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商务工作要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4367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商务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1商务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1商务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1商务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1商务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商务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商务工作要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枣商务字2011 号2011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2011年是承前启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加快城市转型攻坚之年和商务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全面抓好今年的商务工作,对于巩固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明确任务目标,确保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1、2011年全市商务工作指导思想:紧紧抓住我市实施资源城市转型战略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加快城市转型为目标,坚持强化开放和扩大内需并举,提升质量效益和做大规模并重,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开展重大转型项目的招商,着力促消费惠民生,着力创品

2、牌、拓空间、强载体,全力构建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大商务”发展格局,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全面推进商务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加快城市转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2011年全市商务总体工作思路:重点把握好八个方面。一是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在谋划商务工作科学发展上下功夫。二是抓住招商引资这个关键,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三是强化利用外资“1121”工程,在提升利用外资质量上下功夫。四是突出“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在促消费惠民生上下功夫。五是着力创建出口品牌,在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六是拓展外经合作空间,在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上下功夫。七是发挥好省级经济开发区作用,在提升园区载体功能上下功

3、夫。八是带好一支商务队伍,在提高服务科学发展能力上下功夫。3、2011年主要任务目标:全年新开工建设外来固定资产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0个,竣工投产外来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个;实际到账外资2.66亿美元,增长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亿人民币,增长17%;外贸进出口10亿美元,增长10%,新增境外商标注册企业10家;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450万美元,增长18%。二、抓住招商引资这个关键,突出重大转型项目的引进4、精心组织重点区域的定点招商活动。注重前期扎实工作与适时高层推进相结合,突出重点区域,注重招商的实效性,在我市确定的招商区域组织开展一定规模的产业专题

4、招商活动。计划组织境内招商活动4次和境外招商活动3次。境内活动是:(1)4月上旬,在北京举办煤化工、城市建设、机床、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重点邀请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和高校科研院所参加。(2)6月份,以杭州为中心辐射温州、金华、宁波等周边城市,根据每个市产业发展特点,重点推介浙江工业园,举办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机械制造、精细化工、服装加工业等专题招商活动。(3)9月份,借助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平台,在厦门举办台资项目、城市建设专题推介会。(4)进一步创新组织形式,办好我市第十二届国际石榴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境外招商活动主要是结合省里统一组织的活动进行:(1)4月份,在日韩举办

5、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等产业专题招商活动,重点推进与韩国SK集团煤焦油制三苯项目、宇进城市综合体项目、OCI二期等项目。(2)5月份 ,参加省里组织的赴香港的经贸活动,并单独举办我市城市转型概念的专题招商。(3)5月份,参加省政府在台湾举办的经贸活动,充分利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品牌,重点组织台资企业、台湾工业园区开展以商招商活动。5、组织精干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定点招商。在集中举办专题招商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小分队招商迅速灵活、针对性强、效率高的特点,根据项目对接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日韩”、“港台”、上海、深圳等地的小分队招商力度,增加走出去的频率,有针对性地联络客商、对接项目。组织参

6、加省里统一组织的三次小分队专题招商活动:(1)6月份,随省商务厅赴新加坡开展招商活动,重点就我市企业境外上市、外资并购进行考察推进;(2)7月份,赴欧洲参加省商务厅举办的招商活动;(3) 8月份,赴美国、加拿大参加省商务厅举办的经贸活动。6、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战略合作项目落地。继续把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大企业、大项目战略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目标。鼓励国内外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对市内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优化配置企业存量资源。进一步加强与韩国SK、OCI、美国SES、新奥集团、联想集团等世界500强及国内央企、大型民营企业等中国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联想百万吨

7、烯烃项目、韩国SK公司60万吨煤焦油制三苯项目、宇进城市综合体项目、GS公司的城市综合体等项目。7、夯实产业招商的基础。围绕传统产业提升和战略产业培育,精心策划、筛选、论证一批重点对外合作项目。工业项目围绕“八大工业集群”抓引进,突出煤化工下游产品、高端数控机床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集群式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上下游配套大项目。服务业项目围绕 “四引”、“七个一”抓引进,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和品牌,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组织编印2011年重点招商项目册、枣庄市招商地图和枣庄市产业招商指南。充分发挥好枣庄商务网作为商务工作新门户和招商引资新载体的作用,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打造

8、招商引资品牌城市。8、充分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科学制定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和办法,加大环境影响评价、科技含量、投资强度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考核分值,更加注重对招商项目质量的考核。以项目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各区(市)、各产业招商牵头部门招商项目的考核管理,建立境内外重点招商活动跟踪落实和督查考核制度,确保每次招商活动都能突出一个有针对性的产业或投资领域,以求得实效,提高成功率。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台账管理制度,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强化重点签约项目的跟踪调度,有效解决项目推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实施“1121”工程,提升外资的战略效应 9、强化利用外资推进机制。把2011年确定为“利用外资提升

9、年”,继续把“1121”工程作为推进外资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丰富内涵、提升质量,重点推进新批10个合同外资过1000万美元的绿地投资项目,抓好10个合同外资过1000万美元在建项目,推动20家外资企业增资扩股,筛选10个重点企业实行外资并购和境外上市。10、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加大境外上市融资项目的推介力度,促进有境外上市融资意愿的企业加快进程,以推进滕州市悟通香料在香港上市和杨氏科光电子(智达立)在美国上市为突破口,支持、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积极探索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把一些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对跨国公司战略投资的吸引力。对现有外资企业进行排查,筛选具备增资条件

10、的企业,靠上跟踪督促,帮助企业选择现汇增资、设备增资、人民币利润再投资等方式增资扩股。 11、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根据最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编制我市重点产业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加大主导优势产业利用外资力度,提高中小机床、专用设备、电子信息和煤化工等产业利用境外资金和吸收转化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利用外资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抓好现代物流、商贸业、房地产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利用外资工作。四、深化“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提升商贸流通水平 12、全力保障市场繁荣稳定。坚持把扩大消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

11、内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为总抓手,着力抓好“放心肉”等放心消费服务体系,推动放心消费。深入研究假日经济,精心策划年度促消费系列主题活动,提高活动市场化、商务化程度,确保百姓得实惠、企业见效益、社会有影响,不断把“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推向深入。抓好市级12312商务举报投诉中心建设,争取我市成为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市。加强市场监测分析预警,完善重要敏感商品日报监测系统,加强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市场监测。进一步拓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广度和深度,巩固和扩大专项行动成果,继续推进诚信商务信用体系。13、构建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12、”,扩大覆盖面,全市建设和改造200家标准化农家店,新建配送中心2个,力争农家店覆盖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继续加大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促进效应。深入开展“农超对接”、“区超对接”,建立完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鼓励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加强流通信息化建设,促进流通业与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交叉渗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汽车家电、药品等流通网络。14、培植商贸流通龙头企业。推动商贸流通骨干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参股和特许加盟等形式,尽快做大做强,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推进滕州嘉

13、裕商贸城、市中齐鲁机动车商贸城、滕州伦达国际商贸城、干杂海货市场、山亭城头豆制品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的建设和扩建改造,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集散功能强、连接城乡、辐射全国的大型特色专业市场。大力开展商贸流通“十百千”骨干企业创建活动,到2011年底,力争全市形成3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10家过亿元的骨干流通企业。15、提升商贸服务层次。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深入开展国家级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社区便利店、中小连锁超市发展,促进便民利民消费。扶持餐饮住宿业标准化建设,餐饮业“老字号”发展,积极做好中华老字号、山东省老字号评审工作,支持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家政服务网络

14、中心建设,培育家政服务骨干企业和服务品牌。规范发展拍卖、典当、融资租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特殊商贸服务业,认真贯彻有关市场准入和行业标准,加强日常监督和行业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五、以培育出口品牌为突破口,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16、强力推动出口品牌创建工作。结合全市新一轮品牌建设规划,强化出口品牌建设。开展市级“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创建活动,努力扩大自主品牌、附加值高的“精品”出口。推动每个区(市)确定2-3家(滕州、市中3-5家)进出口企业作为培育重点,对企业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实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全球化经营、参加境内外展会等出口品牌建设工作给予政策资金倾斜扶持

15、。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好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力争全年新增境外注册商标企业10家,为创建出口品牌奠定基础。17、加快出口基地建设。把出口品牌建设和科技兴贸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省级中小机床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平台作用,争取创立一批新的省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重点培育中小机床、纺织服装、化工、农副产品等出口基地,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的产品出口,培育具有一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优势出口产品。加快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巩固滕州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果的基础上,再选取1-2个区作为示范区建设的试点区域,形成一批覆盖范围更广的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18、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根据省商务厅“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以广交会、欧亚博览会、巴黎国际食品展、沙迦中国商品交易会、欧洲国际机床展等30多个境内外展会作为重点,建立重点展会信息发布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