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鹏 主编 第六章建筑形体的投影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57474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鹏 主编 第六章建筑形体的投影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鹏 主编 第六章建筑形体的投影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鹏 主编 第六章建筑形体的投影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鹏 主编 第六章建筑形体的投影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鹏 主编 第六章建筑形体的投影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鹏 主编 第六章建筑形体的投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鹏 主编 第六章建筑形体的投影(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建筑形体的投影,Your Site Here,内容概要,第一节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 第二节 组合体投影图的尺寸标注 第三节 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 第四节 轴测投影图,Your Site Here,叠加式,1,切割式,混合式,2,3,第一节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一、组合体的组合方式,Your Site Here,图6-1:组合方式 a)叠加式组合体,b)切割式组合体;c)混合式组合体,Your Site Here,Your Text Here,一个组合体,可以看成由若干基本形体按一定组合方式、位置关系组合而成。对组合体中基本形体的组合方式、位置关系以及投影特性等进行分析,弄清各部分的形状特

2、征及投影表达,这种分析过程称为形体分析。,(二)确定组合体在投影体系中的安放位置,1、符合平稳原则 2、符合工作位置 3、摆放的位置要显示尽可能多的特征 轮廓,二、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一)形体分析,Your Site Here,图6-2房屋的形体分析及三面正投影图 a)形体分析;b)直观图; c)房屋的三面正投影图,图6-3形体表面的平齐与相切 a)表面平齐;b)表面相切,Your Site Here,(三)确定投影图的数量,确定的原则是:以最少的投影图,反映尽可能多的内容。 如果特征投影选择合理,同时又符合组合体中基本形的表达 要求,有的投影即可省略。,(四)选择比例和图幅,为了作图和读图

3、的方便,最好采用1:1的比例。但工程物体有大有小,无法按实际大小作图,所以必须选择适当的比例作图。当比例选定以后,再根据投影图所需面积大小, 选用合理的图幅。,Your Site Here,(五)作投影图,(五)作投影图,(五)作投影图,(五)作投影图,(五)作投影图,画组合体投影的已知条件有两种:一是给出组合体的实物或模型;二是给出组合体的直观图。不论哪一种已知条件,在作组合体投影时,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 2、选择摆放位置,确定投影图数量; 3、选择比例与图幅; 4、作投影图。其中作图步骤是: (1) 布置投影图的位置、根据组合体选定的比例、计算每个投影图的大小

4、。 均衡匀称地布置图位,并画出各投影图的基准线; (2)按形体分析分别画出各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3)检查图样底稿,校核无误后,按规定的线型、线宽描深图线。,Your Site Here,作图方法: 1、形体分析 该组合体类似于一座建筑物,它由左、中、右三个长方体作为墙身,中间的屋顶为三棱柱,左右屋顶为斜四棱锥体,前方雨篷为圆柱体的若干基本形体叠加而成。 2、选择摆放位置及正立投影方向 摆放位置如图(a)所示,其中长箭头为正立投影方向,因为该方向显示了中间房屋的雨篷位置及其屋顶的三角形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左右房屋的高低情况及其屋顶的特征(也为三角形),故该方向反映的特征最多。 3、作投影图 如图

5、(b)、(c)、(d)所示,【例6-l】 已知图(a)的组合体,画出它的三面正投影图。,Your Site Here,图6-4 画组合体投影图 a)摆放位置;b)画墙身;c)画屋顶;d)画雨篷并完成全图,(1) 按形体分析和叠加顺序画图。先画三组墙身的长方体投影。从H面开始画,再画V、W投影。 (2)叠加屋顶的三面投影,从反映实形较多的V面投影开始,然后H和W面投影。 (3)画雨篷形体的三面投影,先从W投影开始,因为此投影上反映圆柱的圆弧特征。 (4)检查有无错误和遗漏。 (5)加深加粗图线,完成作图。,Your Site Here,第二节 组合体投影图的尺寸标注,一、组合体尺寸的组成,一、组

6、合体尺寸的组成,1、定形尺寸,2、定位尺寸,3、总体尺寸,Your Site Here,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组合体尺寸标注之前也需进行形体分析,弄清反映在投影图上的有哪些基本形体,然后注意这些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要求,做到简洁合理。各基本形体之间的定位尺寸一定要先选好定位基准,再进行标注,做到心中有数,无遗漏。总体尺寸标注时注意核对其是否等于各分尺寸之和,做到准确无误。 由于组合体形状变化多,定形、定位和总体尺寸有时可以兼代。组合体各项尺寸一般只标一次。,Your Site Here,在布置组合体尺寸时,除应遵守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尺寸一般应布置在图样之外,以免影响

7、图样清晰。所以,在画组合体投影图时,应注意适当拉大两投影图的间距。但有些小尺寸,为了避免引出的距离过远,也可标注在图内,如图中的R4和3,但尺寸数字尽量不与图线相交。 (2)尺寸排列要注意大尺寸在外,小尺寸在内,并在不出现尺寸重复的前提下,尽量使尺寸构成封闭的尺寸链,如图中V面上竖向的两道尺寸,以符合建筑工程图上尺寸的标注习惯。,三、尺寸标注中的注意事项,图6-5组合体的尺寸标注,Your Site Here,(3)反映某一形体的尺寸,最好集中标在反映这一形体特征的投影图上。如图中半圆孔及长方孔的定形尺寸,除孔深尺寸外,均集中标在了V面投影图上。 (4)两投影图相关的尺寸,应尽量标在两图之间,

8、以便对照识读。 (5)为使尺寸清晰、明显,尽量不在虚线图形上标注尺寸。如上图中半圆孔半径R4,注在了反映圆孔实形的V投影上,而不注在H面的虚线上。 (6)斜线的尺寸,采用标注其竖直投影高和水平投影长的方法,如上图所示W面上的8和19,而不采用直接标注斜长的方法。,Your Site Here,第三节 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一、识读的方法,图6-6 形体分析法 a)投影图; b)直观图,(一)形体分析法,(二)线、面分析法,Your Site Here,二、识读要点,(一)联系各个投影想像,(二)注意找出特征投影,(三)明确投影图中直线和线框的意义,Your Site Here,三、识图步骤,1、

9、认识投影抓特征,2、形体分析对投影,3、综合起来想整体,4、线面分析解难点,Your Site Here,【例】识读图6-7 的三投影图,想出其空间形状。,识读过程如下: (1)认识投影抓特征 从三投影的外轮廓看,形体无明显特征,三个投影的外轮廓均为矩形线框,所以由此联想的形体仅为长方体,如图6-8所示。然而,各投影图内部还有很多线框,尚需经过形体分析、线面分析才能确定。 (2)分析形体对投影 各投影图内均有不同形状的线框,而外轮廓却平直方正,无突出的线框,说明该形体是长方体经切割若干次后形成的较复杂的形体。,图6-7已知投影,图6-8外轮廓反映长方体,图6-9 线面分析及直观图,Your S

10、ite Here,(3)线面分析攻难点 细看投影图中各线框可发现,W投影上的斜直线及与它相连的两个三角形S、t(见图6-9a中的W投影),是内部线框中的主要特征。由上面分析,已知该形体为切割长方体得到的,所以W面上的两个三角形线框,有可能是切去两个三棱柱、或切去两个三棱锥、或切去一个三棱柱和一个三棱锥的投影。看来,切去三棱锥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因为在V、H面投影内无三角形线框的投影与之对应,所以,形体最终只能是切去两个三棱柱(长度小于长方体的长度),W面投影上的两个三角形线框即为其特征。,Your Site Here,具体线面分析如下 (如图6-18a中的标注): W面上的斜直线(记作P)是形体

11、切去一个三棱柱后的一个表面的积聚投影,对应的V面投影是倒“L”线框P,再对应H面投影也为倒“L”形线框(记作P)。故由投影特性,可知P面为侧垂的倒“L”形平面。 W面上的竖向短直线q,经高平齐对V面得“口”形线框q,以长对正宽相等对H面投影得一水平短线q,所以据投影特性可知,为一“口”形的正平面。 W面内的横直线r,向V对投影可得一横直线r与之平齐,经r向H面对投影则有一矩形线框r与之“宽相等”,而r和r也能“长对正”。所以W面r也代表一个平面,且为矩形水平面。 W面内的两个三角形线框s“、t”,经对投影,也都符合侧平面的投影特性,读者可自行分析。其中s“线框是切去第一个大三棱柱后留下的端面的

12、实形投影,t”线框是切去第二个三棱柱后留下的端面投影。 (4)综合起来想整体 立体状况如图6-18(b)所示。,Your Site Here,第四节 轴测投影图,一、轴测投影图的基本知识,(一)轴测投影图的形成,(二)轴测投影图的优缺点和用途,(三)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四)轴测投影图的特性(平行性 定比性 真实性),(五)轴测投影图的分类,Your Site Here,二、轴测投影图的画法,1.正轴测投影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正轴测投影图是轴测图中最常用的一种,在正轴测投影图中,投影方向S垂直于轴测投影面P。其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3、a.正等轴测投影 正等轴测(简称正等测)投影,其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如图6-10所示。,图6-10 正等测图的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1)轴间角 XlOlYl=YlOlZl=ZlOlXl=120,且表示长度和宽度的两条轴OlXl和OlYl与水平线成30。 (2)轴向伸缩系数p=q=r=0.82,为作图方便,通常采用p=q=r=l。,(一)正轴测投影图,Your Site Here,b.正二等轴测投影 正二等轴测(简称正二测)投影,其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如图6-11所示。,图6-11 正二测图的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1)轴间角 XlOlZl=9710,YlOlZl=YlOlXl=13125。

14、(2)轴向伸缩系数p=r=1,q=0.5。,Your Site Here,2.正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根据形体的正投影图画轴测投影图(轴测图)时,应遵循的一般步骤如下。 读懂正投影图,进行形体分析并确定形体上直角坐标系位置。 选择合适的轴测图种类与观察方向,确定轴测轴与轴向变形系数。 根据形体特征选择作图方法,有坐标法、叠加法、切割法、特征面法等。 作图时先绘出底稿线。 检查底稿是否有误,然后加深图线,不可见部分给予省略。 a.正等测图的画法 常用的画正等测图的方法有坐标法、叠加法、切割法。 (1)坐标法 沿坐标轴量取形体关键点的坐标值,用以确定形体上各特征值的轴测投影位置,然后将各特征点连线,即

15、可得到相应的轴测图。这是画正等测图最基本的方法。,Your Site Here,【例】如图6-12所示,已知形体的投影图,画其正等测图。,画出轴测轴。通常OlZl轴的方向是竖直的,而OlXl轴和OlYl轴的方向是可以互换的。本例的OlXl轴、OlYl轴取法如图所示。,图6-12 坐标法绘制正等测图的步骤,在投影图上确定坐标轴及坐标原点,坐标原点选在上顶面中心。根据水平投影分别沿X轴、Y轴量出几个顶点的坐标长。在轴测轴上,确定形体的轴测投影点,从而画出形体的上顶面的正等测图。 从上顶面的六个顶点分别向下引垂直线。并依据V面投影的Z坐标轴长,在所引垂线上量取各棱线的实际高度,连接各顶点,即得到底面

16、的正等测图。 将轴测投影图的不可见线条及轴测轴等擦去,并加粗可见线,便得到此棱柱的正等测图。,Your Site Here,(2)叠加法 由几个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体,可先逐一画出各部分的轴测图,然后再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得到组合体轴测图,这种画轴测图的方法称为叠加法。,【例6-6】作台阶的正等测图。,【例6-6】作台阶的正等测图。,从图6-25 (a)所示台阶的正投影图中可以看出,台阶由右侧栏板和三级踏步组成。画图时,可以先画右侧拦板而后再画踏步,具体作图步骤如下,图6-13 叠加法绘制正等测图的步骤,在台阶的三面投影图上引进直角坐标轴图6-13 (a)。 画出轴测轴并根据栏板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画出一个长方体图6-13 (b)。 根据栏板前上方斜角的尺寸,在长方体上画出这个斜角,并在栏板的左侧平面上根据踏步的宽度和高度画出踏步右侧端面的轮廓线图6-13 (c)。 过端面轮廓线的各折点向OlXl轴方向引直线,并根据三级踏步的三个长度尺寸画出三级踏步,完成整个台阶的正等测图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