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62279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9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乐山市乐山市 2018 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140 分) 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2、 要求的。 澳大利亚的金伯利高原,总面积约 31 万平方公里。 大部地区夏雨冬旱,每年湿润西北风为高原中的奥德河 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使该地成为农业试验区。高原西 部和西北部濒临海洋,南部邻大沙沙漠。据此回答 1-3 题: 1.金伯利高原应位于图中的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 2.形成金伯利高原奥德河地区湿润西北风的主要成因是 A.冷暖气团的相遇,造成锋面的移动 B.热带气旋的移动 C.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下列气候类型图中,最能体现金伯利高原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ABCD 某半岛地形图,该半岛沿岸地区植被类型以亚热 带常绿硬叶林为主。图中

3、A 为纬线、B 表示洋流; Q 和 M 为河流,两河流域面积相当,在汛期时 Q 的径流 量为 M 的 3 倍以上。据此,完成 4-6 题。 4.下列对图中河流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M 河以高山冰雪补给为主,Q 河以大气降水补 给为主 BQ 河流域,冬季地下水位高于其他季节 CM 河流域流量小是因为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DM 河的流向自南向北 5.若该半岛位于北半球地区,且该地区接受海洋的水汽输送达到一年中最强季节,则 A我国西北地区河流正处于断流期 3 B美国西部旧金山地区山火肆虐 C南非高原地区草木枯萎 D澳大利亚东南部达令盆地当地牧民正忙于剪羊毛 6.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下面对图中洋

4、流成因、流向或影响的推测,正确的是 A洋流 B 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 B该洋流的形成主要源于盛行西风 C夏半年该洋流流经图示海区多大雾 D该洋流的流向大致呈东西流向 福建平潭岛罕见地貌: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 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 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 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 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 6-7 级。据此 完成 7-9 题。 7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A河流沉积出露河床 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 C就地岩石风化 D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 8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海水涨潮、落潮

5、,海水堆积 B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C君山冰川堆积作用 D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 9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4 A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 B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 C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 D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某日,到开罗(东二区)旅游的小明在当地时间 22:50 收到同学在山东青岛拍摄后立即传来 的照片(如图:青岛著名的“石老人”日出景观) 。略去网络传输时间,结合图文资料,完成 10- 11 题。 10.拍照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6 月 8 日 4:50 B.12 月 8 日 4: 50 C.6 月 9 日 16:50 D.12 月 9 日 16:50 11

6、.小明在开罗游玩了一个星期,回到青岛后,也想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拍摄同样景象的照片 (不考虑天气状况) ,那么,拍摄日期可以选择在 A.6 月 15 日 B.7 月 6 日 C.12 月 15 日 D.1 月 5 日 第卷(160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 4246 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读相关图文资料,完成后面各题。 (22 分) 材料一:沿非洲 20 经线地形剖面图及对流层大气环流示意图 5 材料二:加那利群岛(西班牙海外领土)位置图。 材料三:加那利群岛是非洲大陆西北岸外的火山群岛。各岛崎岖多山,海岸陡峭。群岛

7、西部岛 屿地势较高,特内里费岛上的泰德峰海拔 3718 米,为最高峰。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曾遭到冰川活 动袭击,加那利群岛为古地中海亚热带植物区系提供了避难场所。 (1)读材料一:图示控制 A 地的大气环流是 ,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6 分) (2)读材料一:图示 B 地盛行风风向为 ;该季节 C 地的气候特征为 。 (4 分) (3)读材料二、三:推测火山岛形成过程。 (4 分) (4)加那利群岛植物复杂多样的程度在世界上较为罕见,试分析原因。 (8 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4 分) 材料一:丰满水电站大坝将松花江拦腰截断,在其上游形成 松花湖。冬季,晴朗夜间,气温常低于-2

8、0,但松花湖底部水 温却高于 0,流出的湖水使松花湖下游几十里雾气满江。早晨 晶莹霜花缀满枝头,这就是雾凇(“树挂” ) 。 “夜看雾,晨看挂” 乃吉林冬季旅游盛景。 材料二:图 a 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及雾凇景观图,图 b 为松花江雾淞景点分布图。 6 材料三:图 b 冬季某时段的甲、乙、丙三处表层水温统计分别为 4、3、1。 (1)分析图 a 中长白山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10 分) (2)结合相关信息,简要分析图 b 中甲到丙河段的水文特征。(12 分) (3)简述当地冬季晴朗夜间“雾”形成的过程。 (2 分) 42.(10 分) 【选修旅游地理】 乐山大佛景区“山水结合、乐山乐水、

9、城景互动” ,魅力独特。夜幕降临,乐山城区交相辉映 的现代都市夜景、古香古色的建筑与对岸朦胧的自然景色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和谐、完美的画卷。 2017 年,乐山市启动“夜游三江” ,丰富夜间旅游项目,以期留住游客。图为夜游三江美景。 分析乐山大佛景区新开“夜游三江”的原因(6 分) ,并推测其吸引大量游客应具备的运营天 气条件(4 分) 。 43.(10 分) 【选修环境保护】 7 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风沙运动引发土壤风蚀是荒漠化的外部表现形 式。草方格沙障是一种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在新设置的 草方格沙障上,当气流或风沙流经沙障时,均有涡

10、旋产生,并伴有积沙现象。随着植物在草方格中 定居生长、演化,沙面趋向固定,生物结皮的厚度、硬度增大,根系盘结于地表。下左图是宁夏中 卫沙坡头附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右图是包兰铁路沿线在草方格上的绿洲。 据图文材料分析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及草方格沙障的治沙原理(10 分) 。 乐山市高中 2018 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地地 理理 第第卷卷 (共(共 1111 题,每题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4444 分)分) 1 .A 2.D 3.D 4.B 5.A 6.C 7.B 8.D 9.D 10.A 11.B 8 第第卷(共卷(共 3 3 题,共题,共 565

11、6 分)分) 36.(1)赤道低压带(2 分) 形成过程:赤道附近,纬度低,近地面获得热量多(2 分) ,空 气膨胀上升(关键是膨胀一词)而形成(2 分) 。 (2)西北(2 分) 高温少雨(炎热干燥) (2 分) (3)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消亡边界)附近,地壳活跃(2 分) ;地下深处的岩浆, 沿着地壳裂隙或管道喷发,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2 分) 。 (4)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受到冰川活动侵袭,古地中海亚热带植物区系在该群岛得以保留(2 分) ;各岛自然环境不同,加剧了外来植物的演变(2 分) ;群岛内多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明显(2 分) ;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2 分) ;位于热带海域

12、,水热条件好。 (2 分) (任 4 点 8 分) 37.(1)长白山呈东北西南走向(1 分) ,且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大(1 分) ,导致东部迎风 坡降水量大于西部背风坡(2 分) ;冬季,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1 分) ,导致同海拔西部气温低于 东部(2 分) ;长白山区垂直方向上水热差异变化明显(1 分) ,出现从温带季风气候至亚寒带针叶 林气候的递变(2 分) (或地形高差大(1 分) ,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 分) ) 。 (2)受松花湖水库调蓄作用(1 分) ,径流量较稳定(水位变化较小)(2 分);松花湖流出的江 水水温常年高于 0(1 分) ,冬季无结冰期(2 分);受湖泊拦蓄泥沙

13、作用(1 分) ,河流含沙量较小 (2 分);流经区域地形平坦(1 分) ,河流流速较慢(2 分)。 (3)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1 分);该段江水温度远高于气温,水汽蒸发多(1 分), 水汽遇低温,凝结(1 分)形成雾。 (任意答对 1 点得分,最多得 2 分) 42.原因:该旅游资源独特性强,吸引力大,可丰富当地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2 分) ;增加 旅游项目,延长游客旅游时间,提高旅游收入(2 分) ;促进乐山大佛的开发和保护,打造更美乐 山(2 分) 。 天气条件:晴朗的夜晚(2 分) ,且能见度高(或空气透明度高) (1 分) ;风力较小(1 分) 43.荒漠化原因:气候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2 分) ;植被覆盖率低,平地多疏松沙 质沉积物(2 分) ;冬半年,气压差大,大风日数多(2 分) 。 治沙原理:增大地表粗糙度,削弱近地面风速(2 分) ;截留大气降水,减少沙层水分蒸发, 增加沙层湿度,为植物生长供应水分(2 分) ;随着植物在草方格中生长、演化 ,有机质逐渐在沙 层中积累,沙层肥力增加。 (2 分) (任答对 1 点得 2 分,最多得 4 分。 ) 9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