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奇偶性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08048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函数的奇偶性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函数的奇偶性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函数的奇偶性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函数的奇偶性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函数的奇偶性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函数的奇偶性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函数的奇偶性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主编:李广全、李尚志授课时间:45分钟授课班级:13级幼师 人数:24人课题3.2.2函数的奇偶性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能力目标会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判断函数奇偶性。情感目标 通过对称图形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分析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难点函数奇偶性的判定。关键明确奇偶函数图像特征。教具资料教材,三角板,剪刀彩纸,圆牌,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查点人数.师生互致问候1分

2、课前准备1. 观看微课,复习初中学习的四种函数图像及图像特征。2. 通过查阅网络资料收集对称图片。通过微课对旧识查缺补漏,新知理解掌握;了解对称在生活中应用。学生观看微课,整理上传查找到的材料。创设情境观察生活中的对称图片感悟对称美,动手折纸飞机。 问题:采用对称设计的原因?归纳总结:对称的构成能表达秩序,给人以安静和稳定、庄重与威严等心理感觉,并能给人以美感。通过学生熟悉的图片与折纸飞机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加深学生对学习函数奇偶性必要性的认识。(板书课题)教师播放投影,学生折纸飞机并分析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4分探求新知探求新

3、知思路:1借助图像 直观感知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图像具有对称性,如果是,关于什么对称?关于y轴对称 偶函数 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2探索规律 理性认识问题2:判断函数f(x)= x2的奇偶性f(-1)= 1 f(1)= 1 f(-1)= f(1)f(-2)= 4 f(2)= 4 f(-2)= f(2) . . . f(-x)= x2 f(x)= x2 f(-x)= f(x)特点: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等,函数是偶函数。 判断函数f(x)= x的奇偶性 f(-1)= -1 f(1)= 1 f(-1)=-f(1) f(-2)= -2 f(2)= 2 f(-2)=-f(2) .

4、. . f(-x)= -x f(x)= x f(-x)=-f(x)特点: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也是相反数,函数是奇函数3.抽象思维 形成概念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数集D,如果对于任意的xD,都有-xD, 且f(-x)=f(x) 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 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数集D,如果对于任意的xD,都有-xD,且f(-x)= -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从学生熟悉的函数图像出发,直观感知函数奇偶性。将研究函数奇偶性从观察函数图像过渡到研究函数解析式,对函数奇偶性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归纳,抽象出函数奇偶性

5、的概念,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 学生参照偶函数概念,归纳总结出奇函数的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解答,教师强调。学生分析归纳,教师补充。教师归纳总结出偶函数的概念。16分巩固拓展1.慧眼识图 将函数图像分为两类 关于原点对称 关于y轴对2. 火眼金睛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5) (6)2. 补全图像(至少两种方法)yOx已知函数y=f(x)是偶函数,它在y轴右边的图象如图,画出y=f (x)在 y轴左边的图象。3.剪纸3.剪纸4.智力游戏(二选一)变方向:现有10枚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试只移动其中的三枚,使三角形的方向改变。 赢你没商量两个人轮流在圆形的桌面上摆圆

6、牌,规则是不能重叠不能落在边缘外,谁先摆不下就算输(老师先摆) 试证:老师有办法一定赢。学生通过用眼观察,运用图像的对称性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开阔解题思维。结合幼教学生的特点设置剪纸环节,拉近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距离,学生感悟数学的实用性。根据学生好玩的天性和未来岗位的需求,设置智力游戏环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学生巩固本课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习题。教师演示投影显示内容,学生合作交流,分析思考解答,教师指导。各组代表展示作图方法,教师与其他组共同点评。学生进行剪纸活动,教师到各组交流指导。学生合作、协作,最终解答,教师指

7、导并评价。19分归纳小结1.知识总结:比较奇、偶函数概念的异同,并说明图像特征。2. 评价方面:根据表格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归纳总结本课知识,完善新知建构,收获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结,教师补充。4分布置作业1.基础作业: 2.拓展作业: 课堂折纸与剪纸作品,以对称的形式布置板报。将作业内容拓宽到专业和生活领域上,突出函数奇偶性在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课后独立或小组完成。1分 板书 设计3.2.1函数的奇偶性一、函数奇偶性定义: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数集D,如果对于任意的xD,都有-xD,且f(-x)=f(x),那么函数叫做偶函数;且f(-x)= -f(x),那么函数叫做奇函数 二、图像特征关

8、于y轴对称 偶函数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 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特色和优点: 幼师工作经常接触剪纸,折纸,游戏等内容,为了给今后的职业需求,提供更大的平台,本课与专业课紧密结合。在创设情境环节中,学生通过折纸感知函数奇偶性;在巩固拓展环节中,学生通过剪纸,体会函数奇偶性;在拓展作业中,学生通过板报的布置,运用函数的奇偶性,全程与专业及生活衔接,体现了现代课程改革理念“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用眼去看,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动嘴去说,通过课堂学习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前复习环节,制作了微课程,方便了不同基础的学生对旧识时进行查缺补漏,对理解和掌握函数奇偶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成为我今后教学研究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