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90831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专题专题 1515 现代世界经济现代世界经济 考向一考向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1.讲高考讲高考 (1)考纲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 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概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的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命题规律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察的内容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是本考点的重点内容,其为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可贵的经验教训,往往与其他的政策甚至不同国家的政策进 行比较考查,应该好

2、好掌握;对斯大林模式一般多考查对其评价,也就是经验教训,而且多联系苏联实施的 政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化的政策进行考查;苏联经济改革命题重点在于对三人改革的内容以及评价, 而且往往与斯大林模式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当时美苏关系等联系起来综合命题。从考查的题型看以选择题为 主,材料题为辅。要注意本考点与中国政治经济及美国罗斯福新政相联系出题。 例 1(2018 年全国卷文综历史 12)12. 1959 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 年内工 业生产总值提高 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3、.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点睛:本题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切入点,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 出,斯大林逝世后,其继任者企图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但均没有能够突破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的束缚,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这一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着很好的 借鉴意义。 例 2(2018 年江苏单科历史 18)18. 1957 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 7 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 6 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 105 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 的全联盟部

4、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C 2 2讲基础讲基础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 核心词:余粮征集制、粮食税、直接与间接过渡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 政权,对俄武装干涉 (2)国内:列宁开始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 会主义改造。俄国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 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

5、 新情况,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不论大小,一律收归国有, 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商业:取消自 由贸易(4)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 劳动义务制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 食 (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 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 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 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 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 劳取酬的工资制 评价 (1)性质: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

6、采 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2)积极方面: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 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 稳了脚跟 (3)消极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 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1)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 探索 (2)经济: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 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5 年, 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 生活初步好转 (3)政治: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巩固 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考点二 斯大林回归“理想”的模式探索 核心词: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确立: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经过

7、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 济体制。 2主要表现: 涉及领域集中体现 影 响 经济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从长远来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 3 力 政治 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终集中 于斯大林手中 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但维系 了政局稳定 思想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思想理论单调,学术及艺术创作单一, 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 3评价 (1)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1937 年苏联工业 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

8、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 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原因。 考点三 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调整 核心词:改革侧重点、和平演变、背离社会主义原则、苏联解体 1三次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赫鲁晓夫改革成效不大, 带来了社会的混乱 经济继续滑坡,社会 陷入危机边缘 农业 (1)扩大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 (2)开垦荒地 (3)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1)扩大农场和农庄的生 产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 格 (2)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 制 措 施 工业 (1)扩大地方和企业生产自主权 (

9、2)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 军事工业 (1)提出“加速发展 战略”,并把重点放 在重工业上 (2)改革陷入困境后, 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 治体制改革 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收到一定的成效 评 价消极 (1)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2)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 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 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 革陷入停滞 经济持续下滑,国内 局势失控,最终导致 了苏联的解体 2苏联解体 (1)过程: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使苏联变成松散的邦联。“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性 质发生质变。1991 年 12 月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2)原

10、因: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根深蒂固。直接原因:戈 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3.3.讲典例讲典例 【例 1】(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34) 1953 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 4 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 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B 【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

11、模式”“斯大林模式”的改革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与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本题的迷惑性很大,从时间上看它不应该是苏联经 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但从内容上看又是对“斯大林模式”的一个改革,所以容易错选为 B 项。其实苏联的经 济体制改革只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触及了经济体制的实质的,所以通过这个要点可以排除干扰项。 【趁热打铁】学者钱乘旦认为,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 ,也可以姓 “社” ,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是 A. 苏俄新经济政策 B. 苏联斯大林模式 C. 美国罗斯福新政 D. 中国的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

12、知,苏俄新经济政策是部分的恢复了资本主义,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借鉴了计划经济,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借鉴了市场经济,这些都体现了“现代化复杂属性”,故 ACD 错误;苏联斯大林模式是单 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姓“社”的,故 B 项符合材料信息。所以本题答案为 B 项。 【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 世 纪 70 年代初的调整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力要求较高。首先突破点是材料内容的时间,其次定 位是美国,通过这个定位要回忆教材相关的内容。时空定位后再看材料内容,内容反映的是世纪年 代的美国在面对着二战后的经济危机的打击

13、下所以采取的减少政府干扰经济发展的做法,并不是要把权利下 放到州政府,此处的关键点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依据此点可以排除 C 项。 1.1.讲基础讲基础 考点一 核心词: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制度信仰危机、法西斯主义 1原因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在 20 年代经济增长虚假繁荣,以及政府推行分 期付款,形成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消费增长引起股票市场的狂涨,直接引发这次经济危机。其根源是资 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导火线是 1929 年 10 月 29 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狂跌。 2爆发:1929 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此后大

14、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 3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1)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 5 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趁热打铁】1929 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 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 1932 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 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

15、家。这说 明 A. 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B.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 30 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D.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互补有无 【答案】C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所以认真研读材料,尊重材料 原意是做好这类题目的主要诀窍。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 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 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2)命题规律 本主题是世界现代史中的主体内容之一,也

16、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内容,主要内容有:“二战”后 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欧盟的成立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 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近几年考查题型都有兼顾选择题和材料题,主要集中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经济区域集团 化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表现等知识进行考查。复习是要注意与政治史 知识,时事热点进行结合复习。 例 1(2018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10) 10.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 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 年 12 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 放后我国 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 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 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名师点晴】世界银行成立于 1945 年,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两大金融机构之一,主要向发展 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