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62629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7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18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理综化学试题理综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值:3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H:1 1 C C:1212 O O:1616 ClCl:35.535.5 CuCu:6464 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6 分)分) 一一 选择题(本题共选择题(本题共 131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787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有关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碳纤维、合成纤维

2、和光导纤维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B.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增强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D.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0.5NA B1.0L1.0mo1L1的 C6H12O6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6NA C1 molN2与 4 molH2反应生成的 NH3分子数为 2NA D25时,1L pH=13 的 Ba(OH)2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2NA 9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

3、验目的的是( ) 2 10.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下图是青蒿素的结构,则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分子式为 C15H20O5 B.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 C.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 D.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 构中含有酯基 1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 项 实验现象结论 A. 向盛有 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 入 0.1 molL1 H2SO4溶液 试管口出现红棕 色气体 溶液中 NO被 3 Fe2还原为 NO2 B.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

4、a2CO3和 Na2SO3溶液的 pH 前者 pH 比后者的 大 非金属性:SC C. 向 NaHCO3溶液中滴加 NaAlO2溶 液 出现白色沉淀 酸性: HCO3-Al(OH)3 D. 向 10 mL 0.2 molL-1NaOH 溶液 中滴入 2 滴 0.1 molL-1MgCl2 溶液,再滴加 2 滴 0.1 molL- 先有白色沉淀生 成后变为红褐色 相同温度下的 Ksp:Mg(OH) O CH3 O CH3 H3C O O O 3 1FeCl3溶液 沉淀 2Fe(OH)3 12A、B、C、D、E、F、G 为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F 的 最外层电子数分别等于

5、各自的电子层数,其中 A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C 与 B、G 在 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质子数之和为 31。D 与 F 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 D 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D、G 三种元素形成的盐,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BA、B、C 三种元素间既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又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B、C、G 的简单氢化物中 C 的氢化物稳定性最强 DD、E、F、G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1325时,向盛有 60mL pH=4 HA 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 pH=13 的 NaOH 溶液,所得 混合溶液的温度(T)与加入 NaOH 溶

6、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A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67molL-1 B25时,HA 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1.510-9 Cab 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A-)=c(Na+) Db 点时:c(Na+)c(A-)c(OH-)c(H+) 26、 (14 分)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 O2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 的条件。 4 供选试剂:30% H2O2溶液、0.1mol/L 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现象 甲 向 I 的锥形瓶中加入_,.向 I 的_中加入 3

7、0% H2O2溶液,连 接 I、,打开活塞 I 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 量白雾;中有气泡冒出, 溶液迅速变蓝 乙 向中加入 KMnO4固体,连接 、,点燃酒精灯 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 蓝 丙 向中加入 KMnO4固体,中加入适 量 0.1mol/L H2SO4溶液,连接 、,点燃酒精灯 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2)丙实验中 O2与 K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为 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 I 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学生将 I 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

8、入下列_溶液(填序号) ,证明了白雾中含有 H2O2。 A.酸性 KMnO4 B. FeCl2 C. Na2S D.品红 (5)资料显示:KI 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4KI +O2 +2H2O=2I2 + 4KOH。该小组同学取 20 mL 久置的 KI 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 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_造成的,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5 _。 27 (15 分)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微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工业上用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含 Fe3、Cu2、Fe2、C

9、l)生产 CuCl 的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生产过程中 X_;Y_(填化学式)。 (2) 析出的 CuCl 晶体不用水而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_;生产过程中调节溶液的 pH 不能过大的原因是 _。 (3)写出生成 CuCl 的化学方程式:_。 (4)在 CuCl 的生成过程中理论上不需要补充 SO2气体,其理由是 _。 (5)已知:常温下 Ksp(CuCl)=1.610-7,Ksp(CuI)=1.210-12,现向 CuCl 饱和溶 液中加入 NaI 固体至 c(I-)=0.1mol/L,此时溶液中 c(Cu+)/c(Cl-)=_。 (6)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

10、 称取样品 0.25 g 置于已放入 10 mL 过量的 FeCl3溶液的锥形瓶中,不断摇动。 待样品溶解后,加水 50 mL,邻菲罗啉指示剂 2 滴。 立即用 0.10 molL1硫酸铈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同时做空白实验一次。 已知: 6 CuClFeCl3=CuCl2FeCl2;Fe2Ce4=Fe3Ce3。 如此再重复 2 次测得: 123 空白实验消耗硫酸铈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750.500.80 0.25 g 样品消耗硫酸铈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24.6525.7524.90 数据处理:计算得 CuCl 的纯度为_(平行实验结果相差不能超过 0.3%)。 28 (14 分)氮

11、的氧化物是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 催化还原法:如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N2(g)+2CO2(g) (1)已知:N2(g)+O2(g)2NO(g) H=+180kJ/mol 化学键 O=OC=OCO 键能(kJ/mol) 4978031072 则反应:2NO(g)+2CO(g)N2(g)+2CO2(g) H=_kJ/mol。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NO、1molCO,10 分钟时反应 2NO(g)+2CO(g)N2(g)+2CO2(g) 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12、如图 1 所示。 7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前 10 分钟内用氮气表示的 反应速率为_。 若保持温度不变,15 分钟时再向该容器中充入 1.6molNO、0.4molCO2,则此时反应 的 正_逆(填“” 、 “=”或“”) 。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15min 时压缩容器的体积至 0.5L,20 分钟时反应重新达到平 衡,NO 的浓度对应的点应是图 1 中的_(填字母)。 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以 Ag-ZSM-5 为催化剂,NO 转化为 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 如图 2 所示。若不使用 CO,温度超过 775K,发现 NO 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_。 利用电化学原理,将 N

13、O2、O2和熔融 KNO3制成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 3,该电池在 工作过程中 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 Y,Y 是一种氧化物,可循环使用,石墨是电池的 极,石墨附近发生的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相同条件下,消耗 的 O2和 NO2的体积比为 。 35【化学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碳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有 种空间运动状态,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2)光气的分子式为 COCl2,又称碳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含碳化合物,判断其分子立 体构型为 ,其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杂化 (3)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实验证明碳酸盐的阳离子不同,

14、分解温度不同, 如下表所示: 8 碳酸盐 MgCO3CaCO3BaCO3SrCO3 热分解温度 / 40290011721360 阳离子半径 /pm 6699112135 试解释为什么随着阳离子半径的增大,碳酸盐的分解温度逐步升高?。 (4)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C60,又名足球烯,是一种高度对称的球碳分子立方 烷(分子式:C8H8结构是立方体:是比 C60约早 20 年合成出的一种对称型烃类分 子,而现如今已合成出一种立方烷与 C60的复合型分子晶体,该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 示,立方烷分子填充在原 C60晶体的分子间八面体空隙中则该复合型分子晶体的组成 用二者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 (5)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则石墨晶胞含碳原子个 数为 个已知石墨的密度为 gcm3,CC 键长为 rc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为 NA,计算石墨晶体的层间距为 cm (6)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其中:熔点较高的是,试从结构分析;硬度 大的是,其结构原因是 。 36、 【化学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感光树脂,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9 已知: (R,R为烃基或氢) (R,R为烃基) 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