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62245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等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等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等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等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 2018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第 I I 卷卷 (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6060 分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要求。) 1.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 “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 A.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 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 C.中央集权体制

2、逐步形成 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 2.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 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 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3.庄季裕鸡肋编载:“朱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 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材料反映当时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商业城镇逐渐兴起 D.出现了地域性商帮

3、4.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 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A.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C.自然经济局部解体 D.长途贸易开始兴起 5.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睢、兼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 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 有的共性是 A.人文关怀 B.民本思想 C.批判现实 D.仁爱至上 2 6.董仲舒在其文章高庙园灾对中,用灾异观念解释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庙殿火灾的原因,遭到主 父偃的告发,董仲舒差点被杀。据此可知,董

4、伸舒的灾异观念意在 A.借助天来限制君权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阐述君权神授思想 D.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7.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 报国寺 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 佛教 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B.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C.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 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 8.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 同,画面题诗马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A.

5、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 B.强调书画同源性特点 C.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 9.1860 年北京条约取消了之前对传教活动只限于五口的限制,对此美国教会传教史专家拉托 勒特指出,1858 年和 1860 年的条约使传教士和中国基督教徒的地位起到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这表明 A 传教士和基督徒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B.基督教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 C.基督教在华传播得到了政策性的保障 D.中国逐步接受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10.1906 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孙中山 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

6、孙中山 的“新主义” A.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 11.1944 年 9 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 的主张,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中共的这一主张 A.旨在维护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 B.导致民族统一战线出现裂痕 C.有利于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D.是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回应 3 12.1945 年 8 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 条约,有效期为 30 年。1950 年 2 月,经过谈判中

7、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表明 A.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 B.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 C.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 D.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 13.1829 年,道光帝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外洋夷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 名,在内地行使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 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这表明当时 A.开始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清政府缺乏主权货币观念 D.外币流入扰乱了资本市场 14.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

8、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措办,不准另行设局”。这一措施 A.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发展进程 B.有效抵制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C.保证了民用工业的快速发展 D.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5.1937 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 421.6 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 1.17%,到 1942 年,金 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 20949.9 万元,为全园工业资本的 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 于 A.政府对经济的政策指导 B.民族工业向内地的迁入 C.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打通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6.梁启超从 1899 年到 1903 年清议报和新新民从报两种利物上发来了多篇文章,向国民 广泛地介

9、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理论和学说,竭力鼓吹民族主义、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民 权等资产阶级的思想与精神。这反映出梁启超 A.认为西学是救亡图存的根本 B.引入方君主立宪政体理念 C.以求在西学中找到救国良策 D.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17.1958 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 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 1979 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进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 B.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4 18.某次国际会议后发表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

10、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 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下列关于此 次会议和宜言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B.据此宣言精神中国提出“两个拳头出击”的外交方针 C.强调了面对全球安全新威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的必要性 D.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缓和与动荡并存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19.1961 年 5 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 1960 年底城镇人口 1.29 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 2000 万以上。到 1961 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 1300 万,其中,精简职工 950 万人。该政策 的实施 A

11、.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C.是大跃进运动向农村扩展的表现 D.有利了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20.1985 年上海大众汽车厂成立。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者感慨:“大众汽车厂好像是在一个孤 岛上生产(它)既可能是成功的史篇,也可能是失败的研究报告”。这表明 A.国企改革缺乏配套性措施 B.冷战思维影响外媒评价 C.外国对国企改革缺乏信心 D.工业发展与世界相脱节 21.下图反映了中国近 20 多年来原油生产与消费的情况(单位: 百万吨)。综合图片信息可知我国 (图片说明: 图中每一年份前为中国原油产量,后为中国原油年消费量;曲线为缺口) 5 A.石油工业企业体制改革相对

12、滞后 B.能源结构的单一化问题亟待解决 C.对外开放导致石油工业面临困境 D.经济发展加速中国融入世界市场 22.1985 年 5 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 的请示,在请示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计划”由此诞生。 “星火计划”的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 A 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C.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状况 D.呼应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面向” 23.最初,罗马法中“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有限的几

13、种,到 了 4 世纪则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这表明罗马法 A.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B.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C.法条的应用具有灵活性 D.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24.在 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存在州权平等和比例代表两种方案。经过讨论 最终通过了设立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的“两院制” 方案。这表明美国的“两院制” A.分割立法权保障了民主制度 B.消除了大小州的矛盾与分歧 C.实现了南北各州之间的妥协 D.有助于联邦制的建立与巩固 25.马克思认为: “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

14、采取的 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表明巴黎公社 A.对旧势力妥协导致革命形势恶化 B.缺乏斗争经验错失了有利时机 C.缺乏爆发的社会条件具有偶然性 D.未能有效动员农民而孤军奋战 26.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彼得拉克的歌集等作品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出格的, 关于青年男女情与爱的描述很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抨击的就是教士荒淫无耻的一面。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A.注重理性至上 B.反对禁欲主义 C.宣扬男女平等 D.提倡信仰自由 27. 1861 年 1 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 “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 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

15、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 A.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影响到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 C.成为了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 D.使科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6 28.1836 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描写道,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 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 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这反映出作者 A.反封建反专制的崇高理想 B.着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 C.反传统反理性的表达方式 D.批判剖析不公的社会现实 29.18 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提出了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应以西欧的历史来认识和剪裁的理论。 1955 年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明确提出历史学家应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 族的建树。西方史观的变化表明 A.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B.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C.冷战影响了史学研究 D.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30.中国古代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时或是在大动乱前后,总有史学杰作出现。经过有春秋战国及察 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到汉武帝时,可马迁写出了史记;两宋时阶级、民族矛盾交织,司马 光写出了资治通鉴。这表明中国古代史学 A.繁荣于社会动乱时期 B.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