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设作文的评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67226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假设作文的评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假设作文的评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假设作文的评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假设作文的评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假设作文的评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假设作文的评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假设作文的评语(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假设作文的评语篇一:作文评语的要求 作文评语的要求 一,具体实在,确切审慎 作文评语要具体,实在,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而不要写那些放之四海皆准的抽象,空间的套话,废话 二,人文合评,沟通回应 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与评价,你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关系,即在对方看来,你是为他好,为他着想,这样双方的心理距离就缩小了,写作文评语时也可以利用这种效应.教师要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心态,将心比心,对学生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意向,兴趣,爱好及时给予回应;评语要在字里行间寄予厚望,在一言一语中传递爱心;在语言形式上要尽量多用

2、委婉,商量,探讨的口吻,少下指令,断语,杜绝挖苦,嘲讽,让评语处处传递着老师爱学生的诚挚殷切之情,平等宽容之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与启发,得到抚慰与交流,获得信心与力量 .三,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教师写作文评语时,应充分挖掘学生习作的长处与优点,并予以充分的甚至放大的肯定与赞许,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作文兴趣.我们也不妨多写一些激发学生写作信心,调动其写作热情的赏识鼓励性评语,如:"这个比喻新颖,别致,看得出你费了一番心思"等. 四,精心修改,妙语赏析 教师的评语应既评人又评文,不能忽视学生作文在写作形式,写作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方面可以借鉴我国古代

3、文论家,评点家的方法和艺术. 五,讲究文采,张扬个性 作文评语其实也是教师的作品,那种文字精美而富有个性的评语,那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评语,则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种文学的熏陶,一种精神愉悦的审美享受,令学生长久铭记,永志不忘.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老师也是一个文章高手,因为"示范是最好的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另外,可尝试在评语的形式和体式上进行改进.如可运用古人诗词,名人格言,精短寓言,哲理故事,精彩比喻,标点图式等方式来品评,力求活泼新颖,引人入胜,印象深刻.篇二:8评论作文及点评作文评语 8仰观宇宙

4、,俯察万物 2015/12/16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得以借助电视、网络等手段以认识自然。但若把科技当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径,在我看来,不免可悲。 (评论:“真正,根本,唯一”等都基本是一个意思,该段观点是正确的。电视网络知识感知自然的一种科技手段,不是感知自然的唯一手段或唯一途径。)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亲身走进大自然中,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才能够真正感知自然的美与力量。 (评论:观点鲜明而正确,亲近自然,接触自然,走进自然,才是感知和深刻认识自然的根本途径。) 何谓“感知”?“感”即感受,“知”为相知。明白了这一点,便可知为何科技手段无法让我们真正地亲近自然,感知自然。 (评论:作

5、者对于感知的理解不够准确,只是意思上有所接近,感知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也是哲学上的一个名词,感知是初步的认识。作为高中生是学点哲学的,有心理课,但还没有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 电视可让我们知晓全球天气,网络可让我们将生物知识尽收眼底,科技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万物的一种极便利的途径。然而,这顶多可算作对与自然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认知。科技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始终无法让人感受自然之美。正如孩子们从来不会为屏幕上的红花绿叶而欢呼雀跃,画家们从来不会面对电视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挥毫;同样,天气预报不会让诗人诗兴大发,生物纲目种属也无法让作家文思泉涌。作家迟子建曾说过:“大自然

6、是我的另一颗心脏。”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放下鼠标,离开电视,亲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与大自然相感相知,相亲相近,让心灵得到美的洗涤。 (评论:说的好,认识较深刻。电视和网络传播知识只能是声音和图像、影像资料,能引起视觉和听觉的注意,不能直接引起其他感官的反映,电视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完全代替直接亲身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自然才是感知的根本途径。) 以亲身走进自然的方式,其意义还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通过与万物的接触,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对自然长存一颗敬畏之心。 (评论:该段,概括得很到位) 人本为自然的一个部分,然而,工业文明的兴起,斩断了人与自然间的纽带。人们得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这便使人

7、类对自然失却了敬畏之情,却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试想,若只从天气预报中认知自然,又何谈对蓝天白云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识概括自然,又何来对花草树木的珍视与保护?过分依赖科技,却失却了对自然的亲身感触,使人类忘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于是我们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制造出雾霾封城,河水重金属含量超标这样种种的荒谬事情。科技并没有让人与自然更近,相反,它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让我们重返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我们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评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这是感知自然的根本目的。感知自然的目的不是破坏自然,给人类带

8、来灾难。破坏自然也就是破坏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该段意在强调人们应该改变对待大自然的态度,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好。) 静坐莲池旁,与莲花久久对视,莫奈才能创作出传世佳作莲花;走进马群中,与奔马朝夕相处,徐悲鸿才能在画中淋漓尽致地展现马的健美与力量。此二者,皆以亲身接触的方式,走进自然,想必这便是他们得以与自然相感相知,并从其中获取心灵的力量的原因。 (评论:两个实例说明直接接触自然的意义和作用,很有典型性,也有说服力。还没有哪个文学家艺术家画家诗人是直接来自于网络和电视的。) 让我们走进自然,于天朗气清之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与大自然真正相感相知,相依相守。 (评论:首尾呼应,意

9、在强调直接亲近大自然。但是没有把电视和接触自然结合起来,而是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了,为了强调亲近大自然却把电视和网络给丢掉了,暴露了思维的片面性。) 点评:本文立意准确,自始至终均在证明一个观点:要想感知自然,就必须亲身走进自然,才能敬畏自然。文章采用先破后立、层层推进的手法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构严谨。文章先指出电视网络等科技手段在感知自然时的不足:无法让人感知自然的美和力量。用孩子、画家和作家面对屏幕等媒介的表现证明自己的观点,又用迟子建的言论作证,事、理结合,言之凿凿,使论证严密。接着,文章提出一个深刻的观点:亲身走进自然的意义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对自然长存一颗敬

10、畏之心。作者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类却因不亲近自然,或只通过媒介了解自然,造成严重后果:与自然疏远,甚至破坏自然,使雾霾封城,河水有毒。行文至此,问题的原因、结果已经阐明。以上是“破”。最后两段,文章通过莫奈亲身观察荷花、徐悲鸿走进马群的成果证明,人只有走进自然,才能真正与自然相感相知,获取力量和智慧。这是”立”。 全文1000字左右,内容丰富,所用材料真实、典型,具有说服力。对比、假设论证手法的运用,突出了通过亲身感知自然这一方式的优点和通过媒介感知自然的不足。语言流畅,成语运用恰到好处;用到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气势和力量。这篇考场作文,还有一个优点:卷面整洁,字迹美观悦

11、目。 不足之处:开头稍显拖沓啰嗦,可以更加简洁。一味否定科技媒介的作用,没有辩证认识。(点评:存仁) (评论:对于一个高三学生能写出富有哲理的作文已经难能可贵了,作文中对于电视和网络的作用,是辩证,没有彻底否定电视的作用,也没有完全肯定电视和网络的作用,缺点是概括性的语言用的不够,这是高中生普遍具有的思维局限决定的。不能要求过高,学生毕竟还不是哲学家。直接感知自然与间接感知自然的关系论述的很有哲理,应该说有较深刻的辩证认识,不能说没有辩证认识。也没有一味地否定电视和网络的作用,只是突出地强调了直接亲近大自然的作用,有点顾此失彼。作文如果从电视、网络与直接接触自然二者有机结合的角度论述就更好了。

12、)篇三:精彩的作文评语 精彩的作文评语.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作为语文老师,给学生批改作文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老师怕改作文”不但是因为作文要花去我们很多的时间,更因为每次改作文时,会为了学生的作文评语伤透了脑筋,我也常有“江郎才尽”的感觉,特从网上收索了一些精彩的作文评语,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本文构思巧妙,内涵深刻。表面看来,小作者是写用自己的双手捏泥巴,细细品味则是用赤诚的童心“塑造”全新的校园,表达了少年儿童对学校发展远

13、景的企盼,主题积极。语言生动、活泼,有童真童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写作前,也应该花些功夫。文中的人物语言真实,尤其是妈妈的一段话,原汁原味儿。 本文写了一件很普通的让座的事,虽然选材有点落俗套,但对比的写法用得很恰当:人物描写简洁、形象。对中年妇女肖像的描写,只有十几个字,却抓住了特点。对胖先生的两处描写也很成功,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其厌恶、鄙夷的感情。 以设问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结尾紧扣文题,抒发了作者复杂感情。真实。以写“哭”开篇,以写“笑”结尾,首尾圆合,且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小姑娘,别忘了“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如果未达目的就已疲惫不堪,那北大、

14、清华的门开着,少了一个你,多遗憾呀! “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21世纪的巴金!” 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 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飞进了我的丛林,我怜爱她的自卑和娇弱,我欣赏她的诚实和坦率,我更珍爱并抚慰她洒满露珠的羽翼。你信吗?这样一只丑小鸭,真的会成为茂密丛林中的一只骄傲洁白的天鹅

15、。 这篇写人的记叙文,只写了一件事,但读了并不觉得内容单薄,因为这件事十分典型,能够充分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见,小作者会选材。 作者主要通过设置悬念和侧面描写,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当代优秀军人的形象。这种写法值得借鉴。结构严谨。于朴实中见真情,这是本文语言的显著特色。 标题好。“空盒子”给人一种神秘感,具有很强的悬念效果。同时,从题目即可看出,此文取材也很新颖。构思也巧。运用倒叙手法,由眼前的盒子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着懊悔之意,同时也体现了妈妈在教育“我”的问题上用心良苦。 详略得当。本文开头直接入题;中间部分抓住了鸭梨的特点,对它的花和果分别进行描述,并略写花,详写果;结尾简洁,紧扣

16、文题。语言生动,描写细腻。作者对鸭梨的形状、颜色、味道进行了具体描写,其中“矮墩墩”、“黄澄澄”、“甜丝丝”等词语用得恰当。 自然界有许多小精灵,只要你仔细观察它,它就会给你丰富的联想和有益的启迪。有人观察蜜蜂,赞美它无私的奉献精神;有人观察蚂蚁,佩服它勤劳的品格;而你观察小螃蟹,喜欢它的倔强。看,这些小精灵可真给了我们不少启迪,真像你说的一样,螃蟹横走可爱,人要横走就烦人了。这是你发现的道理,大人也得佩服。 字是人的脸,这次作文书写有明显进步,你的脸上也光彩多了。不过,你一向讨厌的错别字老跟着你,给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为你开一剂良方:不会写的字问字典,写完作文后,请教老师或同学,你愿意试一试吗? 张明曾经和你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可现在,人家连续三次作文得优,而你12个错别字,15个病句,够悲惨了!你呀,你呀!不是没本事,而是没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