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 I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萧允徽 第9章 渐进法和近似法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63519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力学 I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萧允徽 第9章 渐进法和近似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结构力学 I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萧允徽 第9章 渐进法和近似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结构力学 I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萧允徽 第9章 渐进法和近似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结构力学 I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萧允徽 第9章 渐进法和近似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结构力学 I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萧允徽 第9章 渐进法和近似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力学 I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萧允徽 第9章 渐进法和近似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力学 I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萧允徽 第9章 渐进法和近似法(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9章 渐近法和近似法, 本章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会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在荷载及支座移动作用下的内力;了解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应用范围和计算方法;了解多层多跨刚架的近似计算法(分层计算法和反弯点法)。,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应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本章教学内容的难点: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本章内容简介:,9.1 概述,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9.4

2、无剪力分配法,9.5* 多层多跨刚架的近似计算法,第9章 渐近法和近似法,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1 概 述,9.1.1 基本方法,力法和位移法是分析超静定结构的两个经典的基本方法。,9.1.2 渐近解法,渐近法具有计算简便、步骤规范、易于掌握且精度可控(由运算次数的多少自行控制计算精度)等优点,因而成为工程设计的适用方法。本章将讨论力矩分配法和无剪力分配法。,9.1.3 近似解法,分层计算法,适用于计算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多跨刚架;,反弯点法,适用于计算受水平结点荷载作用的多层多跨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9.2.1 力矩分配法的正负号规定,力矩分配法的理论基础是位移法,故力矩分配法中对杆端转角、杆端弯矩、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同,即都假设对杆端顺时针旋转为正号。作用于结点的外力偶荷载、作用于附加刚臂的约束反力矩,也假定为对结点或附加刚臂顺时针旋转为正号。,9.2.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思路,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a) 实际受力和变形情况,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 “锁住”结点B,求固端弯矩,求结点不平衡力矩,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All

4、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 “放松”结点B,求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 利用叠加原理,汇总杆端弯矩,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d) 结算各杆杆端弯矩,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需要先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计算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第二,计算结点处各杆端的弯矩分配系数。,第三,计算各杆件由近端向远端传递的弯矩传递系数。,这也就是常称的力矩分配法的三要素。,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All R

5、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2.3 力矩分配法的三要素,1. 固端弯矩,常用的三种基本的单跨超静定梁,在支座移动和几种常见的荷载作用下的杆端弯矩,可由力法计算或由表8-1和表8-2中查得。,2. 弯矩分配系数和分配弯矩,(1) 转动刚度,杆件杆端抵抗转动的能力,称为杆件的转动刚度,AB杆A端的转动刚度用SAB表示,它在数值上等于使AB杆A端产生单位转角时所需施加的力矩。,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远端固定,SAB = 4i 远端铰支,SAB = 3i,杆端转动刚度不仅与杆件的线刚度i有关,而且与远端的

6、支承情况有关。,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远端滑动,SAB = i 远端自由,SAB = 0,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 弯矩分配系数和分配弯矩,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由 ,得,(a),将式(a)代入上式,得,(b),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引入弯矩分配系数,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2) 弯矩分配系数和分配弯矩,将式(b)代入式(a),得,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MAj称为分配弯矩。,同一结点各杆端的分配系数之和应等于1,即,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7、9-3),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 弯矩传递系数和传递弯矩,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称为弯矩传递系数。,在等截面杆件中,弯矩传递系数C随远端的支承情况而不同。三种基本等截面直杆的传递系数如下:,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9-5),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 弯矩传递系数和传递弯矩,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利用传递系数的概念,图中各杆的远端弯矩为,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2.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刚结点结构,【例9-1】试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连续梁的弯矩图。,9.

8、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绘M 图,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例9-2】试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解:运算过程如图所示,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对于具有多个结点角位移但无结点线位移(简称无侧移)的结构,只需依次反复对各结点使用上节的单刚结点运算,就可逐次渐

9、近地求出各杆的杆端弯矩。,具体作法是:首先,将所有结点固定,计算各杆固端弯矩;然后,将各结点轮流地放松,即每次只放松一个结点(其他结点仍暂时固定),这样把各结点的不平衡力矩轮流地进行反号分配、传递,直到传递弯矩小到可略去不计时为止;最后,将以上步骤所得的杆端弯矩(固端弯矩、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叠加,即得所求的杆端弯矩(总弯矩)。一般只需对各结点进行两到三个循环的运算,就能达到较好的精度。,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例9-3】试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连续梁的弯矩图。并勾绘变形曲线。EI为常数。,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解:运算过程如图所示。,

10、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M图(kNm),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对于无结点线位移的结构,其结点转角位移除可用单位荷载法( 图绘于力法基本结构上)计算外,还可用约束反力矩计算。即将任一结点在各轮渐进计算时的约束反力矩累加起来,再反号后除以该结点所连各杆端转动刚度之和,即得该结点的转角。 由此可知,绘变形曲线时,只需将各结点累加起来

11、的约束反力矩反号,就可直接判断结点转角的方向。本例中,结点B和C的转角分别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变形曲线如下图所示。,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例9-4】试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无结点线位移刚架的弯矩图。,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解:运算过程如图所示。,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例9-5】试用力

12、矩分配法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解:取等效半刚架。各杆的i1、i2值为相对线刚度。,a) 原结构,b) 等效半刚架,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解:运算过程如图所示。,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例9-6】设图示连续梁支座A顺时针转动了0.01rad,支座B、C分别下沉了B =3cm和C =1.8cm,试作出M图,并求D端的角位移D。已

13、知EI=2104kNm2。,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解:运算过程如图所示。,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4 无剪力分配法,对于有侧移的一般刚架,力矩分配法并不能单独解算,而必须与位移法联合求解。由于这样作并不简便,因此已很少采用。,但是,对于工程中常见的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有侧移刚架,我国学者已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力矩

14、分配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个非常适用的手算方法,即本节将介绍的无剪力分配法,它可以看作是力矩分配法的一种特殊情况。该方法可极为简便地应用于计算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单跨多层对称刚架。,9.4.1 无剪力分配法的提出,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4.2 无剪力分配法的应用条件,1)各梁两端无垂直杆轴的相对线位移,称为无侧移杆。,2)各柱柱端均有侧移,但各柱的剪力是静定的(切断柱截面, 由 的平衡条件可求出) ,是特殊的剪力静定杆。,9.4 无剪力分配法,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4.3 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过程,1. 剪力静

15、定杆的固端弯矩,当锁住结点1和结点2时,图d中剪力静定杆的固端弯矩可查表8-2。应注意:上端滑动支承处还有已知剪力的作用,即上柱柱顶端的实际水平荷载为FP2,而下柱顶端为FP1+ FP2。,9.4 无剪力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的应用条件是:刚架中只包含无侧移杆(横梁)和剪力静定杆(单柱)这两类杆件。,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4 无剪力分配法,2. 零剪力杆件的转动刚度和弯矩传递系数,转动刚度,(9-7),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弯矩传递系数,对于横梁,因其水平移动并不使两端产生相对线位移,不影响本身内力,故仍视为一端

16、固定、一端铰支的单跨梁。,9.4 无剪力分配法,(9-8),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例9-7】试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各杆的EI为常数。,9.4 无剪力分配法,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解:运算过程如图所示。,9.4 无剪力分配法,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绘M图,c) M图(kNm),9.4 无剪力分配法,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5* 多层多跨刚架的近似计算法,9.5.1 分层计算法,分层计算法适用于多层多跨刚架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的情况。,1. 两个近似假设,第一,忽略侧移的影响。,第二,忽略每层梁上的竖向荷载对其他各层的影响。,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 基本作法,9.5* 多层多跨刚架的近似计算法,All Righ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