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对教师教学风格转变的思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142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中对教师教学风格转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中对教师教学风格转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中对教师教学风格转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程中对教师教学风格转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程中对教师教学风格转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中对教师教学风格转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中对教师教学风格转变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中对教师教学风格转变的思考南京市第一中学 王越一、什么是教学风格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民主。民主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方式是尊重。基于对知识的尊重,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的内容,更要学习知识产生的过程、方法,以及先贤为之而付出的坚韧努力和发现知识过程中闪现的智慧光芒;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教师不再满足于帮助学生掌握前人的科学结论,更要让浓缩人类历史精华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在学生身上扎根生花。基于对自身职业尊严的尊重,教师努力形成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又随着教师对教育本质理解的深入而不断演进的,在具体教学行为中体现出的个性化特色。影响教师

2、教学风格形成和演进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相关能力(如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控制能力、总结能力等),教师的性格,学生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风格在程度上的演进主要由内在能力决定。在方向的演进主要由外环境的变化促成。二、教学风格为什么会转变、要转变新课程观认为,学习是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文化转向学生为主,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师教学行为的专业化体现在学生学习行为的专业化上,即学生能否学会学习的方法以便随时随地去获取更多的知识。作为依附于教学行为而存在的教师的教学风格必然要为适应这种转变而发

3、生变化。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发生迅猛的变化,快到教师难以适应。常有老师感慨:“我上一届的学生,现在这一届,哎。”比如早些年,一个老师教学很有统治力,雷厉风行甚至是家长作风,学生们会想,“老师这是真心地把我们当儿女对待啊”!于是加倍努力。而现在,大多数学生会抵制甚至投诉。遇到这种情况,智慧型的教师往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求变化,面对新一届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逐步调整教学方法,今儿逐步影响到自己教学风格的逐步转变。这种转变是时代的需要,是外环境与内环境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三、怎样有效地转变教学风格使之使用时代的需求。教学片断一:生:“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师:“啊!这都不会做!这道题我都讲过三

4、遍啦!上午上课才讲过你就忘啦!来,我再讲一遍,你认真听哦,”教学片断二:生:“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师:“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就卡在这个地方。”师:“你带着那个问题把题目条件再仔细的读一遍。”生:“奥!我明白啦!”师:“你说给我听听。”作为一线教师,一定都见过类似场景,也应该能由两个片段想象出两位老师平时的教学风格。很多老师往往以生源差距作为类似现象的解释,这真的是根本原因吗?一堂课的时间、空间以及可获得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老师越强势,占用的资源就越多,学生的资源和机会就越少,课堂上,哪些必须讲,哪些不能讲,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教师教学的“勤”与“懒”不是用教师亲力亲为的时间来简单衡量

5、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就是体验,“思考”是实践行动。但学生毕竟不是科学家,教师不要对其思维的科学与社会价值抱有期望,而要关注思考的实践对学生自身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发展的推动作用。甚至不要在乎学生能思考出什么和怎样思考,只要在思考就行。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是人类却是在不断进步着的。所以任何种类的思考,即便是最低层次的思考,都是对思考主体有促进作用的。因此,作为教师绝不能因为自己觉得问题简单地可笑,就剥夺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权利。现在很多学生就因为长期被老师剥夺思考的机会,形成思维惰性,连最简单的思考也不愿去做,坐等答案,然后背下来。而我们还责怪他们:“现在的学生真笨,

6、上午刚刚讲过的题下午就不会做!”再看一个片段(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课教学):师:“大家先蹲在台秤上不动,看好读数,然后猛地站起来,观察站起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是如何变化的?”(现象是先变大再变小的)生:实验中师:“A同学,你说说看,你看到的是什么情况?”生:“先变小后变大。”师:“你请坐,B同学,你说说看。”生:“先变大后变小。”师:“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提问,是教学反馈的手段,也是民主参与的表现,而老师对A同学回答的无视恰是对民主和反馈的无视。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已经由我怎样教转为学生怎样才能学会学好,基于反馈的学习过程评价能让教师知道目标的达成效果,有问必答(要注意答的方式与

7、分寸)、有错必纠才是真正的民主,才能做到有效,重视过程、重视生成才不落空话。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最多的是提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各个充满逻辑性的环节进行知识的意义构建。善于提问的教师一定会和学生共同创造内容充实、思维活跃的有效课堂学习。例如熵增加原理教学片断:师:“给你一副牌,你能排出同花顺吗?”生:“当然能!”师:“你能每次都排出同花顺吗?”生:“当然!”“只要让我看牌。”师:“你能让所有气体分子全部都出现在气缸的左侧而不是右侧吗?”生:“用活塞推就行了”师:“你搭积木每次都能搭成一座小木屋吗?”生:“上幼儿园时就能了。”师:“那你凭什么说自然过程总是从有序向无序呢

8、?你总能使无序变成有序嘛!”生:?师:“你不看牌,随手撒牌能撒成同花顺吗?”生:“不能。”师:“如果置之不理、不加干涉,气体分子会全部自动聚集在左侧而右侧保持真空吗?”生:“不能”。师:“如果随手乱扔,你把积木能扔成小木屋吗?”生:“不能。”师:“现在你怎么理解自然过程总是向着有序无序的方向进行这句话?“生:“这句话是有条件的,条件没有外界的干涉。”所以,教学风格要适应时代需要首先是顺应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就需要教室提升理论素养,具备真正的民主意识。具体表现为一些共同特质:善提问,愿聆听,重反馈,不包办。其次,教学风格要适应时代需要就是教师要了解当前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了解学生习惯和喜欢的学习方

9、式。笔者在南京市第一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的高一和高三年级抽样进行了学生调查,样本共256份。你最喜欢上这门课的主要原因是:A 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 B 对这门课感兴趣C 老师的课上得好 D _选项ABCD百分比19.556.329.35.9从56.3的同学选B说明该校的学生是比较理性的。选C的同学答复领先选A的同学人数说明在教师的综合魅力来源中学生更看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同时,选B的同学的绝对多数也反映出即便是名校,主要源自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教师魅力对学生的吸引力依然不够大,在这方面,我们老师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你喜欢什么类型的老师(可多选):A民主型B严格型 C

10、宽松型(朋友型)D知识渊博型E幽默型F多才多艺型选项ABCDEF百分比62.112.952.765.668.828.5时代的印记在本题中得到充分体现。严格型的落选反应学生对教师统治课堂的教学风格的抵触。民主型、朋友型和幽默型的胜选表现出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愉悦感。知识渊博型被接受表明学生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依然是学生很看重的,但已经不再是传统理念中唯一被看中的了。可见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再认同“严师出高徒”的传统教育信条,他们更认同的是专业、民主、平等、幽默的教师。而从笔者平时听课过程也发现,这些正是教学效果好又伸手学生欢迎的教师的共同特质。比如高一某数学老师,擅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配合多变的

11、语音语调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绝招”是与学生沟通时的真诚与专注,或渴望地凝视学生,或伫立身旁沉思,当学生回答完或讨论完她总能迅速找到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研讨,或者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引申并以褒奖鼓励。干练、真诚逐渐也成了这个班学生的行事风格。某高三文科班语文老师,外形谦谦儒雅,性格温润如玉,当PPT显示出素材需要学生分析时,他喜欢轻轻地走到学生身边并排站立,共同注视屏幕蜻蜓学生分析,不时插话,时而赞叹、时而互嘲,不像师生对话,更似竹林闲谈。点评精准却又点到即止,从不包办,让学生自己领悟完成最后的升华。某高二物理老师,喜欢学生随时插话、质疑、辩论,赢了学生就得意地“炫耀”,输给学生就夸张

12、地“羞臊”。从教室里随手拿个东西都能做出精妙实验,更喜欢鼓动学生改进实验,最喜欢的是老师学生大家一起“玩”各种试验。学生条件发射式地喜欢上物理课、喜爱科学。第三,教学风格要适应时代需要就是教师应该勇于实践,通过摸索与总结实现转型。很多教师敏锐地感受到时代需求的变化、学生的变化,主动地实践着教学风格的转型,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引领方向,有的暂遇挫折,但是毕竟,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在路上。如南京市高二物理教研活动举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新授课的同课异构研究,两位不同学校的老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A教师,将授课内容分成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指向性很强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然后教

13、师娴熟地操作仪器进行实验,完美地验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接着进行下一环节。整堂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B教师,开始告诉学生本堂课的研究目标,结合学过的知识基础做一点猜测,然后让学生商量着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检验猜测的对错。首先通过几组比较确定实验方案,接着请该方案的主要制定者操作实验,操作不到位或有误的同学们一起纠正,老师时不时地对同学的操作从技巧上加以点评或帮助,大家一起观察、记录、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几个环节都是如此。对于其中一个对实验技巧和条件要求很高很不容易做成功的实验,B老师给大家看了一段他自导自拍自演的实验视频,过了一把明星瘾,却被同学起哄演技太差,不过实验现象还是赢得了满堂彩。A老师的学生

14、欣赏到一场精美的单人话剧,他们较好地掌握了物理知识的内容,对老师的学识和教学节奏的精确掌控表示叹服。B老师的学生则忙得满头大汗、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了解了如何去获取知识,很高兴老师能“偷点儿懒”而让他们去忙活半天。机械化时代渴求具有一定知识、良好的服从性、纪律性、愿意跟着权威共同奋斗的技术人才。信息化时代需要具有自学习、能合作、愿意做领头羊开拓者的创业人才。A老师其实已经走在转型的路上了,他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重视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引导性的问题,亲自演示精准实验给学生看,带着学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不足在于对真正主体地位的理解不够深刻,学生其实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几乎没

15、有自己出主意拿主意的机会,对自然科学至关重要的实验操作体验也因为怕得不到精准结果而由老师代劳。B老师则比较成功的“淡出江湖”,“隐身幕后”,适当地铺垫创造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环境,由学生自由发挥,偏航大厉害了就出来把把舵,然后又“退下”。给学生真正的独立的机会是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是真正民主的体现。A老师的课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他已经开始尝试转变了,听了B老师的课,听课名师的点评,相信他的转型之路会走的更快更好。B老师也可以做新的尝试,干脆课前就布置下去,然后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去研究,课堂就变成各组的汇报大会,自己过把主持人的瘾。还有,自拍的视频形象被“鄙视”,干嘛不报复一下,让学生分组自拍科普小视频,找个机会汇总交流。路还很长,转型无止境。总之,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能一成不变,必须也必定会转型,这是时代的需求,这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要想顺利实现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风格转型,首先要通过自我钻研和专家引领提高理论素养,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