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2《有时,我也想_____》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949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训练2《有时,我也想_____》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文训练2《有时,我也想_____》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作文训练2《有时,我也想_____》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作文训练2《有时,我也想_____》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作文训练2《有时,我也想_____》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训练2《有时,我也想____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训练2《有时,我也想_____》(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训练 :有时,我也想_2课时训练目标:全方位,多角度的选题,选择典型材料训练重点:准确把握题目内涵,认真审题,精心选材训练难点: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多角度思考第一课时一、文题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请以有时,我也想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充实,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二、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半命题的作文,

2、题目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写好此文,首先应认真审题,精心补题。写前要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注意文题中限制性的词语“有时”、“也”,这两个词强调了所写的自我想法与平时一贯的想法应是不相一致,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标新立异的。如从来都很坚强,有时也想痛哭一场;从来都在顺境中,有时也想经历一次磨难在补题时,应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大胆地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补出一个适合自己写的题目。如“有时,我也想出塞”、“有时,我也想这样潇洒”、“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春风”等。有了题目,然后精心选材。半命题作文选材很宽泛,选材时应选取典型新颖、细小真实、与众不同的材料。精心选材是“内容充实”的一个要义。本文可在“我

3、”字上打开思路,这个“我”既可以理解为“本我”,真实的自我,也可以理解为“他我”,如转换角色,将自己拟化成一粒落入悬崖石缝中的种子,写“我”在顽强与生命之神抗争的同时,也产生了我想放弃的想法,最终突破重重困难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经历。“我”是一本闲置的课外名著,有时“我”也想走进主人的书包,反映出当今学生阅读现状令人担忧的深刻主题。这些材料写进文章有较高的质量,显得内容丰富充实。 这道作文题比较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易于写出自我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体验。当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文体,扬长避短。可以尝试创新,充分展示个人的才华与才情。如以剧本式的形式向环保专家诉苦有时,我也想离开地球;以书信的形

4、式告诉老师有时,我也想摆脱束缚;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自我的情感体验有时,我也想当名差生;以小标题式写自我的真实想法有时,我也想任性一次等等。三、范文赏析 有时,我也想当名差生王蔷“这个星期四,我们进行月考,请大家用心复习!”班主任在班会上语重心长地说道。唉!又要考试了,每考一次试,对我而言都是一场劫难,无论大考小考。在临考的前几天,一切都进入了非常时期,上课学完下课学,下课学完回家学。老师催,家长也催,老师定目标,家长下命令。自己也丝毫不敢懈怠,多少次自己默默地下决心,这次一定要考第几,要超过谁如果这次退步了,老师会怎样看你?同学们会如何议论你?“看她那样,上次考第一没准儿还是瞎猫逮了死耗子呢

5、!”压力、竞争,如没有硝烟的战场,充满了“血腥”味。总之,对于一个成绩好点儿的学生来说,临考前的日子就如同置身地狱一般痛苦难熬。 而人家差生呢?管你考什么试呢!我该干啥还干啥!在人家的脸上一点儿也露不出“暴风雨”来临前的紧迫感。上课看小说、发短信、听歌、睡觉,一样也不误。回家玩电脑、看电视、不写作业,更是不亦乐乎。啊!真是神仙般的日子。没有老师和家长的殷殷期望,没有同学间激烈的竞争,没有任何的心里压力。只有玩,只有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差生也挺“辛苦”的。每天早早地就去学校开始抄作业,一边抄一边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担心神出鬼没的班主任。有时还要挨老师和爹妈的打骂。但日久天长,他们已

6、练得刀枪不入,从而对自己的任何爱好仍是乐此不疲,有时还很潇洒地振臂高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力些吧!”。相比之下还是他们活得从容潇洒,而我肩负的压力却如泰山压顶般令人窒息。正因为如此,所以有时,我真的想做一名快乐无忧的差生,也想过过“神仙”般的生活【点评】本文选材很独特,从反向立意,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了自我在面对强大的学习压力下,有时,也想做一个潇洒快乐无忧的“差生”的想法。内容充实,情感真挚是本文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流畅,不乏有幽默诙谐之处,亦有夸张之趣。四、升格训练 【原文回放】 有时,我也想哭泣 张欣雯小时候,妈妈教我要坚强。走路摔倒了,痛得我直哭,妈妈说:“站起来,硕硕,不

7、准哭!”听了妈妈的话,我停止了哭泣。我记住了,摔倒了不能哭,只有站起来。(本段从“妈妈教我要坚强”写起,但缺少点题之语)一次,我的同桌李瑛冤枉我把她的钢笔弄丢了,我说没有,但她不信。(缺乏过度性语句)当时我心里比刀割都难受,过了一天她在课桌里找到钢笔。她也知道冤枉我,但自尊心强的她,说是我找回来以后放到她的书包里的。看到她的表情,我不知说什么好,我想哭,可我怕同学们笑话我,就没哭。(平铺直叙,缺乏特色)后来,妈妈逼我学琴,虽然心里不想学,可没有办法,只好每天夜晚,不情愿地练琴,直到手指发麻。我这样练了两年,我感到很累,有一次,我偷偷躲进了我的小房间,想扑在床上大哭一场,但我没哭。(事件叙述较平

8、淡,没哭的原因未写出)小学毕业时,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报了不同的学校。我们为了纪念同学之间六年的生活和友谊,曾举办了一场告别会。在告别会上我们唱了送别,唱着唱着,都忍不住要哭。但同学之间互相安慰,尽量不流出眼泪。其实,谁不知道,在这六年酸甜苦辣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欢笑过,我们伤心过,我们高兴过,我们痛苦过,这谁也忘不了。(选材缺乏新意,显得过于平淡)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我们考外语。(缺乏过度性语句)我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不知怎么回事,走进考场时很是紧张,手发抖得厉害,连笔也拿不稳。结果英语考了58分,同学们都在看着我,那时我也很想哭。(挖掘欠深刻,描写可以细腻生动一些)汶川大地震时,我真的哭了,

9、看到电视画面上一个个惨不忍睹的镜头,想到那一个个失去了亲人的孩子,想到地震夺去无数同胞的生命,我的泪水终于流了下来。这是我几年来第一次光明正大地哭泣。我哭得很伤心,哭得很无奈。(选材比较真实典型,但感受欠深刻)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守住了坚强,也学会了哭泣。(缺少点睛之笔)【升格建议】在这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材不善,主次不分。内容充实与材料越多越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内容充实不是堆砌材料,多多益善,本文恰恰犯了这个毛病:由于叙述多件事且无主次详略之分,导致所有内容都不具体充实。建议删掉缺乏新意的材料。2.结构安排不够严谨,层次感不强。建议结构上采用小标题连缀的形式,从不同的

10、角度表现文章主旨,使层次感分明。3.开头结尾平淡陈旧,没有吸引力。建议开头设计精当的中心语统率全文。结尾以巧妙的语言收束照应,深化文章的主旨。4.语言过于平铺直叙,缺乏感染力。建议:采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加以点缀。 【升格作文】 有时,我也想哭泣 张欣雯瑟瑟秋风吹乱了我的头发,潇潇秋雨勾起了我的回忆。也不知是谁偷走了我哭的权利,好久没哭过了。有时,我也想哭,想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因为大哭可以释放自己的心情,将所有的烦恼丢到脑后被逼学琴小时候,妈妈逼我学琴,虽然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可“母命难违”,从此,我便开始了水深火热的生活。每天晚上,我都是努力撑着打架的眼皮,不情愿地练琴,直到手指发麻

11、。在那充满月光的夜晚,我有时也想过放弃,想像鸟儿一样自由地翱翔,飞出这个让人蜷缩的牢笼。我有时也想趴在床上蒙头大哭一场。但我没有,我知道妈妈这也是为我好,如果不学琴,前两年的训练就会前功尽弃。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童年时的“不哭”是我的座右铭。考试失利进入初中时的第一次期末考试,我本已做好了准备,但不知怎么回事,走进考场时很是紧张,手发抖得厉害,连笔也拿不稳。因为速度太慢,铃声响了我还没有答完。当那张带有鲜红的“58”分的英语试卷摆在我的面前时,当那许多双轻蔑嘲弄的眼神盯着我看时,那一刻,我真想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那一刻,我真的想哭,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但我不能,因为我知道当着同学的面哭

12、,是多么羞愧的事,哭只会让他们更看不起自己!地震感受再坚强的人也会哭泣,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真的哭了。看到电视画面上一个个惨不忍睹的镜头,目睹那一个个失去了亲人的孩子,想到被夺去生命的无数同胞,听到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再也无法忍受住长期压抑在内心的情感,任凭感情的潮水决堤奔流。哭声像长上了翅膀,飞的很远。为那无数条逝去的生命,为那地震中的感人画面,为那曾为人间天堂的巴蜀大地。我哭得很伤心,很无奈,我哭人间最真最美的真情,哭遇难同胞与亲人的生离死别,哭5.12中的灾难深重与无私奉献潇潇秋雨打在了我的脸上,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有时,我也想哭,想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升格点评】升格后的文章,内容充实、脉络清晰、形式独特、语言优美。文章运用“蒙太奇”的手法截取了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三幅场景:被逼学琴、考试失利、地震感受,以小标题的形式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文章主旨,给人以结构匀称清晰、层次分明之感。文章感情真挚,立意深刻,再现了作者内心真实的想法。第二课时一、 列提纲,打草稿二、 当堂写作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