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东萍 单元3 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56869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备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东萍 单元3 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建筑设备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东萍 单元3 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建筑设备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东萍 单元3 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建筑设备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东萍 单元3 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建筑设备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东萍 单元3 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东萍 单元3 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东萍 单元3 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3 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主编,课题1 通 风 系 统,一、通风系统的分类 按照空气流动的动力不同,通风系统可以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大类;按照作用范围的不同,通风系统又可以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系统两大类。 1. 自然通风 结合建筑物的特定结构,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造成的热压,使空气流动的通风系统称为自然通风。因此自然通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另一种是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1)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空气流动(风力)产生的室内外气压差来实现空气交换的方式。,课题1 通 风 系 统,(2)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内外空

2、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密度压力差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的通风方式。,图3-1 风压自然通风图,图3-2 热压自然通风,课题1 通 风 系 统,图3-3 机械送风和机械排风,2.机械通风,课题1 通 风 系 统,图3-4 全面排风,3.全面通风,图3-5 全面送风,课题1 通 风 系 统,图3-6 局部送风,4.局部通风,图3-7 局部排风,课题1 通 风 系 统,二、通风管(风道)道 通风管道是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输送气体。 1.风道材料 制作风道的材料很多,工业通风系统常使用薄钢板制作风道,截面呈圆形或矩形,根据风道用途(一般通风系统、除尘系统)及其截面尺寸的不同,钢板厚度为0530mm。

3、输送腐蚀性气体的通风系统,当采用涂刷防腐油漆的钢板风道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制作,截面也可做成圆形或矩形,厚度为28mm。埋在地下的风道,通常用混凝土做底,两边砌砖,内表面抹光,上面再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做顶,若地下水位较高,尚需做防水层。,课题1 通 风 系 统,2.风道的布置与敷设 (1)风道的布置。 布置原则:不影响工艺过程和采光,与建筑结构密切结合,尽量缩短风道的长度。并应减少局部阻力,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弯头、三通等管件要安排得当,风管力求顺直。同时应避免与工艺设备及建筑物的基础相冲突,此外,对于大型风道,还应尽量避免影响采光。 (2)风道的敷设。,课题1 通 风 系

4、 统,三、风机 风机是通风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是输送气体并提高气体能量的一种流体机械。风机为系统中的空气提供动力,从而克服风道和其他部件、设备所产生的阻力。在通风和空调工程中,常用的风机有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两大类。 1.离心式风机 离心式风机是借助风机叶轮旋 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使气体获得压 能和动能的,风机的吸气口和出气 口方向是相互垂直的。主要部件有: 叶轮、机壳、吸气口,如图38所示。,图3-8 离心式风机结构示意图,课题1 通 风 系 统,图3-10 轴流式风机结构示意图,2.轴流式风机,图3-11 轴流式风机,课题1 通 风 系 统,3.风机的安装 (1)风机安装前,应对风机各部件进

5、行全面检查:机件是否完整,叶轮与机壳的旋转方向是否一致,各部连接是否紧密,叶轮、主轴、轴承等主要机件有无损伤,传动组是否灵活,等等。 (2)风机安装时,注意检查机壳,壳内不应有掉入的和遗留的工具和杂物;在一些结合面上,为了防止生锈,减少拆卸困难,应涂上一些润滑脂或机械油;风机与地基结合面,进出风管道连接时应调整使之自然吻合,不得强行连接;更不许将管道重量加在风机各部件上,并注意保证风机的水平位置。,课题1 通 风 系 统,表3-1 风机安装的允许偏差,课题1 通 风 系 统,图3-12 闸板阀,四、阀门 通风系统中阀门的作用是调节风量,平衡系统,防止系统火灾蔓延。,图3-13 蝶阀,图3-14

6、 防火阀,课题1 通 风 系 统,五、进、排风装置 1.室外进风装置 室外进风装置应设在空气新鲜、灰尘少、远离室外排气口的地方。它主要用于采集室外新鲜空气供室内送风系统使用,根据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设于外围护结构墙上的窗口型和独立设置的进气塔形,如图315所示。 2.室外排风装置,图3-15 室外进风装置,图3-16 设在屋顶上的排风装置,课题1 通 风 系 统,3.室内送风口 室内送风口是送风系统中的风道末端装置,由风道输送来的空气,可通过送风口按一定的方向、流速分配到各个指定的送风地点。,图3-17 设在外墙上的排风口,图3-18 双层百叶送风口,课题1 通 风 系 统,4.室内排风口 室

7、内排风口又称吸风口,在局部排风系统中又称为局部排风罩。其作用是:收集一次气流,隔断一、二次气流间的干扰。其目的为:通过排风罩控制气流的运动,来控制有害物在室内的扩散和传播。,图3-19 室内排风口 a)密闭罩 b)柜式排风罩 c)接受式排气罩 d)吹吸式排风罩 e)百叶排风口,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一、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设施设置的范围和部位 凡建筑高度超过24m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民用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及其相连的且高度不超过24m的裙房设有防烟楼梯及消防电梯,均应进行防烟、排烟设计。 1)防烟楼梯间及

8、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两者合用前室。 2)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的下列部位: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封闭避难层;室内中庭。 3)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面积超过100m2并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房间。,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二、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 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和烟气传播,建筑物中必须划分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1.防火分区 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防火墙、楼板、防火门或防火卷帘等)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

9、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表3-2 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2.防烟分区 所谓防烟分区是指用挡烟垂壁、挡烟梁(从顶棚向下凸出不小于500mm的梁)、挡烟隔墙等划分的可把烟气限制在一定范围的空间区域(图320所示为挡烟梁和挡烟垂壁)。这是为了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与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技术措施。防烟分区的划分,能使烟气集于设定空间,通过排烟设施将烟气排至室外。,图3-20 用梁和挡烟垂壁阻挡烟气流动 a)下凸500mm的梁 b)可活动的挡烟垂壁,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

10、,1)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 2)走道和房间(包括地下室)按规定都设置排烟设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设或合设排烟设施,并按分设或合设的情况划分防烟分区。 3)一座建筑物的某几层需设排烟设施,且采用垂直排烟道(竖井)进行排烟时,其余各层(按规定不需要设排烟设施的楼层),如增加投资不多,可考虑扩大设置范围,各层也宜划分防烟分区,设置排烟设施。,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三、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 1.通风、空调系统的火灾危险性 1)穿越楼板的竖直风管是火灾向上蔓延的主要途径之一。 2)排出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物质,如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容易引起爆炸事故。 3)排风机与电动机不

11、配套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4)某些建筑使用塑料风管,燃烧蔓延快,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危害大。 5)某些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采用可燃泡沫塑料作风管保温材料,发生火灾时燃烧快,浓烟多且有毒。 6)风管大多隐藏在吊顶和夹层内,若起火不易扑救,往往造成火灾。,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2.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1)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送风、排风系统应采用相应的防爆型通风设备。 2)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当排风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道可不受此限制。 3)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通风空

12、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变形缝处的两侧以及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时应设防火阀。 4)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5)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6)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胶粘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7)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风机应与电加热器连锁。,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四、防烟与排烟 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区域的 1.自然排烟 自然排烟

13、系统是在自然力作用下,使室内外空气对流并通过可开启的外窗将烟气排至室外。自然排烟系统结构简单、经济,不使用动力及专用设备,但排烟效果受到许多不稳定因素(室外风向、风速和建筑物本身的密封性或热压作用)的影响,排烟效果不稳定,因此它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自然排烟有两种方式:,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1)利用外窗或专设的排烟口排烟,如图3-21a、b所示。 2)利用竖井排烟,如图3-21c所示。,图3-21 自然排烟 a)利用可开启外窗排烟 b)利用专设排烟口排烟 c)利用竖井排烟 1烟源 2排烟口 3排烟竖井,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2.机械排烟 当火灾发生时,利用风机做动力向室外排烟的方法叫做机械

14、排烟。机械排烟系统实质上就是一个排风系统,即设置专用的排烟口、排烟管道及排烟风机把火灾产生的烟气与热量排至室外进行强制排烟。适用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较难进行自然排烟的内走道、房间、中庭及地下室。据有关资料介绍,一个设计优良的机械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排出80%的热量,使火灾温度大大降低,从而对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起着重要的作用。与自然排烟相比,机械排烟具有以下特点:,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1)机械排烟不受外界条件(如内外温差、风力、风向、建筑特点、着火区位置等)的影响,能保证有稳定的排烟量。 2)机械排烟的风道截面小,可以少占用有效建筑面积。 3)机械排烟的设施费用高,需要经常保养维修,否则

15、有可能在使用时因故障而无法 4)机械排烟需要有备用电源,防止火灾发生时正常供电系统被破坏而导致排烟系统不能运行。,课题2 建筑防烟与排烟,图3-22 加压送风防烟,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是将室外不含烟气的空气加压送至室内某些特定区域,从而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提供不受烟气干扰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因此,加压部位必须使关闭的门对着火楼层保持一定的压力差,同时应保证在打开加压部位的门时,在门洞断面处有足够大的气流速度,能有效地阻止烟气的入侵,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与避难。,课题3 空气调节系统,一、空调系统的任务和组成 1.任务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将室内空气维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气流速

16、度以及一定的清洁度,这是所有空调系统的一般要求。为了保持这“四度”就要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干燥、过滤等处理,再将处理过的空气输送到各个房间内。空气“四度”数值的大小和允许波动的范围,视各种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类别和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2.组成 一个完整的集中式空调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空气处理部分。(2)空气输送部分。(3)空气分配部分。 (4)冷、热源部分。(5)电气控制装置。,课题3 空气调节系统,二、空调系统的分类 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不同分类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不同,空调系统可以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2.按处理空调负荷的输送介质不同分类,按处理空调负荷的输送介质的不同,空调系统可以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系统和制冷剂系统,如图323所示。,图3-23 按处理空调负荷的输送介质不同分类的空调系统 a)全空气系统 b)全水系统 c)空气水系统 d)制冷剂系统 Q余热 W余湿,课题3 空气调节系统,3.按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 按集中式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