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学第2版 谭豫之 李伟第1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17022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X 页数:142 大小:1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程学第2版 谭豫之 李伟第1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机械制造工程学第2版 谭豫之 李伟第1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机械制造工程学第2版 谭豫之 李伟第1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机械制造工程学第2版 谭豫之 李伟第1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机械制造工程学第2版 谭豫之 李伟第1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程学第2版 谭豫之 李伟第1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程学第2版 谭豫之 李伟第1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机 械 制 造 工 程 学,2019年5月18日,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 第二节 金属切削过程 第三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 第四节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第五节 刀具的磨损及使用寿命 第六节 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第1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一、切削运动,切削运动,直线运动,旋转运动,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一、切削运动,主运动: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使之变为切屑,以形成工件新表面的运动。 通常用切削速度 vc (m/s) 表示。,特点:速度高、功耗大、只能有一个。,进给运动:不断地把切削层投

2、入切削的运动。通常用vf、f或 fz表示。,特点:速度低、功耗小、可以是断续运动、可以有多个。,合成切削运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的运动。用ve表示。,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已加工表面,二、切削用量,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二、切削用量,切削速度:(vc),“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通常以最大线速度为准。 主运动是旋转运动时: 主运动是直线运动时:,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二、切削用量,进给量:( f ),“工件或刀具每转一转时,两者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 f (mm/r), vf (mm/s), fz (mm/z),

3、f,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二、切削用量,背吃刀量:(ap),“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于外圆车削:,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三、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1.车刀的组成,刀柄,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1.车刀的组成,后刀面A,前刀面A,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1.车刀的组成,主切削刃s,副切削刃s,刀尖,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1.车刀的组成,归结起来: “三面两刃一尖”,前刀面Ar,后刀面A,副后刀面A,交线,交线,主切削刃s,副切削刃s,刀尖,连接部分,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2、刀具角度参考系,前提条件: 不考虑进给运动;

4、车刀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 刀杆中心线与进给方向垂直; 刀具的安装面与基面Pr平行;,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五、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正交平面参考系:,基面Pr: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2、刀具角度参考系,正交平面参考系:,切削平面Ps: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2、刀具角度参考系,正交平面参考系:,正交平面(主剖面)Po: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2、刀具角度参考系,法平面参考系:,法平面Pn: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

5、点,并垂直于切削刃的平面”。,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2、刀具角度参考系,假定工作平面、背平面参考系:,假定工作平面(进给剖面)Pf: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平行于进给方向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2、刀具角度参考系,假定工作平面、背平面参考系:,背平面(切深剖面)Pp: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假定工作平面的平面”。,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3、刀具的标注角度,f,S,S,在基面平面内测量的角度:,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3、刀具的标注角度,副偏角: “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主偏角: “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6、”。,刀尖角: “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之间的夹角”。 r=180-(r+r),在基面平面内测量的角度:,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3、刀具的标注角度,Pr,Ps,Ar,A,前角:o “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后角:o “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楔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角度:,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3、刀具的标注角度,Pr,S,刃倾角:S “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4、刀具的工作角度,图示,用切断刀横向进给进行切断工件。,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4、刀具的工作角度,Ps,Pr,Pre,Pse,图示,用镗刀加工内孔。刀尖高于工件中心

7、。,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四、切削层参数:,“刀具沿进给方向移动一个进给量 f,由一个刀齿正在切削着的金属层”。 切削层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 刀具切削部分承受的载荷大小; 决定了切屑的尺寸和形状;,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四、切削层参数:,切削厚度:hD “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hD=fsinr (mm),切削宽度:bD “沿着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bD=ap/sinr (mm),切削面积:AD=hDbD (mm2) 对于外圆车削: AD=fap (mm2),第一节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残留面积:,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刀具挤压工件,

8、产生变形,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刀具挤压工件,产生变形,滑移,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刀具挤压工件,产生变形,滑移,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刀具挤压工件,产生变形,滑移,挤裂,切离,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金属的切削过程就是工件的被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前刀面的推挤下,沿剪切面(滑移面)产生剪切变形并转变为切屑的过程。,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第一变形区:(基本变形区) O

9、AOM之间的区域,是切削过程中的主要变形区,是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主要来源。 主要特征: 剪切面的滑移变形,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第二变形区: 切屑底层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变形区。摩擦阻力阻止切屑流动,使切屑底部的晶粒进一步纤维化。 主要影响切屑的变形和积屑瘤的产生。,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二、切削变形区,第三变形区: 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刀具后刀面之间的挤压、摩擦变形区域。 造成工件表面的纤维化与加工硬化。 该区域对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以及后刀面的磨损有很大的影响。,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二、变形系数,厚度变形系数:,长度变形系数:,根据体积不变原理数:,第二节

10、金属的切削过程,二、变形系数,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工件材料:,刀具角度:,切削速度:,工件塑性,延伸率 ,O ,刀具锋利,塑性变形,vc ,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带状切屑:,形状: 连绵不断呈带状,切屑底面很光滑而背面呈毛茸状。,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带状切屑:,产生条件: 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高、切削厚度较小、前角大。,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带状切屑:,形成原因: 切速高,切削层未及充分变形即变为切屑,剪切面上的应力还未达到破坏值,因此只有塑性滑移而无断裂;前角大,则刀具锋利;hD小则切削力小。故易得带状切屑。,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

11、,三、切屑的类型,带状切屑:,特点: 切削过程变形小,切削力小且稳定;已加工表面粗糙度低。对生产安全有危害。,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带状切屑:,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挤裂切屑:(节状切屑),形状: 宏观上自然连接,但外表面呈锯齿形,如竹节状。,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挤裂切屑:(节状切屑),产生条件: 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中等、切削厚度较厚、前角较小。,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挤裂切屑:(节状切屑),形成原因: 切削层经过充分变形全过程,最后被挤裂。,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挤裂切屑:(节状切屑),特点: 切

12、屑冷硬度高,脆且易断,便于处理; 变形相对较大,切削力波动较大,易产生振动;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较高。,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挤裂切屑:(节状切屑),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单元切屑:,形状: 切屑沿挤裂面完全断开成单元状。,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单元切屑:,产生条件: 材料塑性很差、切速低、hD大、前角小。,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单元切屑:,形成原因: 整个剪切面上剪应力超过材料的破坏强度极限。,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单元切屑:,特点: 切削力波动很大,有振动;已加工表面非常粗糙,且有振纹。,第二节 金属的

13、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单元切屑:,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蹦碎切屑:,形状: 切屑呈不规则的碎块状。,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蹦碎切屑:,产生条件: 切削脆性材料。,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蹦碎切屑:,形成原因: 材料塑性差,抗拉强度低,受前刀面挤压时几乎没有塑性变形便脆断成不规则的碎块。,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蹦碎切屑:,特点: 切削过程不平稳,切削力波动大,有冲击,振动大,已加工表面粗糙。,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三、切屑的类型,蹦碎切屑:,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四、积屑瘤,“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切屑

14、底层与前刀面嵌入式结合发生冷焊现象,使一部分切屑粘结在前刀面上,形成积屑瘤”。,特点: 硬度是工件材料的23.5倍,可以代替刀具切削。 周而复始的生长、脱落。,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四、积屑瘤,“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切屑底层与前刀面嵌入式结合发生冷焊现象,使一部分切屑粘结在前刀面上,形成积屑瘤”。,产生条件: 切削塑性材料。 切削区的温度、压力和界面状况符合在刀面上发生冷焊的条件。,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四、积屑瘤,“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切屑底层与前刀面嵌入式结合发生冷焊现象,使一部分切屑粘结在前刀面上,形成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积屑瘤代替刀刃

15、进行切削,保护了刀刃,增大了前角。 积屑瘤形状不规则,频繁生长脱落,影响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故: 粗加工时可人为控制积屑瘤的生长,使积屑瘤能稳定存在。 精加工时应抑制积屑瘤的产生。,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四、积屑瘤,控制措施:,提高前刀面的光滑程度; 提高工件的硬度,降低塑性; 采用合适的切削液; 避开积屑瘤产生的速度范围。,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四、积屑瘤,控制措施:,提高前刀面的光滑程度; 提高工件的硬度,降低塑性; 采用合适的切削液; 避开积屑瘤产生的速度范围。,v=0.17m/s,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四、积屑瘤,控制措施:,提高前刀面的光滑程度; 提高工件的硬度,降低塑性;

16、采用合适的切削液; 避开积屑瘤产生的速度范围。,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四、积屑瘤,控制措施:,提高前刀面的光滑程度; 提高工件的硬度,降低塑性; 采用合适的切削液; 避开积屑瘤产生的速度范围。,v=0.67m/s,第二节 金属的切削过程,四、积屑瘤,控制措施:,提高前刀面的光滑程度; 提高工件的硬度,降低塑性; 采用合适的切削液; 避开积屑瘤产生的速度范围。,v=1.33m/s,第三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一、切削力的来源、合理及其分力,工件、切屑的变形抗力,刀具与切屑、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摩擦阻力,第三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一、切削力的来源、合理及其分力,第三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二、切削功率,机床总功率:,单位切削功率:,“单位时间内切下单位体积金属所需的功率”,第三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三、单位切削力,“单位面积上的主切削力”:,估算切削力:,第三节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三、切削力测量与经验公式,1.切削力的经验公式:,注意: 计算公式由实验测得,式中的各项应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