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资料-表面粗糙度

上传人:Chr****19 文档编号:8916531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资料-表面粗糙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机械资料-表面粗糙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机械资料-表面粗糙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资料-表面粗糙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资料-表面粗糙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及其标注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2,3,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一、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或砂轮切削后遗留的刀痕等原因,造成零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形成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较小间距的峰或谷,称为表面粗糙度。,4,按波距L和波高H比值的不同,几何偏差可分为下面三个方面。 (1) 表面粗糙度:L/H40,属于微观几何形状偏差。 (2) 波度:L/H401000,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周期 性几何形状偏差,它主要是由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所引起的。 (3) 几何形状误差: L/H1000, 即加工精度中所指的“几

2、何形状误差”。,5,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对耐磨性的影响 2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3对抗疲劳强度的影响 4对接触刚度的影响 5对抗腐蚀性的影响 6. 对其它性能的影响,6,二、基本术语,1取样长度(lr) 测量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 2评定长度(ln) 测量和评定时所规定的一段最小长度称为评定长度(ln)。,7,3轮廓中线(m) (1) 轮廓最小二乘中线 即 为最小时的线 (2) 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即 时的线,8,1.幅度参数(高度参数) (1)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下图所示,用Ra表示。 即,三、表面粗糙

3、度的评定参数,表面轮廓,y,x,9,三、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2) 轮廓的最大高度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Zp和最大轮廓谷深Zv之和的高度,如下图所示,用Rz表示。即 Rz=Zp+Zv,10,评定参数的数值规定,11,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及其标注,a 传输带或取样长度 (单位为m m)粗糙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第一个表面结构要求,单位为m); b 粗糙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第二个表面结构要求); c 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它说明等; d 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 加工余量(单位为mm);,12,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13,一、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

4、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称“16%规则”。 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称“最大值规则”。,14,表面粗糙度代号的含义,15,表面粗糙度的标注示例,(1)标注在轮廓线或指引线上,16,表面粗糙度的标注示例,(2)标注在延长线上,17,表面粗糙度的标注示例,18,表面粗糙度的简化标注,19,表面粗糙度的简化标注,当多个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或图纸空间有限时,也可采用简化注法,以等式的形式给出,如图所示:,20,加工纹理方向的符号,21,二、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5、1.评定参数的选用 一般情况下可以从幅度参数Ra和Rz中任选一个,但在常用值范围内(Ra为0.025-6.3m),优先选用Ra。,22,2.评定参数值的选用 (1)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表面质量比非工 作表面高(即Ra、Rz的值应大)。 (2) 摩擦表面的表面质量比非摩擦表面高 。 (3) 运动速度高、单位面积压力大, 以及受变 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圆角沟槽的表面质 量要求应较高。 (4) 配合性质要求高的配合表面,表面质量要 求应较高。,23,(5) 在确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时,应注意它与尺 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协调。 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越小,表面粗糙度的Ra或Rz值应越小,同一公差等级时,

6、轴的粗糙度Ra或Rz值应比孔小。 (6) 要求防腐蚀、密封性能好或外表美观的表面 质量要求应较高。 (7) 凡有关标准已对表面粗糙度要求作出规定。 (如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的表面粗 糙度),则应按该标准确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24,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比较法,2.光切法,3.针描法,25,4.干涉法,5激光反射法,6. 三维几何表面测量,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26,作业,1.P130(3,5) 2. 和 相比,何者应选用较小的表面粗糙度Ra和Rz值,为什么?,27,综合实训,图1为台虎钳装配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为固定钳身和活动钳身的零件图。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功能关系、检测条件以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进行形位精度设计,即确定几何要素的形位公差项目和形位公差等级以及基准,并在图上进行正确的标注。,28,29,图2 固定钳身零件图,30,图3 活动钳身零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