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一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15354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一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一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一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一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一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一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核算实务 柯于珍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一节(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学习目标: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掌握分类法的概念、特点与核 算程序 能力目标: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掌握分类法核算的操作技能,能正确归集 并进行类内产品的费用分配,计算类内各种完工产品的成本。,第一节 分类法的应用,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成 本计算的最基本方法。 当企业产品种类、规格繁多的时候 品种法? 如果不同品种、规格的产品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 行分类,采用分类法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例 企业生产A1、A2、B1、B2、B3、C1、C2七种产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三类:,A1、A2,C1、C2,B1、B2、B3,A类,B类,C类,分类法是成本计算的辅

2、助方法,一、分类法的涵义和适用范围,(一)分类法的概念 分类法是指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先计算各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在同类产品中分配计算出各品种或规格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注意分类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生产费用,A类,C类,B类,按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成本,A类 在产品,A类 完工产品,B类 在产品,B类 完工产品,C类 在产品,C类 完工产品,计算类内各种 产品成本,A1,A2,C1,C2,B1,B2,B3,(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品种或规格较多的,并且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企业。如:电子元件厂、食品厂、制鞋厂等,二、分类法的特点 (一)以产品类别作

3、为成本计算对象 (二)分类法的成本计算期应视产品生产类型及管理要求,依它所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而定。 (三)月末,一般要将各类产品生产费用总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三、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按产品的结构、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过程等的异同对各种产品进行适当分类。 类别的划分应依据产品的性质、用途、特点、耗用的原材料以及生产工艺过程特点; 进行产品分类时,注意类距的确定要适当,兼顾成本计算工作的简化与正确性。 类距过大工作简化、准确性差。 类距过小准确性高、工作繁重。,、按产品的类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A类,B类,C类,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2009年12月31日

4、单位:元,、汇总分配各类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的生产总成本。,12,直接材料 费用分配表,直接人工 费用分配表,燃料及动力 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 分配表,C类产品 成本明细账,B类产品 成本明细账,A类产品 成本明细账,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各类 原始 凭证 或原 始凭 证汇 总表,、采用适当且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算各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14,直接材料 费用分配表,直接人工 费用分配表,燃料及动力 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 分配表,C类产品 成本明细账,B类产品 成本明细账,A类产品 成本明细账,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5、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C3产品成本,C2产品成本,C1产品成本,B2产品成本,B1产品成本,A2产品成本,A1产品成本,第四步骤,各类 原始 凭证 或原 始凭 证汇 总表,四、类内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1)选择分配标准时,应考虑其与产品生产耗费的关系,常用标准:产品重量、体积、长度、计划成本、定额成本、售价等。 (2)各成本项目可选择同一个分配标准,为了使分配结果更合理准确,也可根据成本项目的性质,对不同的成本项目选用不同的分配标准。 常用方法: A.系数法,系数法 :系数法是指计算出各类产品总成本后,按照系数分配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确定分配标

6、准(标准产品):通常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销量大、 生产正常、售价稳定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并将其系数定为“1”。,折算其他产品系数:用其他各种产品的有关定额资料,与标准产品 相应定额资料相比即得到各其他各种产品的系数。系数一经确定,应相对稳定不变。,计算各产品总系数:将各产品的实际产量,与系数相乘即为 总系数。也就是标准产品产量。,计算类内各产品的成本:以总系数作为分配标准分配类内费用,计算类内各产品的成本。,某种产品总系数产量 系数,按成本项目分别进行费用分配 某类产品某成本项目费用总额 某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 类内产品总系数之和 某产品分配的某成本项目费用 =该产品总系数 某成本项目费

7、用分配率,分类法举例:,案例:企业概况某电子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该三种产品的结构所用材料和工艺过程相近,合为A类产品。该厂某月生产甲产成品2000件、乙产成品1000件、丙产成品1200件;甲在产品100件,乙在产品150件。 费用资料有关费用资料见表1。 定额资料有关定额资料见表2。 核算要求采用分类法计算各种产品成本。,表1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类别:A类 20年12月份 单位:元,表2 系数计算表 类别:A类 200年6月份,表3 总系数(标准产品产量)计算表 类别:A类 20年126月份 单位:元,表4 类内产品成本分配表 类别:A类 20年6月份 单位:元,优点: 简化成本的计

8、算工作; 能够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成本的水平。 缺点: 分类法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产品分类的不合适、类距的不合理、分配标准不符合实际等都将影响到计算的准确性。,四、分类法的优缺点,一、定额法的涵义和适用范围 定额法是以产品品种或类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根据产品实际产量,核算产品的实际生产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该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基础工作较好、产品生产定型、消耗定额合理且稳定的企业。,任务2、定额法的应用,定额法与其他成本核算方法的最大区别:前面讲的各种方法都是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而定额法是在费用发生

9、的当时,就把符合定额的各项费用与脱离定额的各项费用的差异数分别核算。,二、定额成本的核算 公式: 原材料费用定额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原材料计划单价 生产工资费用定额产品生产工时定额计划工资率 制造费用定额产品生产工时定额计划费用率,三、定额差异的核算 定额差异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 1.材料定额差异的计算 限额法(差异凭证法) 整批分割法 定额盘存法 2.工资定额差异的核算 3.制造费用定额差异的核算,四、定额变动差异核算 综上所述,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的实际成本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产品成本=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现行定额差异+(-)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

10、异,课堂实训:见讲义,一、联产品的成本计算 (一)联产品的含义 指用同样的原材料,经过一道或一系列工序的加工同时生产出几种地位相同但用途不同的主要产品。例如,原油在炼油厂经过一定的生产工艺过程,加工成汽油、煤油、柴油等。 (二)联产品联合成本的分离方法 系数分配法 实物量分配法 销售收入比例分配法,任务3、 联产品、副产品的成本计算,二、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副产品是指用同样的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一些非主要产品,或利用生产中废料加工而成的产品如肥皂厂生产出来的甘油;炼油厂在炼油过程中产出的 渣油、石油焦等。 二、成本计算方法 (1)分离后不再加工的副产品,若价值不大,不负担分离前的联合成本,或以定额单位成本计算其成本。,(2)对分离后不再加工但价值较高的副产品,以销售价格为计算依据,扣除销售税金、费用和一定利润后,即为副产品成本。 (3)对于分离后仍需进一步加工才能出售的副产品,如价值较低,则只计算归属于本产品的成本;如价值较高,则需同时负担可归属成本和分离前联合成本,以保证主要产品成本计算的合理性。,课堂实训:见讲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