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39388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东方红1号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纪实)(之六,作者:李鸣生) (2011-04-30 14:17:24) 2011年04月30日东方红1 号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纪实 李鸣生 第二十一章 访苏代表团跨出国门 从北京飞往莫斯科的图104 国际航班客运机起飞时,是早上。秋色正浓,暑气已消,有风,有云,还有偶尔划过天空的几声鸽哨。但就是没有雨,没有太阳。飞机越升越高,离国土越来越远。气温开始由热变冷,空间豁然开阔起来。 50 年代的莫斯科,是全世界无产者向往的麦加,更是中国膜拜的圣地。克里姆林宫这颗闪闪的“红星”,犹如一轮鲜活的太阳,无时不向世界辐射出诱

2、人的光芒。莫斯科是世界革命的“大家庭”,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小弟弟”中国,自然应该向“老大哥”学习。于是,历史选择了1958年10 月16日。这天,中国专家赵九章、卫一清、杨嘉墀、钱骥和翻译杨树智一行5 人,专程飞往莫斯科,向“老大哥”学习怎样放卫星。 行前,因担心“老大哥”不给面子,会留上一手,聪明的“小弟弟”便选用了一个再中肯不过的名义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物理访苏代表团。代表团团长便是赵九章。 此刻,坐在机舱右排窗前的赵九章,显得温和而又沉稳。他就那么随便往座位上一坐,既没言语,也无动作,大学者的风度便一目了然。想去苏联取经学习放卫星,已是三个月前的事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他胸中不免鼓荡

3、着一种天马行空似的快感。可在这快感的背后,一种使命的重负,又悄悄压迫着他的心。 “581”卫星组成立快两个月了,虽然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这一跃进口号的鼓动下,各处都满腔热情,干劲冲天,纷纷开始放卫星,并且在短短的时间里,便拿出了总体方案的设计以及卫星、火箭和构造模型。但是,到底怎么放卫星和放什么样的卫星等一系列问题并未仔细考虑和来不及考虑,大跃进的形势也不允许去做更周到更仔细的考虑,而只能凭着一种热情,一种忠诚,一种新奇和神秘,关起门来搞设计。因此,为了探索一条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的道路,为了学习和了解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同时也企望得到苏联“老大哥”的帮助和支持,根据

4、中苏科学技术协定,中国科学院决定派代表团前往苏联进行考察。 昨晚,科学院领导张劲夫等,特意来看望了即将赴苏的几位科学家,并一再嘱咐说:“这次去苏联学习考察人造卫星和火箭技术方面的情况,一定要想法多考察些地方,多学些成功的经验,回国后,要在这次考察的基础上,尽快拿出中国人造卫星的具体方案!”是的,苏联毕竟有了多年探索的历史,毕竟有了两颗人造卫星成功的经验,此行倘若能达到预想之目的,中国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步伐必然会大大加快,而且成功的把握也会大得多。但如此重任,这次能顺利完成吗?想到此,赵九章的心底泛起一丝淡淡的隐忧。他掏出工作日记本,随手翻开,认真查看起来。 第二十二章 航天专家赵九章 赵九章

5、生于1907 年,浙江吴兴县人。1933 年,他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便留学德国,并于1938 年获德国柏林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1939 年回国后,他担任了西南联大教授。1944 年,曾开拓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的著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的重担搁在了他的肩上。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出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并于1955 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同时,还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竺可桢先生在1945年4月5日对赵九章出任气象研究所所长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评价: “九章到所10个月,对所里行政大事改进和研究指导有方,且物理为气象之基

6、本训练,日后进步非从物理着手不行,故赵代所长主持,将来希望自无限量。” 赵九章果然不负众望。这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后来在发展中国气象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方面,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 赵九章不仅具有开拓精神,而且心胸广阔,富有卓识远见。早在建国初期,他就积极培植和推动了与空间探测有关的基础研究。在国际地球物理年间,他作为中国委员会的副主席,协助竺可桢主席积极组织和改进中国地球物理综合观测,扩大了这一研究领域,为在中国开展空间探测打下了基础。 利用人造卫星对空间进行探测,是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的重要内容。苏联卫星刚一上天,赵九章对此便在报上发表了热情洋溢

7、的文章,以其敏锐的科学远见指出:“人造卫星的发射,是空间探测新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所长,他理所当然地要考虑中国的人造卫星。他首次向中国科学院党组提出了研制中国人造卫星的计划和相应的机构问题。在他和钱学森的积极倡导组织下,中国科学院很快成立了卫星工作组“581”组。他作为该组常务副组长,除了从各临近学科抽调精干的科研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外,还在科技大学创办了包括遥感、遥测、大气物理和空间物理专业在内的地球物理系,并亲自兼任系主任,讲授空间物理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大气物理、固体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方面的科技人才。同时,在地球所内,他还亲自领导了一个研究组,开展对空间物理的研究。中国

8、的第一本高空物理学,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赵九章既有深厚的学识基础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思考中国的航天风帆该怎样起航时,他便具有了比一般人更为广阔的胸怀和更为高远的目光。中国的人造卫星刚一起步,他就把目光投向卫星已经升起的苏联。他知道,探索空间、开发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若能借助苏联先进的翅膀,便可加快实现腾飞。 “同志,请问要咖啡还是牛奶?”空中小姐甜润的声音突然响起,赵九章忙合上工作日记,抬起头来,歉意地一笑:“对不起,给我来杯咖啡吧!”一杯热咖啡下肚,赵九章顿感脑子清醒多了。他侧了侧身,将目光投向身边的杨嘉墀。杨嘉墀双目微闭,两肘合抱胸前,随着机身的摇摇晃晃,完全是一副

9、昏昏沉睡的样子。 第二十三章 在苏联参观考察 莫斯科的秋天,与中国火一般的跃进气氛相比,至少凉了10 倍。中国代表团的飞机刚一降落,苏联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便走出候客厅,将5位中国专家热情地迎下舷梯。双方经短暂的外交礼节之后,几辆黑色小轿车便载着中国代表团,悄无声息地驶向高尔基大街。片刻,小车停靠在了位于高尔基大街中部的北京饭店门前。中国代表团5位成员刚刚住进房间,屁股还未落座,便迫不及待地向苏方负责人员问起有关参观的事宜。 苏方负责接待中国代表团的官员名叫安德烈。还在中国代表团刚刚走下飞机时,他便从每个人的眼里,看到了一种真诚的渴盼。作为一名科学工作的组织者,他对此自然深表理解;但身为苏联的政

10、府官员,他又实在不便多说什么。因此,当中国代表团问起参观一事时,他只是很有分寸地笑了笑,尔后便安慰似的对中国代表团说:“同志们一路辛苦了,今晚请安心休息一下。考察和参观的日程我方已有安排,明天大家就可以开始参观了。”尽管如此,中国专家们当晚依然难以入眠。 已是午夜时分,5位代表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烙着烧饼”。后来,干脆纷纷披衣下床,不约而同地走向阳台。莫斯科秋天的夜晚寒气较重,有冷风拂来,给人以凉飕飕的感觉。静,饭店很静,高尔基大街很静。甚至连整个大地和星空亦显得悄无声息。5 位专家靠在阳台上,本想说点什么,似乎又怕打破了这难得的宁静,结果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各自望着苏联的天空,心里同时想着

11、中国的事情。直到凌晨两点,他们才重新回到屋里。 翌日晨,中国专家们刚用罢早餐,安德烈便来到饭店,告诉中国专家今天准备参观。中国专家们自然是再高兴不过了,经简短的准备后,便随安德烈登车出发。 第一天,中国代表团参观了苏联天文台。 第二天,中国代表团参观了空间电子所。 第三天,中国代表团看到的却是老鼠试验生物舱。 当然,在以后一个多月的日子里,中国代表团还先后参观和考察了莫斯科展览馆、科技展览中心和苏联科学院的应用地球物理所等单位和部门。同时,还看到了磁强计、质增计等空间物理探测仪器,以及振动、冲击、加热等空间环境试验设备。可出于保密原则,许多较为核心较为重要的场所却始终未让中国代表团一睹为快。

12、平心而论,苏联方面对中国代表团这次考察,是尽到了一个“老大哥”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的。用杨嘉墀后来的话说,该看的都让看了。而且在一个多月的学习考察中,中国代表团的确是大开眼界。“老大哥”在工业、农业以及能源交通和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成果,使他们深受鼓舞。特别是看到“老大哥”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又一项巨大成就,更令他们欣喜不已,备受启发。 但作为1958年的中国代表团,由于希望过高、学习心切、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在所难免。因而在某些方面得到满足之后,他们仍还感到有种种的不满。于是,代表团团长赵九章在一次晚饭后的散步中,对苏方安德烈说:“安德烈先生,在这一个多月的学习考察中,我们从贵国学到了不

13、少宝贵的成功经验,对此我们深表谢意!不过,我们考察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你们能否尽快安排我们看看卫星设计研究院和卫星发射场,以便让我们对发射卫星建立一个直观的认识,回国后好让我们的卫星研制得以尽快投入。” 安德烈听后把目光转向一边,走了几步才回答说:“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们的这个要求,我还得请示上级有关部门。等有了明确指示,我再作安排。” 第二十四章 建议先从探空火箭搞起 两天后,中国代表团果真有了新的安排。那是一个上午,中国代表团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苏联中央气象局火箭大厅。大厅中央的一个平台上,躺着一枚探空火箭的头部,直径大约有1米。5位中国专家被指定站在距火箭3米远的地方,听苏联一位专

14、家介绍火箭的有关情况。 尽管中国专家们见到的只是火箭的一个脑袋,但毕竟是第一次见到苏联火箭,因此神情显得格外专注,看着看着,双脚便情不自禁地朝火箭身边移动起来想凑过去瞧瞧火箭的内部结构和控制系统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同志们,请留步!”陪同参观的苏方人员急忙出面阻止,并婉言解释说,按上级有关部门指示,今天的参观,没有接触火箭内部系统这项内容。无奈,中国专家们只好退回原处。 参观结束,中国代表团回到饭店,兴奋之余多少又生出一些失落。此次苏联之行,使命非同一般,可考察期限将尽,却连卫星的影子还没见着。怎么办?刚刚建立的共和国需要腾飞,火热的跃进年代需要卫星,若就此打道回府,怎么向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交待

15、?最后,中国专家们商定,通过大使馆向苏联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一下情况,要求给代表团再扩充一些新的考察内容。同时,赵九章团长还找到苏方安德烈先生,向他当面陈述了中国代表团的意见,希望能尽快安排一次考察卫星和发射场的活动。安德烈听后脸上依然挂着热情的微笑,只是这微笑明显地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苦涩意味。不过,他还是表示,一定尽快向上级反映。但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苏方没有明确回音。 这时的中国代表团,并不知道中苏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从苏方工作人员那闪烁其词的谈话内容和躲躲闪闪的眼神中,他们又分明感到:这次想看“老大哥”的卫星和发射场,看来是不可能了。 很快,苏联方面有关部门向中

16、国大使馆作了正式答复:中国代表团的这次赴苏考察,不便安排卫星研制和发射场区等考察内容,希望中方给予谅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维护本国的利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坚守的原则。 为期70 天的考察转眼即逝。在中国代表团离开莫斯科的前夜,几位苏联专家以朋友的身份,邀请中国5 位专家共进晚餐。晚宴行将结束之际,许是酒的原因,苏联朋友们掩饰不住内心的真情,对中国专家们说,发射卫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涉及到技术领域外,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根据苏联的经验,建议中国代表团回国后,不要一开始就搞卫星发射,而应该从探空火箭搞起,这样会更现实一些,也更有把握一些。 代表团回国后,对前往苏联的考察情况作了认真的总结,又对国内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这才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