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8911546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转自:医学论文网 1中医辨证 肾虚为本,血热、血瘀、气血两虚为标。2.2治疗原则健脾益肾,活血化瘀,安冲调经。23基本方功血1方由炒蒲黄、阿胶、白术、黄芪、熟地、巴戟、仙鹤草、煅牡蛎等组成。功血2方由熟地、淮山药、白术、白芍、川断、菟丝子、桑寄生、生牡蛎等组成。24中药组治法初诊诉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淋漓不净,给子功血1方3剂至6剂,血止后改服功血2方7至14剂。,2017/12/4,第2、第3个月经周期则于月经干净后服功血2方1014剂,以上都是每日1剂,煎服。遇有兼症随症加减。25中西结合组遇初诊时血崩如注,出血日久,元气大亏需获速效者,多采用中西结

2、合治疗。在服中药同时,青春期功血用人工周期疗法。生育期已生育者和更年期功血用妇康片,连服22天。以上两组均连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疗效分析com/3.1疗效评定痊愈:治疗后l3天血止,13个月内周期正常,经量正常。显效:7天内血止,l3个月内周期接近正常(23-40天),3个月内经量明显减少,经期7天以内。好转:血时间7天以上,,2017/12/4,3个月内周期基本规则,但不稳定,经期7天之间,经量有所减少,但仍偏多。无效:用中药9剂以上仍未止血,需改用诊刮止血或转住院治疗者。3.2治疗结果止血效果:中药组平均2.8天,中西药组平均2.5天。中药组66例,痊愈43例,显效13例,好转8

3、例,无例,显效率848%。中西药组64例,痊愈46例,显效13例,转1例,无效4例,显效率92.2%。总显效率88.46%,总司率9538。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卡方检X2=1.2,p0.25)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中药功血1方和功血治疗功血是有较好的疗效。,2017/12/4,4、体会4.l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审因施治是治疗功血之首务功血属崩漏范围,中医传统认为几经、带、胎产、杂病所出现的“不规则阴道了血症”均属崩漏范围。因此崩漏专科门诊病人如不进行辨病,只按中医的辨证必有不少误诊漏诊,如宫外孕,宫颈息肉出血等。所以,初诊病人必须细询问病史,做妇科检查,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确诊为功

4、血后列入治疗观察对象,以便总结疗效。4.2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是治疗功血的两个关键步骤功血所致之崩漏出血量多或日久不净易引起严重贫血甚心律失常属伤寒论“脉结代、心动悸”之范畴,故用益,2017/12/4,气补血,复脉的炙甘草汤加味治之,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以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降低血液的粘稠度,祛瘀生新,均有良好的作用,且无付作用,对心律并有双相调节作用,从而使患者诸证缓解直至诸证自除。赵某,男,50岁,于1996年10月10日就诊。患者心谎,气短乏力,胸闷时痛月余,触事易惊,心房纤颤,时自汗,活动时加重。情绪激动时心慌无力感剧增,小便

5、调,大便干,舌质紫,苔薄白,舌边大小不等的瘀斑,时隐时现,触之疼痛,脉结代。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性室性早博。诊为心律失常,曾用心得安,异博停等药效果不,2017/12/4,显,求余诊治。初诊中医诊为“心悸”证属:心气不足,气血两虚,瘀血阻络。治以补气养血,温阳复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仿伤寒论炙甘草汤加味治之:炙甘草30g,人参10g,地黄15g,阿胶10g(烊化),桂枝6g,麦冬10g,麻仁10g,生姜10g,大枣10枚,川芎6g,檀香10g后下),生龙齿(先煎)15g,黄芪30g,五味子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309,赤药15g,柏子仁10g,水煎温服,1日1剂,连服3剂。二诊:服药后心慌气短乏力感均减:仍胸闷不适,脉博间歇次数亦减。病有机转,效不更方,守原方黄芪剂量加至60克,继服5剂。三诊:服药5剂,身感有力,脉搏偶有间歇,瘀斑亦除,继用上方,桃仁、红花剂量各减半,水煎温服5剂。转自:医学论文网 Office,转自:医学论文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