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62649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肇庆统测设集合,则( )ABCD【答案】D【解析】对于集合,由,解得,故,故选D22019呼和浩特调研已知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且,则 ( )ABCD【答案】A【解析】由,得,即,得故选A32019吴起高级中学等差数列中,为其前项和,若,则( )A32B18C14D10【答案】B【解析】等差数列中,为其前项和,则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仍成等差数列,即,成等差数列,则有,解得故选B42019哈六中哈六中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计算六中数学

2、组二维码中黑色部分的面积,在如图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区域内随机投掷个点,其中落入黑色部分的有个点,据此可估计黑色部分的面积为( )ABCD【答案】C【解析】设黑色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二维码边长为4,在正方形区域内随机投掷400个点,其中落入黑色部分的有225个点,解得,据此可估计黑色部分的面积为9,故选C52019南阳期末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垂直,则此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A1B2C9D18【答案】D【解析】渐近线的方程为,因,故渐近线与直线垂直,故,解得,所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故选D62019唐山期末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此三棱锥的体积为,则三棱锥的所有棱中,最长棱的长度为( )AB

3、CD【答案】B【解析】由三棱锥的三视图知该三棱锥是三棱锥,其中平面底面,取中点为,则底面,且,由,即,为等边三角形,最长棱的长度为故选B72019南昌二中已知函数,则的图象大致为( )ABCD【答案】A【解析】由于,排除B选项由于,函数单调递减,排除C选项由于,排除D选项故选A82019泉州质检已知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为,则( )A0B1C2D4【答案】D【解析】,该方程两个根为,故在,取到极值;,而,故选D92019黄山一模当输入的值为,的值为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的结果是( )ABCD【答案】C【解析】模拟程序的运行,可得,满足条件,满足条件,满足条件,不满足条件,满足条

4、件,不满足条件,不满足条件,输出的值为4故选C102019长春十一中已知点,抛物线:的焦点为,射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与其准线相交于点,则( )ABCD【答案】C【解析】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坐标为,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直线的斜率为,过作于,根据抛物线物定义得,中,可得,得,因此可得故选C112019东莞期末圆锥(其中为顶点,为底面圆心)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比是,则圆锥与它外接球(即顶点在球面上且底面圆周也在球面上)的体积比为( )ABCD【答案】A【解析】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圆锥母线长为,则侧面积为,侧面积与底面积的比为,则母线,圆锥的高为,则圆锥的体积为,设外接球的球心为,半径为,截面图如图,

5、则,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得,即,展开整理得,外接球的体积为,故所求体积比为故选A122019河北一模已知函数,是函数的一个零点,且是其图象的一条对称轴若是的一个单调区间,则的最大值为( )A18B17C15D13【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又,是的一个单调区间,即,即当,即时,此时在上不单调,不符合题意;当,即时,此时在上不单调,不符合题意;当,即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故选D第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2019合肥一模若非零向量,满足,则_【答案】1【解析】结合可知,得到,142019醴陵一中某学习小组由学生和教师组成,人员构成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6、男学生人数多于女学生人数;()女学生人数多于教师人数;()教师人数的两倍多于男学生人数则该小组人数的最小值为_【答案】12【解析】设男学生人生为,女学生人数为,教师人数为,且,则,当时,不成立;当时,不成立;当时,则,此时该小组的人数最小为12152019百色摸底已知数列为正项的递增等比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使不等式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大值为_【答案】6【解析】数列为正项的递增等比数列,即,解得,则公比,则,即,得,此时正整数的最大值为6故答案为6162019阆中中学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12,则的最小值为_【答案】【解析】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

7、大值为,即,当且仅当,即,时,取得最小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2019东城期末在中,(1)求的大小;(2)若的面积为,求的值【答案】(1);(2)【解析】(1)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2)的面积为,由余弦定理得,18(12分)2019徐州一模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2)若,求证:平面平面【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分别是,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2)在直三棱柱中,平面,平面,且是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19(12分)2019衡水金卷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

8、的提高自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税率的调整调整如下: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全部收入额减除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调整前后的计算方法如下表:(1)假如小李某月的工资、薪金等所得税前收入总和不高于8000元,记表示总收入,表示应纳的税,试写出调整前后关于的函数表达式;(2)某税务部门在小李所在公司利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月100个不同层次员工的税前收入,并制成下面的频数分布表:先从收入在及的人群中按分层抽样抽取7人,再从中选4人作为新纳税法知识宣讲员,求两个宣讲员不全是同一收入人群的概率;(3)小李该月的工资、薪金等税前收入为7500元时,请你

9、帮小李算一下调整后小李的实际收入比调整前增加了多少?【答案】(1)见解析;(2);(3)见解析【解析】(1)调整前关于的表达式为调整后关于的表达式为,(2)由频数分布表可知从及的人群中按分层抽样抽取7人,其中中占3人,分别记为A,B,C,中占4人,分别记为1,2,3,4,再从这7人中选2人的所有组合有:AB,AC,A1,A2,A3,A4,BC,B1,B2,B3,B4,C1,C2,C3,C4,12,13,14,23,24,34,共21种情况,其中不在同一收入人群的有:Al,A2,A3,A4,B1,B2,B3,B4,C1,C2,C3,C4,共12种,所求概率为(3)由于小李的工资、薪金等收入为75

10、00元,按调整前起征点应纳个税为元;按调整后起征点应纳个税为元,比较两个纳税方案可知,按调整后起征点应纳个税少交220元,即个人的实际收入增加了220元,小李的实际收入增加了220元20(12分)2019滨州期末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椭圆上,且满足(1)求椭圆的方程;(2)设倾斜角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记的面积为,求取最大值时直线的方程【答案】(1);(2)或【解析】(1)设,根据题意得,解得,又点在椭圆上,联立,解得,椭圆的方程为(2)直线的倾斜角为,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消去,整理得,直线与交于,两点,解得设,则,从而,又点到直线的距离,当且仅当,即,即时取等号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此时

11、直线的方程为或21(12分)2019枣庄八中已知函数(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求证:;(2)若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正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证明;(2)【解析】(1)由题意知,要证,只需证,求导得,当时,当时,在是增函数,在时是减函数,即在时取最小值,即,(2)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亦即在上恒成立,令,以下求在上的最小值,当时,当时,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在处取得最小值为,正数的取值范围是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019荆门检测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与直线平

12、行,且过坐标原点,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2)设直线和圆相交于点、两点,求的周长【答案】(1)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圆的极坐标方程为;(2)【解析】(I)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的斜率为1,直线与直线平行,且过坐标原点,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圆的普通方程为,即,圆的极方程为(2)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代入中得,的周长为23(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2019辽宁期末,(1)当时,求出的最大值;(2)若的最大值为2,试求出此时的正实数的值【答案】(1);(2)【解析】(1)时,即的最大值为4(2),或,无解,解得(舍)或,当时,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合题意,综上可得,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