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全球化管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20276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第三章全球化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第三章全球化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第三章全球化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第三章全球化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第三章全球化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第三章全球化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全球化管理习 题一、填充题2跨国界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_、_、_ 和_方式。8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国际化过程可分为_、_、_。16跨国公司多元化经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多元化的国际经营可以_。17国际企业管理的一体化的表现之一在于,通过_来保证公司全球战略的实现。18如果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内部的张力就会要求它通过_ 和_ 来实现这些优势。28有四种可供选择的全球竞争战略,即_、_、_和_。31当一个企业拥有_ 优势和_优势时,出口成为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35全球竞争战略根据_和_两个维度分为四种模式。37国际化经营的特征是_、_ 、_ 、_ 。二、选择题1获取关键性战

2、略资源这一动机在以_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化企业中尤为明显。 A出口 B非股权安排 C直接投资2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高、当地反应化的压力低时,跨国企业将采取_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 B国际模式 C跨国模式 D全球模式3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低、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高时,跨国企业将采取_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 B国际模式 C跨国模式 D全球模式4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高时,跨国企业将采取_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 B国际模式 C跨国模式 D全球模式5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低时,跨国企业将采取_的竞争战略。 A多国模式 B国际模式 C跨国模式 D全球模式6从战略的角度讲

3、,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可以达到哪些效果,以提高竞争优势:_ 。 A转移特殊竞争力 B获得区位经济效益 C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D形成最佳经验曲线7企业经营活动的国际化必然引发_的国际化。 A信息资源 B附加价值 C文化 DA与C8企业国际化经营时,一般会经历以下进程,请按顺序排列_。全球化经营 在销售市场建立经营基地追求低成本而在国外开设生产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 开展进口业务 A B C D9为了提高轿车工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性,你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列诸项国家产业政策中哪项最具可操作性:_ 。 A强制关闭达不到经济生产规模的厂家 B通过行政干预对达不到经济规模的厂家实行联合经营 C在限制轿车进口数量的

4、同时,努力扩大国内轿车市场的规模 D积极扶持规模大的厂家,努力提高其轿车的市场竞争力三、简答题 1什么是国际化经营? 8简述OLI优势。四、问答题 1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化经营?2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填充题1国际贸易,特许,劳务输出,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2出口阶段,非股权安排阶段,直接投资阶段3降低国别风险4分级计划管理5扩张规模,扩张市场6国际模式,多国模式,全球模式,跨国模式7所有权,内部化8全球一体化压力,当地反应化压力9跨国界经营,多元化经营,资源共享,全球战略和一体化管理二、选择题1C 2D 3A 4C 5B 6ABC 7B 8A 9

5、D 三、简答题1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2OLI优势是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这是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基础。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的或能够获得的外国企业所不具备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生产诀窍、营销技能和管理技巧等。内部化优势是指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发挥自有的所有权优势,使企业缓解或免除外部市场的结构性和交易性失灵可能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区位优势则是指因生产地点的不同选择而形成的竞争优势。四、问答题1答案要点:各个企业

6、发展成为国际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机。一般来说,这些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利用优势能力:如果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内部的张力就会要求它通过扩张规模和扩张市场来实现这些优势。 (2)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特别是总部在国内市场较为狭小或日趋饱和的企业一般都有强烈的向外扩张的倾向。 (3)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由于资源在国家间和企业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企业为了获 得对发展有利的关键性资源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而利用国际化经营,企业可以更便利地获得这些资源,并降低获取时所必须支付的成本。这一点在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化企业中尤为明显。 (4)抵御和分散风险:为了避免生产

7、、销售、利润大幅度波动,企业可以选择国际性经营活动实现经营的多元化,或在不同的市场开展经营,以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5)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企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动机是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做出反应,并保护自己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2答案要点:(1)出口:是指企业将国内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输往海外目标市场的活动。根据该企业与目标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区分为直接出口进入与间接出口进入两种类型。 出口方式并不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的知识和经验。其次,出口方式的资源投入相对较少,风险也相对较小。在出口经营过程中,企业无需投入大量的专项资本。另一方面,企业原有投入可

8、以或已经在国内经营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分摊。 非生产性成本支出较大是出口进入方式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出口进入方式下,企业往往会遇到东道国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此外还需要支付高额的运输和保险费用支出。控制程度低是出口方式的另外一个缺点。在出口进入方式下,本企业难以对其行为进行直接干预,企业对营销渠道及其运行效率的控制必然会被削弱,有关国际经营计划实施与发展所必需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 (2)非股权安排:是国际化经营的第二阶段,该种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不以股权控制为目标,并且所涉及的财务风险较小。非股权安排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特许、合同制造、管理合同等。 相对于出口进入,非股权安排的资源投入增大,所面临的风

9、险也在增大。从事非股权安排的企业在进入东道国时,可以绕开贸易壁垒,节省关税支出;还可以通过技术渗透实施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 由于不涉及股权,因此就大多数情况而言,非股权安排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是相当有限的。非股权安排的另外一个威胁在于,极易造成技术泄密,从而使企业丧失所有权优势。例如,东道国企业可以在特许的范围内,接触并使用许可技术、品牌或专利,很可能会掌握其中的诀窍。 (3)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以控制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控制权的获得是通过股权的占有来实现的。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主要包括合资进入和独资进入、新建进入和兼并进入等多种方式。 合资:采取合资经营往往能够享受比较好的优惠待遇;与东道国投资

10、者共同投资经营企业,也可以减小由于东道国政治环境因素变化而带来的政治风险;借助于东道国投资方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对东道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 当然,合资经营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合资企业是由投资各方共同管理,而投资者各方投资动机不尽相同,因而会造成合资企业在经营目标、经营战略和策略各方面难以协调统一,从而影响合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由于不能独立地掌握对企业完全的经营自主权,因此国际企业在整体经营战略的制定、调整和实现等方面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三是合资经营经常会受到跨文化冲突的困扰。 独资:独资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上有着独特优势:一是不存在与其他投资

11、者的利益冲突和调整问题,可以享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二是有利于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企业整体战略的制定、调整和实现,有利于在资源和生产配置、利益实现方面进行最佳的调整;三是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使母子公司之间协调统一,保证子公司的经营活动符合母公司全球战略利益的要求;四是可以保证母公司转移给子公司的技术资产不易扩散。 但采用以独资方式投资进入的难度较大,许多国家通常对独资企业与合资企业采取区别待遇,如有的国家不允许外资占有全部股权;有的国家对独资企业审批严格,要求承担高技术投入或产品出口义务,给予的优惠措施少于合资企业等。一是投资者在投资所在地独立经营,由于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适应能

12、力差,开展经营活动有较大难度。二是企业独立承担全部投资费用,资本投入大,风险也大。 新建:企业通过新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利之处在于:一是有利于与国际企业整体战略更紧密地协调配合。新建形式可以不受已有企业的束缚,跨国公司可以按照 自己所希望的规模筹建新的企业,在企业的选址、生产布局、生产规模、适用技术等方面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安排;二是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与收购方式相比,创建企业没有固有管理模式的束缚,国际企业可以采用更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创建的不利之处在于:首先,形成生产能力所需的投人大、周期长。由于新建新企业需要大量的筹建工作,因而投入大、周期长,在国际市场情况变化很快的

13、情况下,不利于企业迅速进入市场。其次,通过新建方式新增加的生产能力,将意味着对原有市场格局的重新整合,在市场竞争较激烈的行业,易导致竞争对手的剧烈反应,从而加大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 兼并:通过购并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一是有利于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市场,收购方式可以省掉建厂的时间,从而可以迅速建立起国外的产销体系;二是有利于节省企业的资金投入。在大多数情况下,收购投入要大大低于新建的投入;三是有利于充分利用被收购企业的现有资源,如迅速获得现有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获得被购并企业的先进技术,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四是有利于降低行业进入障碍,通过收购形式,一方面可以获得被购并企业在原行业内的市场份额,不至于使原来的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另一方面购并也直接起到了减少竞争对手的作用。 购并进入的不利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施购并的前提是对被收购企业资产价值的评估,但由于国家间的会计准则不同,国外市场信息收集的难度大,一些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准确估价,因此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难度往往较大。其次,被收购企业固有的管理模式与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一般会有较大差异,国际企业与被购并企业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磨合,因此国际企业对被收购企业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通常是一个缓慢而充满风险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