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读材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033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读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审读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审读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读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读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读材料,明确立意宝鸡石油中学 石永昌(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 邮编721001)电话:13991713580 邮箱:近年高考作文连续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与话题作文不同的是,此类做文只给材料,不规定话题,不给明显提示,而且所给材料往往比较含蓄,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读不懂材料,作文找不到方向。从乌鸦学抓羊,中国崛起,到油漆工补漏洞,不少学生因偏题跑题而憾恨不已。那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读懂材料,明确作文立意?以下几种方法考生不妨一试。1、从人物入手例如2012高考全国卷(新课标)作文题: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

2、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从修船工的角度看,他受雇给小船刷油漆,补洞原本不是他的事,更何况船主自己知道船底有洞都没补,可修船工还是给补上了。对此他自己说只是“顺便”补上的,果真就这么简单吗?顺着这条线思考,我们不难想到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可以确立以下立意:坚守心底的善良;积小善,成大德;顺手行善,花满人间;让善良成为一种习惯。从船主的角度看,修船工不知道自己救了孩子,船主无需拿出一个大红包去感谢。可是船主没有昧了自己的良心,没有为自己省下那

3、一笔钱。顺着这个方向,我们可以从“感恩”的角度,确立以下立意:施惠可以无念,但受恩一定不能忘;用感恩的心志升华灵魂;用感恩的情怀对待生活。如果是寓言,例如兔子学游泳那则材料,鸭教练、兔子等当然都应该看做人物了。2、从反复出现的词语入手从修辞的角度说,反复往往意味着强调。篇幅有限的作文材料,一个词语反复出现,那就值得我们多加关注。还是以2012年课标卷为例,其中“顺便”一词出现了两次,那么“顺便”意味着什么呢?由此思考,不难发现修船工不假思索,没想报酬,一切发自内心深处的善良,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个重要突破口。再如鞋匠的好奇: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 这是

4、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关键词“好奇”在材料中出现了几次,同时,还有议论的语句“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这个总结材料的关键句,所以把“好奇”作为话题就可以抓住材料的关键。3、从材料的比较点入手一些材料中本身包含着两则以上的材料,这些材料或同或异,自然就形

5、成了比较点。考生由此入手抓突破口就比较稳妥。例如:材料一: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当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趋之若鹜的好事之徒。他们提出了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异想。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一种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材料二: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的,我从不掉泪。”记者又对他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男子汉。”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分析,学生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显然,材料一中的

6、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记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这就是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据此学生可以确立这样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不可用狭隘的经验看待世界和生活。 再如:(1)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2)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分析:(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

7、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2)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培

8、养良好心理素质。4、从议论性句子入手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例如:【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

9、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

10、“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5、从材料与现实的关联点入手有些材料本身就是现实的典型材料,有些是现实的鲜明对照。我们将材料与现实联系起来,不愁思路打不开。以彭宇案为开端,“中国老太太扶不起”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熟语,那些老太太在金钱和良知面前,放弃了老人应有的慈祥,选择了金钱;而2012年作文材料中的船主择选择了良知。这种对比让我们去思考,面对金钱的诱惑,我们该何去何从?很明显,从这一角度入手,考生只要了解现实中的热点事件,热点问题,在材料与现实之间加以分析,容易写出深度。其实,新材料作文还是在贯彻考纲精神“审题不设障碍”,只要我们在平时练习中有足够的重视,遵循正确方法,审题走偏,甚至跑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