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练习试题卷 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25508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练习试题卷 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练习试题卷 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练习试题卷 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练习试题卷 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练习试题卷 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练习试题卷 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练习试题卷 有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海淀区高三年海淀区高三年级级第一学期期末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练习 生生 物物 2019.1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以脂双层为基本支架B.膜内、外表面均镶有载体蛋白 C.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D.糖蛋白与细胞间的黏着性有关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B.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C.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D.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2、是 ( ) A.研磨叶片时,应加入 SiO2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B.制作果酒时,应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C.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D.测定大肠杆菌的活菌数目时可采用稀释涂布法 4.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 A.进行 ATP 的合成 B.存在多种 mRNA C.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D.存在血红蛋白 5.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培育出草莓单倍体植株,该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四分体时期染 色体均两两配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草莓是 ( )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6.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 B 对全色羽基因 b 为显

3、性,位于 Z 染色体上, 且 W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 T 的存在是 B 或 b 表现的前提,tt 为白色羽。 2 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 基因型为 ( ) A.TtZBZbTtZbW B.TTZBZbTtZbW C.TtZBZBTtZbW D.TtZBZbTTZbW 7.为临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 TNF- 抗体,需要获得 TNF- 抗体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 TNF- 抗体的噬菌体, 进行大量扩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将

4、 TNF- 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 DNA 重组需用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B.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 TNF- 抗体 C.TNF- 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 D.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 8.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是资源与空间限制的结果 C.没有自然选择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9.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 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

5、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种群甲乙丙丁戊 能量相对值 3.5612.8010.300.48226.50 A.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226.50 与戊的呼吸消耗量之和 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5.4%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10. 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于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从受原油污染的 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下列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将灭菌后的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 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初筛菌种 3 B.纯化菌种时,可用平板划线

6、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 C.通过比较纯化得到的菌种的降解效率以获得降解能力强的菌株 D.可通过基因组测序方法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 二、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 11.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研究者测定了野生型拟南芥和气孔发育不良的突变体在不同光强下的 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无光照时突变体呼吸速率与野生型基本相同 B. 野生型和突变体均在光强为 P 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光强度在 7501250 molm-2s-1范围内,单位时间 内突变体有机物的积累量小于野生型 D.光强为

7、 Q 时,二者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突变 体的气孔小于野生型 12. 某品系油菜种子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R/r 影响。用结黑 色种子植株(甲) 、结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显性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 AARR D.实验二的 F2中结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 5 种 13.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将任意 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 1/3 脊柱弯曲的雌 鼠、1/3 脊

8、柱正常的雌鼠和 1/3 脊柱正常的雄鼠。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脊柱弯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C.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 D.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 Y 染色体 14. 将紫花、长花粉粒(PPLL)与红花、圆花粉粒(ppll)的香豌豆杂交得到 F1。F1自交所得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下列对 F1产生 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甲乙全为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乙丙全为结黄色种子植株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黄色种子植株=3

9、:13 4 配子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P 与 p、L 与 l 可以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P 与 L、p 与 l 可随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 C.P 与 l、p 与 L 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重组 D.P 与 l、p 与 L 因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而重组 15.果蝇的性别及育性如右表所示。用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实验, 发现每 2000 个子代个体中,总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 (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对这种例外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亲代红眼雄

10、蝇产生配子时 X 与 Y 染色体不分离 D.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 X 染色体不分离 16.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 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的 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 B.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蛾与蝙蝠间发生了协同(共同)进化 D.祖先蛾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17.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精氨酸的密码子由原来 CG

11、G 改变为酵母偏爱的 AGA,由此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 A.植酸酶基因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酵母中植酸酶 mRNA 序列改变 C.配对的反密码子变为 UCUD.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18. 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 XY,雌株为 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 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性染色体组成性别及育性 XX XXY 可育 XY XYY 可育 X 不育 XXX Y YY胚胎期死亡 5 A.提高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促进芽生长 B.幼苗甲、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雄株丁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XY、XX D.雄株甲和雄株丁

12、的培育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 19.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4)的数量增加,GLUT4 转运葡萄糖 的过程不消耗 ATP。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以胞吐方式从胰岛 B 细胞释放到细胞外 B.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骨骼肌细胞内 C.GLUT4 的数量增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 D.GLUT4 基因突变使其功能丧失可导致高血糖 20. 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光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B.A、B 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C.B 作用

13、的靶细胞只有性腺 D.C 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激素 A 和 B 的分泌 2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 T 细胞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T 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又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C.健康人的 T 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会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6 D.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特定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 22. 诺如病毒是寄生于肠道细胞中的一种 RNA 病毒,感染此病毒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 症状,甚至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染 B.特定的抗体与诺如病毒结合可使其失去致病能力

14、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 T 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2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 B.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进行极性运输 C.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乙烯只存在于繁殖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24.千岛湖中的主要鱼类及食性如下: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和鳙鱼主要以藻类和浮 游动物为食;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鳡鱼等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研究人员于 2000 年在千 岛湖实施保水渔业,即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

15、,并且大力捕杀鳡鱼。调查 1999、2000 年主要鱼类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 确的是 ( ) A.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一和第二营养 级的生物积累量,减少了能量损失 B.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由于 实施保水渔业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的竞争 C.食碎屑鱼类的增长有利于千岛湖生态系统 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 D.实施保水渔业,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 增加经济效益 25. 蚯蚓富含金属硫蛋白(MT)等重金属结合蛋白,能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镉。利用基因工 程技术将蚯蚓MT基因转入烟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7 A过程需使用逆转录酶 B过程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CaCl2溶液制备 D过程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 26.(9 分)结肠干细胞异常增殖会引发结肠癌,过度肥胖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1)结肠干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和_,实现肠道细胞的持续更新。 (2)W 蛋白(一种信号分子)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