple fruit)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花序中的每朵花形成独立的小果,聚集在花序轴上,外形似一果实,如桑椹、菠萝、无花果。,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