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执师考点-免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09874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执师考点-免疫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6、执师考点-免疫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6、执师考点-免疫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6、执师考点-免疫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6、执师考点-免疫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执师考点-免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执师考点-免疫(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6、执师考点-免疫1、免疫是机体识别“自我”与“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应。2、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外周免疫器官脾、淋巴结;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3)免疫分子:TCR、BCR、CD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3、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过程。4、固有免疫:又叫先天性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主要是参与早期抗感染、抗肿瘤,并承担抗原递呈作用.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有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不需要抗原递呈细胞。(固有免疫应答没有记忆性)。5、适应

2、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T细胞通过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递呈的T细胞抗原表位,B细胞通过BCR识别B细胞抗原表位,产生效应细胞。他具有三个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6、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免疫防御、稳定、监视。7、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值、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8、抗原的两个特性:免疫原性,抗原性。9、半抗原: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 10、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 。 11、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12、交叉抗原:抗体或致敏淋

3、巴细胞可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发生反应。13、胸腺依赖性抗原:依赖于T细胞辅助,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14、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不依赖T细胞辅助,可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15、自身抗原:是指在感染、外伤、服用某些药物等影响下,使隔离的自身组织释放抗原性的自身组织抗原。如甲状腺球蛋白抗原。16、超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体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17、骨髓功能: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18、胸腺功能: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19、脾、淋巴结是成熟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20、机体受外来

4、刺激产生的淋巴细胞的淋巴结。21、T细胞表面的重要标志有CD3、CD4、CD8。22、B细胞的表面标志有BCR复合物、CD19、CD21、CD81。23、B-1细胞属固有免疫细胞;B-2细胞是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24、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可非同一些直接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靶细胞的固有免疫淋巴细胞。25、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能杀伤与IgG结合的靶细胞。26、抗原递呈细胞(APC):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27、专职APC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B细胞;非专职APC内皮细胞。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APC。28、外源性抗

5、原MHCII类分子、供CD4+T细胞识别结合;内源性抗原MHCI类分子、供CD4+T细胞识别结合。29、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并具有抗体化学结构的免疫球蛋白。30、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3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免疫球蛋白单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借二硫键连接组成。重链和轻链的靠近氨基端为可变区(V区),C端为恒定区(C区)。32、免疫球蛋白的片段:木瓜蛋白酶Fab段和Fc段;胃蛋白酶F(ab)2段和PFc段。33、免疫球蛋白分类:根据Ig重链C区所含抗原表位不同,分为五类:IgG、IgA、IgE、IgM、IgD。34、免疫

6、球蛋白分型:根据轻链C区所含抗原表位不同,分为、两型。35、V区的功能:结合病原微生物的抗原或分泌毒素。36、C区的功能:激活补体、结合Fc段受体。37、IgG的特性:血中含量最高,唯一能够通过胎盘,防止新生儿感染有重要意义。38、IgA的特性:分泌型的抗体,血清型主要存在血清中,分泌型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中,发挥局部抗感染作用。39、IgE的特性:含量最少,亲细胞型抗体,引起I型变态反应,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疾病有关。40、IgM的特性:分子量最大,为最早产生的Ig,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可用于感染早期的诊断。41、IgD的特性: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42、单克隆

7、抗体:高度均质、高度专一性的抗体。43、补体成分中C3最多。44、经典激活途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C1q结合,顺序激活C1r、C1s、C2、C4、C3,形成C3、C5转化酶的反应过程。C5b与C6、7、8、9结合形成C5b6789(为膜攻击复合物)。45、膜攻击复合物参与宿主抗细菌和抗病毒作用。46、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的生物学作用:1)调理作用C3b、C4b;2)免疫粘附作用;3)炎症介质作用。47、细胞因子(CK):是由经抗原活化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48、细胞因子的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49、IL-

8、1由单核吞噬细胞、内皮细胞产生,促进T、B淋巴细胞活化、增生。50、IL-2由活化T细胞产生,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52、干扰素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但不能破坏病毒。52、肿瘤坏死因子:破坏细胞。53、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低浓度、高效应.54、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而不同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55、细胞因子的网络作用:1)高效性;2)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3)多效性;4)重叠性,5)拮抗性;6)协调性.56、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1)调节固有免疫应答;2)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3)刺激血细胞生成;4)细胞毒作用;5)促进损伤修复.57、参与T细胞粘附、活化的

9、CD分子有CD3、CD4、CD8、CD2、CD28、CD52。 58、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有CD79a/CD79b、CD19、CD21、CD40。CD79a/CD79b是提供B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CD40是提供B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二信号。 59、人体主要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为人白细胞抗原(HLA)。60、HLA-II类基因由DP、DQ、DR三个亚区组成。61、HLA-II类抗原的功能是识别和递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62、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受者之间HLA抗原的符合程度。63、HLA的生理学意义:1)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诱导;2)参与炎症反应,调控固有免疫

10、。64、免疫应答基本过程:识别、活化、效应。65、适应性免疫应答:即T、B淋巴细胞经过TCR、BCR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表位后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65、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66、初次免疫应答特点:潜伏期长、抗体滴度低、维持时间短、主要是IgM。67、再次免疫应答特点:潜伏期短、抗体浓度增加快、滴度高、维持时间长、诱发再次免疫应答所需的抗原量小、主要是IgG。68、CD4+Th1细胞活化后主要分泌IL-2、IFN-等细胞因子,促进Th1型细胞免疫应答。69、免疫耐受:指抗原特异性的免疫无应答。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应答。具有

11、特异性和抗原性性。70、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可避免发生自身免疫病。71、在器官移植前,静脉注射供者的表达同种异型抗原的血细胞,能建立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延长移植器官的存活。72、打破免疫耐受可出现自身免疫病。73、病原体免疫逃逸的机制:1)抗原性的变化;2)持续性感染;3)免疫抑制。74、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最佳时期是:胚胎期。75、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76、超敏反应分为4类:1)I型超敏反应;2)型超敏反应;3)型超敏反应;4)型超敏反应。前三型为抗体介导,后一种为T细胞介导。77、I型超敏反

12、应的特点:1)IgE介导;2)速度快;3)仅功能紊乱、无组织损伤;4)明显个体差异;5)可溶性抗原。78、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有某些药物、花粉、鱼虾;变应素是IgE;参与细胞有B细胞、大肥细胞、嗜酸性粒细胞。79、过敏性休克是最严重的I型超敏反应。青霉素过敏最常见。80、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1)避免接触变应原;2)脱敏疗法;3)药物治疗。81、过敏性休克抢救用肾上腺素。82、型超敏反应特点:1)IgG和IgM介导;2)细胞性抗原;3)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参与;4)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83、常见的型超敏反应: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甲亢。甲亢(

13、Graves病)是一种特殊的型超敏反应。84、型超敏反应特点:1)免疫复合物形成;2)可溶性抗原;3)IgG和IgM介导;4)补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参与;5)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85、常见的型超敏反应:阿沙氏反应(Arthus反应)、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86、型超敏反应特点:1)单核-巨噬细胞参与;T细胞介导(主要是CD4+Th1)。87、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感染性迟发性超敏反应、接触性迟发性超敏反应。88、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主要是病毒感染。89、自身免疫疾病的特点:1)与遗传有关;2)隔离、隐避抗原释放;3)变化的自身抗原。90、自身免疫疾病的治

14、疗:应用免疫抑制剂。91、B细胞缺陷病:Ig减少为特征、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和对病毒的易感性增加。如X-性连锁低丙种球蛋白症。92、T细胞免疫缺陷病DiGeorge综合症。9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HIV),破坏CD4+T细胞。94、肿瘤相关抗原:甲胎蛋白(AFP)肝癌;癌胚抗原(CEA)结肠癌。均为典型的胚胎抗原。95、抗肿瘤免疫中T细胞免疫最为重要,CD8+CTL是抗肿瘤免疫最重要的杀伤细胞。(CTL是细胞毒T细胞)。96、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肿瘤细胞MHCI类分子表达低下,导致CD8+CTL无法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97、宿主抗移植物反应(排斥):指受者对供者移植物发生免疫应

15、答。98、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指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细胞产生排斥反应。99、排斥反应分为超急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100、超急排斥反应:血管接通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发生,原因是受者体内预先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型抗原的IgM抗体。101、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数天至2周左右出现,细胞免疫应答发挥主要作用。机制是:1)CD4+Th1细胞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2)CTL直接杀伤;3)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102、慢性排斥反应:移植后数周、数月、数年发生,移植物发生纤维化、进行性功能减退。机制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慢性排斥反应。103、防治免疫移植反应最有效的措施是给予免疫移植剂。104、放射免疫是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的免疫测定。具有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105、流式细胞术(FCM):是用荧光活化细胞分析仪通过细胞表面CD分子的检测而对细胞进行分类和定量的方法。106、免疫治疗:抗感染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EPO肾性贫血。 107、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C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108、THl细胞分泌:IFNr (IL-1可抑制其分泌)。 109、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