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广东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48092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 广东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 广东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 广东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 广东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 广东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 广东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 广东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暴利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民营企业独具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其无论是在企业数量还是提供就业机会上都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民营企业在如此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由于其自身的、历史的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急需规范管理。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由于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员工的待遇福利支出日渐增加、市场需求的减少以及政府对安全、环保等指标的要求日益严格,不少民营企业已经到了举步艰难的地步。广东虽然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无法幸免。本文通过对代表性

2、企业的实地调查,认为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种种弊端导致了发展困境,希望能通过人力资源改革、正确决策、合理计划、协调内部矛盾、控制成本和采取激励措施等方法,使广东民营企业重新恢复生机。 一广东民营企业现状现在的广东,民营企业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地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基本已经退休,无数外省的企业家凭着学识和吃苦耐劳的意志,白手起家,在各行各业站稳了脚跟。由于大胆开拓,先一步引进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端技术,不少成功人士抓住了机遇,短时间创造了常人几辈子无法积攒的财富。 然而,发展的瓶颈也随之而来:由于大多数年轻的民营企业家是技术或业务出身,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融资、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和技术改造上

3、,对管理的注重不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发展停滞不前。而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企业管理人大多片面强调节省开支而又不得其法,反而导致资源浪费、人才流失和资金链的断裂,为以后的发展道路埋下了一颗颗地雷。二民营企业的主要弊端家族管理:创业初期,没有哪个企业家不经历千辛万苦。在付出未必有回报的岁月里,除了家人和亲密的朋友,也没有几个人会如此不惜代价与企业家同甘共苦。但是,度过了最艰苦的时期,家族成员已经牢牢盘踞企业的高层,以功臣自居,漠视制度,横行霸道,使无数德才兼备之士离心离德。 扩张过快:机会稍纵即逝,赚到第一桶金的企业家们发现了新的机会后,急急用手头的钱扩大生产或问鼎另一行业。往往分不清到底是坦

4、途还是陷阱,就用赌徒的心态押上全部资金。结果,不但新领域尝不到甜头,反而把原有企业给拖垮了。 独断专行:老板事事把得紧,不放手,一切决策完全由他说了算,完全不理会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企业成败都在老板的手里,老板个人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兴旺与否。创业初期,这样的管理模式是很必要的,因为老板自己不亲自执行一切,到时候大权旁落,公司改姓就悔之晚矣。但是如果公司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一个人的才力已经无法支撑一切的时候,“老板”就要向“管理者”转变,要懂得给予一定的权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继续一意孤行下去,不仅浪费人才,老板也因过于忙碌而无法规划未来。而且,因事情过多影响记忆,这样的老板往往说话不算话

5、,等员工对其信用彻底绝望的时候,公司也会江河日下。 分配过分不均:生意做大了,老板的傲气也开始展现,渐渐不能容忍持不同意见的属下,视为异端。然而,除了初生牛犊外,敢于坚持自己意见的员工,基本上都是有真本事的,要是真的让其离开公司,损失人才不要紧,很有可能被自己的竞争对手挖走。老板只有忍耐。不过,和这些能人走得比较近的员工,老板都不会有什么好印象,无论升职还是加薪,这些人请靠边站。于是,不少人勤恳工作,收入却不如会动嘴巴的懒鬼,更别说能和关系户比。时间长了,员工都知道与其努力,不如拍马屁。等踏实的员工越来越少,生产、生意也就一泻千里了。 效率低下:公司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没有统一,难保每一层的员工

6、都有抵触情绪。传达决策层的命令时,大家虽然不敢违抗,但按公司程序,拖上几个工作日也没有违反规章制度。等最底层的员工知道上头的真正意思,黄花菜都凉了。某些要害部门如果是关系户当权,下面的办事申请如果不顺意,也能叫你等到天荒地老,甚至直接打入冷宫而根本不通知当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逐渐冷却,除了上头的交代,别的事一律不沾。失去了主动的员工,公司也丧失了活力,一片死气沉沉。这样的公司,像个古稀老人,怎么可能还有发展的希望? 成本控制差:很多公司成本高居不下,尽管高层采取了种种措施,但往往头疼医脚,脚痛医头,标本兼不治。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原因:第一,措施不得人心,各层主管和员工要么阳奉阴违,要么能拖

7、就拖,到头来成了一纸空文;第二,老板一方面要倡导节省,一方面自己带头挥霍浪费,真正说一套,做一套。老板如此,关系户怎么会不学?关系户学了,员工也会争相效仿,这样成本怎么下得来?第三,有时候成本控制先要花钱,如同要解决塞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拓宽道路,而修路的时候会令堵塞情况更严重。但这个钱老板死活不肯出,那么控制成本的长远措施也不可能实现。第四,安全、环保这些设施的投入是必要的,但老板舍不得,结果,上头来检查,钱照花还得赔上罚款。更有甚者,一旦出了安全事故,辛苦打拼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执行力差:如果老板是一个朝令夕改,说话不算数的人,而公司的一切运作又掌握在这样一个老板的手中,那么根本就无

8、法谈到执行力。连老板自己都不能说到做到,手下的员工又怎么会认真执行呢?而且这样下去,老板的命令员工都会无动于衷,反正很快他就改变主意。再到后来,老板说的话到底哪句真,哪句假,根本就无法分辨,干脆另谋高就。另一种情况,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很好的规划方案,但执行工具不足,流程不明,对推进时间也没有具体要求,更没有过程的监督与控制,这样的事,是很难执行到位的。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切实际的计划和命令,就算照章执行,都根本无法达到要求,做与不做,都是一个处分的下场,员工会怎么选择,不用多说。 没有正确的激励手段:没有激励,员工只能发挥60%的潜力,有适当的激励手段,可以激发100%的潜力。然而,激励手段如果

9、错误,结果会适得其反,连及格的分数都没有。不少老板一听到激励,就想到发奖金,避之惟恐不及。其实,激励的方式有很多种,未必要动用金钱。有的老板倒舍得花钱,但方向完全错误,钱花了,员工还一肚子气,可谓得不偿失。三案例分析 惠州市亿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可化学),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潼湖镇永平管理区,创始人方刚。成立于1999年,由销售化工原料和涂料起家,逐步发展成为集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一体的涂料厂家。2007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虽然仍是小型企业,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从白手起家到这个地步,也算不错了。然而,由于一系列管理上的错误,加上2008年经济危机,该公司业绩迅速下滑,2010年

10、业绩已经不足2000万,而开支却成倍增长,几乎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辉煌成为昙花一现呢?让我们从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这“管理七要素”来逐步分析吧。决策方面,在亿可化学,公司的发展方向,完全由老总方刚一个人决定。也许由于多年的顺风顺水,让方刚的独断专行达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在公司的会议上,只要有人敢提出相反的意见,马上就会被当场赶出会场。由于蛮横的高压政策,所有人对老板的话只能唯唯诺诺,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决策,开始破坏公司多年的成就:原本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亿可化学通过申请“省民营科技企业”、“民营企业50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科学院技术转

11、移中心”、“高校教学实习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研究单位”、“标委会成员”、“工程中心”、“色彩中心”、“优秀党支部”和“优秀团支部”等一系列头衔,得到了政府大量的资助,安然度过了2008年。然而,在2009年,方刚在根本没有认清经济形势的前提下,动用亿可化学的大量资金,先后融资开设了迪景环境科技公司(后更名可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亿宇礼品公司和可迪家具厂(后来改名可迪红木坊)。由于方刚对这几个领域几乎一无所知,到2010年中,除了礼品公司尚有小利外,其余两个公司都亏损得极其厉害,资金漏洞达到1500万以上。尤其环保设备厂,技术落后到“土法炼钢”的地步,动辄数百万的投资,却生产不出合格的设备

12、。 为了平衡亏欠,方刚多次动用亿可化学的资金,导致原本充裕的现金流干涸,员工的工资被长期拖欠,供应商的货款也一拖再拖。甚至以极其卑鄙的借口,停发了所有管理人员2010年3月份工资。直到年底,这笔工资还没有发放,导致天怒人怨,所有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降到冰点。 计划方面,在2009年不景气的情况下(也只有2000万左右),方刚违背制定计划的基本原则,轻率决定“2010年营业额6000万”。通常制定计划,以比上一年高出25%为宜,方刚却要求是去年的三倍。不切实际的计划,使营业部压力空前,仅剩的两个业务员苦不堪言。对于平日的工作计划,方刚也喜欢肆意更改,导致日常工作混乱不堪,没有效率可言。 组织方面,

13、方刚大量任用亲戚和朋友,劳力分配严重不均。为了节省成本,不少员工身兼数职,极其疲惫,而无所事事的前台文员却有2个(当然是皇亲)。公司既然是“高校教学实习基地”,自然每年从高校吸取不少实习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待遇低而要求苛刻。虽然这样的确节省了工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公司已经沦为帮助竞争对手培养人才的机构,有害无益。公司机构复杂,组织庞大而空洞,极大影响了效率。 指挥方面,方刚及其亲戚经常干预各部门日常生产活动,好为人师却不懂专业知识,闹出无数笑话。在亿可化学,仓库被用来放置家具厂生产的家具;篮球场堆满了木料,不伦不类;在生产任务繁忙的时候,车间员工经常被迫停下工作,服从命令打扫卫生、粉刷车间墙

14、壁,并将机械翻新成老总喜欢的颜色,使生产任务很难按时完成。 协调方面,部门间的沟通不善,拉帮结派现象严重,主管间互相拆台,导致人才流失现象极其严重。仅半年时间,公司四分之三的员工已经更换。 控制方面,公司一味强调成本控制,却不得其法。2008年,方刚决定“所有主管降薪20%”,使不少管理人员选择离开。虽然强调节约,但公司却有4辆高级轿车,业务方面的支出严重超标。时间其实是比金钱更宝贵的成本,但公司任意浪费践踏员工的时间,所有会议、培训皆安排在晚上进行,而长篇大论往往没有结果,有80%的会议是白开的。至于制度的执行,方刚严禁任何员工在厂区内吸烟(包括安全区),自己却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在办公楼前烧

15、香拜佛,焚化纸钱,燃放鞭炮,视制度如无物。其余规章制度,老总及其家族公然违反的占据70%。有了榜样,员工大多阳奉阴违,砖头厚的制度俨如空文。 激励方面,公司本来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每月考核。但只要考核分数达到奖励的程度,方刚一向拒绝签名认可。所有制度,在他看来只是罚款的工具。2010年中秋,公司举办了欢庆活动,在东莞桥头三正半山酒店(五星级)包下一处大厅,本以为会欢庆一堂,谁知先举行了持续7小时的“企业文化研讨会”,把所有人的兴致彻底败尽。 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由于错误的管理方式,亿可化学已经在不断退步。四改善措施 第一,聘请职业管理人员,大刀阔斧整顿现有的状况。 第二,实行“法治”,把规章

16、制度放到神圣的位置,无论谁违反,都一视同仁。 第三,建立决策团队,任何影响公司未来的重大课题,都必须有三个以上的方案,从中选取最优者,详加讨论,切忌独断专行。 第四,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组建长期团队,控制人才流失。 第五,将已经濒临破产的家具厂和环保设备厂转卖,经营自己熟悉的领域,如果一定要扩大经营范围,必须制定长期规划,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并在决策层内进行可行性评估,万不可轻率。 第六,废除有名无实的激励制度,认真调查员工的真正需求,把公司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真正发掘出员工的干劲。 五参考文献1 赵彦峰.管人细节全书M.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 何鹰. 管理的艺术全书.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3 万瑞嘉华经济研究中心.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