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三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15422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三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三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三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三节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三节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三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三节(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三节联产品、副产品的成本计算,学习目标: 掌握联产品、副产品的概念 掌握联产品、副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一、联产品的概念,联产品是指利用同一种或几种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出的几种使用价值不同但都是企业主要产品的产品。,炼焦厂在炼焦过程中,同时生产出焦炭和煤气;,奶制品加工厂可以同时生产出牛奶、奶油等;,炼油厂从原油中同时提炼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投入原材料,相同原料,同一生产过程,品 产 甲,乙 产 品,联产品的生产特点图,二、联产品的成本计算特点,联产品在分离点前发生的费用,把这些联产品作为一 类产品,设立成本计算单汇集费用,并根据联产品的生产特点,

2、 采用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计算出联产品的联合成本(或称综合 成本)。然后再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将分离点前联产品的联 合成本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投入原材料,联合成本,同一生产过程,甲,乙,分类法计算,配如何分配,联产品分离后进一步加工的成本称为可归属成本,可以以 进一步加工的该产品作为独立的成本计算实体,设立成本计算 单,采用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计算进一步加工的产品的成本。,投入原材料,联合成本,同一生产过程,甲,乙,分类法计算,可归属成本,三、联合成本的分配方法,实物计量比例法 标准产量比例法 相对销售价值分配法,8,实物量分配法,概念 实物计量分配法,是指将联合成本按各联产品实物量(如重量

3、、长度或容积)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联产品联合成本分配率=联合成本/各种联产品实物量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 = 该种联产品实物量联合成本分配率,江南制造厂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利用同一种原材料加工出甲、乙、丙三种主要产品,20年5月份发生的联合成本分别为:原材料90 000元,直接人工费48 000元,制造费用24 000元。该月生产出甲产品1 000吨,乙产品2 000吨,丙产品1 500吨。在联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无期初在产品,也无期末在产品。,假定各种联产品的单位重量相近,因此以产品产量作为实物量,采用实物量比例分配法分配联合成本,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联产品成本计算表 20年5月31

4、日 金额单位:元,90000/6000,48000/6000,24000/6000,12,标准产量分配法,概念 标准产量比例法也称系数分配法,它是根据各种联产品实际产量,按系数将其折算为标准产量来分配联合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程序 确定各种联产品的系数 用每种产品的产量乘上各自的系数,计算出标准产量; 再将联合成本除以各种联产品标准产量之和,求得联合成本分配率; 最后,用联合成本分配率乘以每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就可以计算出各种联产品应负担的联合成本。,仍以上例资料,该公司采用系数法分配联合成本,事先确定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系数为1.5、0.75和1。联合成本分配情况如表所示。,15,相对销售价值

5、分配法,概念 相对销售价值分配法,是指按照各种联产品的销售价值作为分配标准来分配联合成本的一种联产品成本分配方法。 计算公式 联合成本分配率=联合成本/各种联产品销售价值之和 某联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 = 该种联产品销售价值联合成本分配率,仍以前述资料,采用相对售价比例分配法分配联合成本,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表 联产品成本计算表 20年5月31日 金额单位:元,四、副产品成本计算,(一)什么是副产品,副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一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日化厂生产肥皂过程中产生的甘油,炼油厂提炼原油过程中产生的渣油和油焦,炼铁厂在炼铁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二)副产

6、品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分离点前,将副产品与同时生产的主要产品归为一类作为成本计算实体,设立成本计算单,汇集生产费用,计算联合成本;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副产品应负担的分离点前的联合成本(即将副产品按一定的方法计价),从联合成本中扣除,剩下的就是主要产品的成本。,(三)副产品的计价方法,副产品的计价方法是指确定副产品应负担的分离点前的联合成本的方法。,1不需要进一步加工便可出售的副产品的计价,某副产品应负担的分离点前的联合成本 某副产品的售价税金销售费用按正常利润率计算的利润,某副产品应负担的分离点前的联合成本从联合成本中减除时,既可以从原材料成本项目中一笔扣除,也可以按比例从各成本项目中扣除。,

7、例:某化工厂在生产甲、乙联产品的同时,生产出丙副产品,假定本期共发生生产费用500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400 000元,直接人工100 000元,制造费用200 000元。丙副产品产量为2 000件,单位售价15元,单位税金3元,单位销售费用1元,单位利润1元。则丙副产品应负担的成本(15311)2 00020 000(元),丙副产品成本从各成本项目中扣除如表所示。,20 000,表中丙副产品应负担的成本计算如下: 分离点前总成本中直接材料比重 400 000700 00010057.14 分离点前总成本中直接人工比重 100 000700 00010014.29 分离点前总成本中制造费用

8、比重 200 000700 00010028.57,丙副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20 00057.1411 428(元) 丙副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20 00014.292 858(元) 丙副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成本 20 00028.575 714(元),2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可对外出售的副产品的计价,某副产品应负担的分离点前的综合成本 某副产品的售价税金销售费用按正常利润率计算的利润进一步加工的成本,例:沿用前例资料,假定丙副产品在分离后还需进一步加工,其加工成本为每件2元。单位售价仍为15元,其他数据同例。则丙副产品应负担的成本(153112)2 00016 000(元),丙副产品成本从各成本项目中扣除如表所示。,表中丙副产品应负担的成本计算如下: 分离点前总成本中直接材料比重 400 000700 00010057.14 分离点前总成本中直接人工比重 100 000700 00010014.29 分离点前总成本中制造费用比重 200 000700 00010028.57,丙副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16 00057.149 142.40(元) 丙副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16 00014.292 286.40(元) 丙副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成本 16 00028.574 571.20(元),思考: 联产品与副产品在成本计算上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