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6880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周 星期 第节 年月日课题第一节 功执教教学目标1 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2 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3 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重点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难点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具演示学生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知识准备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向上提箱子,拉力方向如何?4、重力的方向如何?二引入新课依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三新课教学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

2、(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2)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2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 (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

3、(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4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四例题(P167)五小结及五分钟测试。第周 星期 第节 年月日课题第二节 功的原理执教教学目标1 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 会应用功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知道功的原理。难点会应用功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具演示杠杆、动滑轮、滑轮组、斜面、木块、钩码、刻度尺学生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 复习提问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 计算功的公式?二引入新课通过课文第一段引入新课。三新课教学1演示实验。(1)杠杆(图14

4、-4)。 (2)动滑轮(图14-5),省力但没有省功。(3)学生把数据填入表格(P209)。2师生共同分析、结论: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LhFG3功的原理(P210)黑字体,学生朗读2遍。 4介绍斜面。(1)依功的原理:FL=G h F=Gh/L(2)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3)利用斜面知识解释盘山路。5想想议议。四小结及练习。五布置作业第周 星期 第节 年月日课题第三节 机械效率执教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 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机械效率点小于1。3 知道提高机

5、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2。教具演示动滑轮(1个)、绳子、木块、桶、沙。学生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FG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功的原理? 2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5N的物体,用功的原理求动力F=。 3让学生计算最近一次考试本班的合格率。FG二新课教学1学生阅读教材(图14-6)2演示启发,引入课题。G(N)h(m)W阻(J)F(N)S(m)W动(J)1.960.050.0981.20.10.12G比较W动 和W阻发现W动W阻为什么呢?引入机械效率。3有用功的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 =Gh 4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额=W总

6、- W有 5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FS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比。,计算本实验。7了解一些常见机械的效率。8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及方法。9例题(略)关于的计算。三小结及测试。四布置作业。第周 星期 第节 年月日课题第四节 实验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执教教学目标1 学习组装滑轮组和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 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重点会测滑轮组的。难点理解S与h的关系。教具演示学生滑轮组、刻度尺、弹簧秤等。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什么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二启发实验 1阅读教材 2讨论:A在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哪部分是有用

7、功,哪部分是额外功?B要测出机械效率,需要知道W有用W总,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应如何测。 3教师示范演示测的全过程,注意提醒学生重点部分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三学生分组实验,完成(P213的表格)。实验步骤: 1按图把滑轮组装好,并记下钩码和弹簧称的位置; 2匀速拉动弹簧称,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称读出拉力F的大小,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称移动的距离s,填入表格。 3算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填入表中 4组装另一组滑轮组,重做1,2,3四教师巡查指导。五想想议议。六小结及测试第周 星期 第节 年月日课题第五节 功率执教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定义,知道计

8、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单位。2 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教具演示学生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1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什么? 2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二引入新课从下列问题引入新课:甲同学把一桶水提到3楼用了30秒,而乙同学把同样的一桶水提到3楼却用了40秒,问谁做功快?如果甲物体1分钟做了300J的功,而乙物体40秒钟做了240J的功,问谁做功快?从而提出物体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来引入新课。三新课教学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3功率的定义式:P=W/t 4功率的单位:瓦特(符号W)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5物理意义:1瓦表示物体在一秒钟内完成的功是1焦。6介绍功率另一个单位:1马力=0.735千瓦=735瓦。 7一些机械常见的功率。(学生阅读) 8例题(P215),用分析法分析,板书。 P=W/t 而W=Gh、G=mg、m=v 9绍额定功率(铭牌上的功率)。四 小结及测试。五布置作业。学生答甲快思考后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