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33268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进项金额和退税率计算。实行出口退(免)税电子化管理后,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具体有两种方法:1、单票对应法所谓单票对应法,是指在出口与进货的关联号内进货数据和出口数据配齐申报,对进货数据实行加权平均,合理分配各出口占用的数量,计算出每笔出口的实际退税额。它是出口退税二期网络审核系统中设置的一种退税基本方法。在一次申报的同关联号的同一商品代码下应保持进货的数量和出口数量完全一致。进货、出口均不结余。对一笔进货分批出口的,应到主管

2、税务机关开具进货分批申报单。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应退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或=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退税率2、加权平均法采用加权平均法是指出口企业进货按企业代码+部门代码+商品代码汇总。加权平均计算每种商品代码下的加权平均单价和平均退税率;出口申报按同样的关键字计算本次实际进货占用,即用上述加权平均单价乘以实际退税数量乘以平均退税率计算每种商品代码下的应退税额。审核数据按月(按期)保存,进货结余自动保留(注:二期网络保留进货结余而忽略出口结余;一期网络版自动保留进货及出口结余),可供下期退税时继续使用,具体来讲:(1)进货凭证审核后:进货本次可用金额 =上期结余金额+本期发生

3、金额+释放出口金额(指调整出口数据后返回进货已占用金额)进货本次可用数量 =上期结余数量+本期发生数量+释放出口数量(指调整出口数据后返回进货已占用数量)进货本次可退税额 =上期结余可退税额 +本期发生可退税额_释放出口退税额 (指调整出口数据后返回进货已占用的可退税额)平均单价=进货本次可用金额/进货本次可用数量平均退税率=进货本次可退税额/进货本次可用金额(2)出口申报基本审核后:出口进货金额=出口数量平均单价应退税额=出口进货金额平均退税率(3)出口申报综合审核后,根据增值税进货凭证累计中(剩余)可用数量及出口数量对比确认实际退税数量,计算实退税额:出口进货金额=实退数量平均单价应退税额

4、=出口进货金额平均退税率(二)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货物出口退税的计算1、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普通发票特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同样实行销售出口货物的收入免税,并退还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办法,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的是普通发票,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没有单独计价,但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的增值税也是价外计征的,这样,必须将合并定价的销售额先换算成不含税价格,然后据以计算出口货物退税,其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1+征收 率)6或5%2、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按以下公式计算退税: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6%或5%

5、(三)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出口货物的退税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按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金额,依原辅材料的退税率计算原辅材料应退税额。支付的加工费,凭受托方开具货物的退税率,计算加工费的应退税额。(四)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应退税的计算外贸企业收购应税消费品出口,除退还其已纳的增值税外,还应退还其已纳的消费税。消费税的退税办法分别依据该消费税的征税办法确定,即退还该消费品在生产环节实际缴纳的消费税。计算公式分别为:1、实行从价定率征收办法应退税款=购进出口货物的进货金额消费税税率2、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办法应退税款=出口数量单位税额二、生产企业退(免

6、)税的计算(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1、先征后退计算办法凡生产企业实行先征后退办法的,应先按照增值税的有关规定征税,然后按照出口货物离岸价折人民币按退税率计算退税。具体计算公式: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金+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率2、免、抵、退的计算办法(1)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条例规定的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2)退税

7、额的计算:按照财税字199750号文件的规定,退税额的计算必须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按季度计算且出口货物是自产货物(含扩散产品、协作生产产品);二是生产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必须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以上;三是季度末应纳税额必须是负数。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方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否则,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

8、额=本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应退税额(3)免、抵额的计算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中的免、抵税额,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应单独统计,逐级汇兑上报;退税额也应单独统计上报,并纳入本地区全年出口退税计划。免、抵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已退税额(二)生产企业委托其他生产企业加工出口货物的退税,属于扩散产品、协作产品范围的,比照自产货物的退税规定处理。不按购进原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抵扣联)和受托生产企业开具的加工货物工缴费增值税专业发票计算退税。(三)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和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应退(免)征的消费税的规定:1、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

9、出口或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税的货物实行免税的办法,分别按不同的征收方法就销售收入或销售数量免税,即不征不退。2、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税的货物,应退消费税的计算公式为:从价定率征收应退消费税=出口销售收入消费税税率从量定额征收应退消费税=出口销售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三、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退(免)税计算(一)、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出口退税的计算1、进口料件采取作价销售退(免)税的计算进口料件采取作价加工方式复出口应退税额=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的应抵扣税额销售进口料件应抵扣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复出口货物退税率-海关已对进口料件实征的增值税税款2、进口料件采

10、取委托加工方式退(免)税的计算进口料件采取委托加工方式复出口应退税额=购进原辅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进项金额原辅材料退税率+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加工费金额复出口货物退税率+海关已对进口料件实征的增值税税款(二)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退(免)税计算1、实行先征后退办法的生产企业计算退税的公式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 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复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 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2、实行免、抵

11、、退办法计算退税的生产企业计算公式为: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四、境外带料加工贸易的退(免)税计算(一)生产性企业向境外投资的原材料、散件等生产用材料,如自产的,按一般贸易或加工贸易出口货物的退(免)税规定执行,即实行先征后退或免、抵、退税办法;如投资的货物是外购的,按以下公式计算退税: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金额适用退税率(二)生产性企业向境外投资的自用的二手设备(属固定资产的),分别按以下公式计

12、算应退税额:1、二手设备在1994年1月1日之后购进的: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金额(设备折余价值 /设备原值)适用退税率设备折余价值=设备原值-已提折旧设备原值和已提折旧按会计核算数据确定。2、二手设备在1994年1月1日之前购进的应退税额=购货发票列明的金额/(1+扣除率)(设备折 余价值/设备原值)适用退税率购货发票:是指当时企业购买设备时取得的普通销货发票扣除率为购货时新税制实施之前原增值税货物的征税税率。3、生产性企业向境外投资的外购二手设备可凭取得的外购二手设备的普通发票或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计算二手设备的应退税额。4、外贸企业向境外投资的设备、器材、原材料、散件等

13、实物,按一般贸易的出口货物计算应退税额。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金额适用退税率五、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免)税的计算(一)核定退税投资总额,按以下公式计算:核定退税投资总额=投资各方的货币投资总额-已购免税进口设备总值(二)购进国产设备的应退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适用增值税税率(三)对外商投资企业在1999年9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间购买的准予退税的国产设备,如不能提供所购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准予凭购进国产设备的普通发票及其他规定凭证申请退税。其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1+税率)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四)对外商投资企业购进的国产设备,由其主管退税税务机关负责监管,监管期为五年。在监管期内发生转让、赠送等设备所有权转移行为,或者发生出租、再投资行为的,按以下计算公式,由主管退税(税务机关)补征其已退税款入中央库。应补税款=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设备折余价值设备原值)适用增值税税率设备折余价值=设备原值-累计已提折旧设备原值和累计已提折旧按企业会计核算数据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