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9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62290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9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9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9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9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9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9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9月)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高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高 20192019 届届 9 9 月测试卷月测试卷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心体和核糖体无膜结构,

2、但含有 N 元素 B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之间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 C淀粉和糖原分子结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D参与构成 ATP 分子和 RNA 分子的五碳糖相同 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入某溶液中,该溶液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2 A甲乙段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B甲点时可观察到细胞中紫色区域比乙点小 C乙丙段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原状 D乙点时细胞液浓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3下列有关遗传的分子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 分子的多样性不仅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还与其双螺旋结构有关 BRNA 不仅可作为遗传物质,还具有构成细胞结构

3、、传递信息、转运物质等功能 C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大于 1 D与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相比,遗传物质是 RNA 的病毒更容易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诱导,基因突变不会发生 BDNA 分子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即可引起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D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可发生于所有生物中 5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 偏大 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

4、 3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下而上依次呈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 黄色 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 型 6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镧(La)和 2,4-D 对柳条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结果(CK 为空白 对照组),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La(NO3)3和 2,4-D 对不同发育阶段柳条插条生根率的影响 (1 为基部茎段,2 为中间茎段,3 为顶部茎段) ALa 和 2,4-D 对茎段的生根有促进作用 BLa 和 2,4-D 同时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佳 C自然扦插条件下,只有基部茎段才会生根 D2,4-D 对顶

5、部茎段生根的促进作用最不明显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小苏打是制作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常用药剂 4 D纤维素供给人体能量时,先在体内水解成葡萄糖再被氧化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0 g T2O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10NA B一定条件下,6.4 g 铜与过量的硫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2Cl2中含 CH 键数为 2NA D0.1 mol H2和 0.1 mol I2于密闭容器

6、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0.2NA 9下列叙述和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 I陈述 AMnO2有较强的氧化性MnO2可作 H2O2分解的氧化剂 BSO2具有氧化性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C液氨气化时吸热NH3可用作制冷剂 D氯化铁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铁胶体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10关于有机物 a()、b()、c()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c 互为同分异构体 Ba、b、c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a、c 与足量氢气反应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3 Da、b、c 的一氯代物分别有 5 种、1 种、2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1下列装置图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5 甲

7、乙 丙 丁 A装置甲:检验碳酸钾中钾元素的存在 B装置乙:蒸干 MgCl2饱和溶液制备 MgCl26H2O 晶体 C装置丙:收集 NO2并防止其污染环境 D装置丁:制备少量 SO2 12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 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X 和 Y 的最外层 电子数之和,X 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W 的简单氢化物与 Z 的单质组成的混合气体 见光可生成 Z 的氢化物和油状混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ZX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Y C含 Y 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Z 分别与 W、X 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13电解质溶

8、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 0.100 molL1盐酸分别滴定 10.00 mL 浓度均 为 0.100 molL1的 NaOH 溶液和氨水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曲线代表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曲线 B滴定氨水的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Cb 点溶液中:c(H)c(OH)c(NH4)c(NH3H2O) Da、b、c、d 四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c 点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9、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C氢原子光谱的发现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就可以看作 点电荷 15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中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衰变示意图,运动方向都与磁场方向垂直。 图中 a、b 分别表示各粒子的运动轨迹,大小圆的半径之比是 45: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7 A磁场方向一定为垂直纸面向里 B这可能是发生了 衰变 C这可能是发生衰变 238 92 U D这可能是发生衰变 234 90 U

10、16质量 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 v0的初速度从倾角 =30的粗糙斜面上的 P 点沿斜面向上运 动到达最高点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出发点 P 点,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且不计 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所受的重力与摩擦力之比为 3:2 B这个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 2 0 0 8 mv P t C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比摩擦力做功大 D这个过程中重力冲量与摩擦力冲量之比 3:1 17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 、半径为 R 的星球表面上,以初速度 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该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是(已知引力常量为 G) A B 2 0 3 8 v G R 2 0 2 3 v

11、 G R C 2 0 3 4 v G R D 2 0 4 3 v G R 8 18如图所示,某小型水电站的发电机输出电压为 220 V,正常情况下输出的总功率 ,为了减少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往往采用高压输电。输送电压为 4 0 8.8 10 WP V,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 r=5 ,现要使额定电压为 220 V 的用电器正 1100 2sin200ut 常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输电线上的电流为 220 A B降压变压器匝数比 3 4 5 1 n n C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4 5.6 10 WP D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 50 Hz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

12、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 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会发生改变 B在某些恒星内,3 个 粒子结合成一个,原子的质量是 12.000 0u,原子的质 12 6C 12 6C 4 2He 量是 4.002 6u,已知 1u=931.5 MeV/c2,则此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1.161012 J C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 D衰变为,经过 3 次 衰变,2 次 衰变 234 90 Th 222 86 Th 20如图 1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 A、B 两物体。现对 A 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通过传感 器可测得 A

13、 的加速度 a 随拉力 F 变化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 m/s2,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9 AA 的质量是 5 kg BB 的质量是 5 kg C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4 D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8 21长为 L1、质量为 m 的金属棒用两根相同的长为 L2的轻质绝缘细线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 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当通入图示恒定的电流 I 后,金属棒恰能摆至 =60的位置,已知重力 加速度为 g,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1 3mg IL 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1 3 3 mg IL C这个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

14、 2 3 2 mgL D这个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无法求出 10 第卷 二、非选择题:共 174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6 分)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 a 与物体所受外力 F、物体质量 M 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的总质量用 M 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用 m 表示。 (1)当 M 与 m 的大小关系满足_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 码的重力。 (2)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记数点

15、1,2,3,4 到记数起点 0 的距离 分别为 3.15 cm,12.40 cm,27.7 cm,49.05 cm,已知打点周期为 0.02 s,则: 图中四个数据中有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_cm;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另两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 M 一定,探究加速度 a 与所受外力 F 的关系, 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两组同学得到的 aF 关系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其原因分别是: 左图:_; 右图:_。 11 23(9 分)现有一电池,其电动势 E 约为 3 V,内阻 12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750 mA。为 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 1 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 1 中 R 为电阻箱, 阻值范围为 09 999 ,R0为保护电阻。 图 1 图 2 (1)可备选用的定值电阻 R0有以下几种规格,本实验应选用_。 A2 B3 C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