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23720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人教版必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组别:组号: 姓名: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2、梳理课文结构3、学习第一段自主学习:(一)了解传主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文学成就:二京赋( 东京赋、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诗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道”,但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它是最早的一首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七

2、言诗。(二)了解作者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代表作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120卷(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人物生平1.正音:衡少善属文( )不好交俗人( )累召不应( )2.翻译划线的字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3.虚词:游于三辅 ( )虽才高于世 ( )4.意动用法: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5.文言句式: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6.翻译句子: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3、遂通五经,贯六艺。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合作探究:第一部分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课堂作业1、下列文字属于张衡“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 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A、 B、 C、 D、2、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法其所以为法 B、险以远,则至者少C、客之美我者 D、闻寡人之耳者3、对这段文字叙述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始介绍张衡的姓名、籍贯,这是纪传体史书的通例,接着介绍他的经历、广博的学识、非凡的才学,这是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前

4、提。B、张衡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骄矜之情,这一点难能可贵,也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C、张衡淡泊名利,不好交接俗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他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有影响的。D、张衡作二京赋,从其目的而言可见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从其写作所用时间而言可见他有严谨的创作态度。【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学习效率如何?还有哪些不懂?班级:组别:组号: 姓名:张衡传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文化常识。2、梳理课文结构。3、学习第2-6段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之一1.举孝廉不行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2.连辟公府不就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

5、做官3.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4.累召不应召见,召聘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6.再迁为太史令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7.再转复为太史令指官职调动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指官职调动补 充: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谪:降

6、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二)文化常识之二1.游于三辅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2.视事三年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3.上书乞骸骨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4.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5.时国王骄奢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三)文化常识之三我国史书体例:编年体:春秋 、 左传、

7、 吕览 、 资治通鉴国别体:国语 、 战国策 纪传体: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四)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4段):科学成就对照课文注释处理文言字词正音:五载复还( )伺者因此觉知( )实词: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 )通假字:形似酒尊( )古今异义:公车特征拜郎中( )文言句式: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验之以事()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五)研读课文第5-6段:为官方面对照课文注释处理文言字词通假字:一时收禽( )古今异义:时国王骄奢( ) 衡下车( )合作探究:1、同学们阅读第4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2、阅读第6自然段思考:评价张衡为官方面的特点?巩固训练:1、下列画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衡下车B、举孝廉不行C、公车特征拜郎中 D、因以讽谏2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ng)也【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学习效率如何?还有哪些不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