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8节 社会影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1853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8节 社会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8节 社会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8节 社会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8节 社会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8节 社会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8节 社会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8节 社会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社会心理学四、人际距离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图26 各种身体姿势及意义 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 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 (一)公众距离(12-25,只)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事物中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二)社交距离(4-12叹)是彼此认识的人们的交往距离,许多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三)个人距离(15-40尺)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接受大量体语信息。 (四)亲密距离(0-18时)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

2、、体温等私密性感觉刺激。(注:1n尺:03048米,1时:254毫米)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第八节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变化。社会影响是一种非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这里,他人是影响者,个体是被影响者。 影响者通过以下六种手段影响被影响者: (一)强制 当被影响者的行为不符合要求时,影响者采用惩罚手段。 (二)奖赏 如被影响者的行为符合要求,影响者给予奖励或表扬。(三)威望 影响者在人格、知识、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威信,使被影响者自愿服从。(四)法权 影响者的法律地位及权力使被影响者有义务服从。(五)参照 参照

3、群体是个体向往的群体,个体自愿按其规范评价自己的意见和行为。(六)信息 其影响力来自信息本身,而不涉及影响者的品质及其与被影响者的关系。从众的概念第一单元从众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其特点是: (一)引起从众产生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想象中的群体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行为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倾向相一致的行为。 (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其随大流时并没有意识到。

4、 (三)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特点。二、从众的功能 在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大多不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它本身无所谓是积极的或消极的,主要取决于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在任何社会中,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大体一致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沟通才有可能;反之他们的沟通与互动则促进这种共同性和一致性的发展。 从个体来看,他只有在多方面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任何个体,无论其多么聪明绝顶,其知识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多到足以适应遇到的每一种社会情境。个体需要以从众方式,在较大

5、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未知世界,因此从众具有个体对社会生活适应的功能。三、从众行为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他原因(如情况不熟悉等)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对自己行为的引导。按照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106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二)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和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

6、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也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 (三)群体凝聚力 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认同感较强,与群体成员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 由群体参照性引发的从众是真从众;由于恐惧偏离而引发的从众是权宜性从众;而由群体的高凝聚力,个体期待与群体规范一致等引起的从众行为则是层次上更高的从众行为。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群体因素 1群体成员态度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愈大,个

7、体愈易产生从众行为。 2群体对个体有较强的吸引力,则个体易于从众。 3群体规模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数量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其临界值大致在三一四人。 (二)个体人格因素 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产生越少;反之,个体自我评价低的,容易多发从2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反之,个体自信心低的,容易多发从众。此外,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的影响,尚未发现它们之间有明显相关。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一、社会促进的概念 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

8、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2观众效应 个体从事的活动,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二、社会惰化的概念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107 与社会促进相反,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称社会抑制,即由于他人在场而使绩效降低。三、优势反应强化对社会促进和惰化的理论解释 美国学者提出优势反应强化假说,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现象。认为,他人芦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因此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被抑制。优势反应是已学习和掌握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如果个体的活动是相当

9、熟练或是简单机械性工作,他人在场提高了动机水平使效率提高,活动绩效出色。相反,如果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费脑筋”的活动,他人在场对其动机水平的提高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 这一假设提出后,许多研究者深化并发展了这一假说,并指出,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效果。在结伴活动中,每个个体都试图自己干得快一些好一些,实际上这是一种隐含的竞争动机。此外,他人在场也会唤起个体对他人评价的认知,这可能是影响社会促进更为重要的因素。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他人评价,并逐渐学会关注他人评价,并赢得好的评价。他人在场,对在场的他人来说,也许对活动并无多大兴趣,但活动者却以为他人正

10、在评价自己,于是激活竞争动机,产生促进作用。而产生隋化的原因是个体的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相应降低造成的。模仿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一)模仿的概念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随之而来。其特点是: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能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 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二)模仿的意义有时可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模仿是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的形式,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也是个体学习

11、的基础。 2适应作用 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模仿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个体发展早期,这种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地位尤显突出。没有模仿个体很难适应他所面临的各种情景。 3促进群体形成 模仿使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有所提高聚力。 (三)模仿的发展增进凝 模仿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其趋势大致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部的实质内容的模仿。 (四)塔尔德的模仿律 法国社会学者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900年出版模仿律一书,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其提出的模仿的定律是: 1下降律 社会下层人士喜欢模仿上层人士。 2几何级数率 模仿

12、一旦开始,便按几何级数增加,漫延迅速。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 3先内后外律 个体对本土文化的喜爱,总是优于外域文化。二、暗示 (一)暗示的概念 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较间接的形式进行。 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二)暗示的分类 1按信息来源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前者暗示信息来自他人,体本人。后者信息来自个 2按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前者有明确目的,后者无明确目的。 3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前

13、者暗示者直接施加影响,后者则是间接施加影响。 4按暗示效果可分为暗示及反暗示 前者达到了暗示者的预期效果,后者则达到反效果,即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 (三)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社会地位、权力、威望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 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被暗示者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有关,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效果的客观因素。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往易受暗示。三、社会感染(一)社会感染的概念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109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

14、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 1双向性 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即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 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爆发,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 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二)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式。发生在个人之间或小群体成员间的感染。是社会感染中最常见的形 2大众传媒的感染 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情绪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大众传媒的感染日益突出,影响巨大、深远。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发生在同一物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能接触到的大型群体内的感染。其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个体的情绪可引发他人产生相同情绪,而他人情绪又反过来加剧原有情绪。这种感染中情绪反复激荡,易于爆发,导致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例如,球迷闹事,邪教的狂热以及战争与灾变情境中的惊慌失措都是此类社会感染造成的结果。 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