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081451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 第一章 航道工程与航道尺度v 第一节 航道工程v 一、航道v 1.定义:为了组织水上运输所规定或设置的船舶航行通道称为航道。v 规定:图上画定或现场标定; 设置:人工开挖或整治而成。v 2.基本要求:v 足够的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v 适合船舶航行的水流条件:流速不能过大、流态不能太乱、比降不能太大。v 跨河建筑物应满足船舶航行的净空要求。vv 二、航道工程v 1.整治工程:建造整治建筑物,改变和调整水流结构,稳定主流,控制和调整泥沙在河槽内的运动。能较长时间维持河势,影响范围大,投资大。v 2.疏浚工程:用挖泥船挖除碍航浅滩,增加航深;用爆炸除去碍航礁石。投资少,见效快,施工简单,但易回

2、淤。v 3.渠化工程:建造拦河闸坝,抬高水位。投资大,技术复杂,通常应先考虑疏浚和整治措施,如达不到要求才考虑渠化工程。v 4.径流调节:利用上游水库,洪水季节蓄水,枯水季节放水。v 一般来说:山区河流 渠化工程v 平原河流、潮汐河口 整治和疏浚结合v 平原上的大江大河 疏浚v 河网地区、湖区 疏浚 v 第二节 航道尺度v 一、航道尺度 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情况下,保证通航的航道最小尺度。包括航道水深、航道宽度、弯曲半径以及在最高通航水位下跨河建筑物的净空。v 二、航道等级v 以航道水深为分级标准: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分4级1.83m、2.74m、3.66m、12.20m。v 以标准驳船的吨位为分

3、级标准:我国采用此分级法。v 三、内河船舶的航行方式v 1.拖带船队 2.顶推船队v 第二章 浅滩的演变和整治v 沿河流的纵向河床有一系列的凸起之处,从航运观点来看,我们一般是将水深不足,碍航的地方称为浅滩,或称碍航浅滩。v 河流中为什么会出现浅滩?各个浅滩上的水深为什么不一样?浅滩位置为什么会移动?等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原因和规律的。因此,整治浅滩时,必须掌握浅滩演变的规律,了解浅滩的成因,然后进行整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工程的实施。v 第一节 浅滩及其成因v 一、浅滩及其组成v 1.浅滩:联接边滩与边滩或江心滩之间的水下沙埂,当其航深不足时,便称为浅滩。v 2.组成:上边滩、下边滩

4、、上深槽、下深槽、沙埂、尖潭、倒套、上沙咀、下沙咀v 二、浅滩分类及成因v 1.按淤积部位(淤积原因)分为6类:v 弯道过渡段浅滩;深槽由凹岸 凹岸,环流消失(或不定)。v 放宽段浅滩:单宽流量减小,流速减小。v 河槽束窄处上游浅滩:局部壅水区。v 分汊河段浅滩。v 分流河段浅滩。v 支流汇入河段浅滩。v 2.按河床形态分为4类:v 正常浅滩(平滩):上、下深槽对峙而不交错(航槽位置稳定)v 交错浅滩(坏滩):上、下深槽交错(航槽不稳定),横向漫流。v 复式浅滩:滩、槽交错分布的浅滩群。v 散乱浅滩:滩、槽分布散乱,极不规则。v 3.成因:(至少有四种可能)v 流速减少:放宽、束窄壅水、分汊、

5、分流、入汇等。v 环流:过渡段环流方向相反,泥沙落淤。v 洪、枯水流方向不一致:洪水淤积,枯水冲不走。v 上游来沙量过多:山洪、冲刷、塌方等原因。v 总之,浅滩的形成可归结为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输沙能力,上游来沙不能被本河段水流所带走落淤而成。v 第二节 浅滩演变的基本规律v 一、影响浅滩演变的主要因素v 来水来沙条件,河床边界条件两方面。v 1.来水、来沙条件(水文条件):v 大水,少沙: 浅滩少淤或冲刷v 小水,大沙: 浅滩淤积v 洪峰在前,沙峰在后: 浅滩淤积v 沙峰在前,洪峰在后: 浅滩少淤或冲刷v 涨水慢(淤),落水快(冲):浅滩淤积(淤多、冲少)v 涨水快,落水慢: 浅滩冲刷(淤

6、少、冲多)v 从以上可以看出:河流的来水、来沙(水文条件)及其变化过程对浅滩冲淤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水文条件的变化是引起浅滩变化的直接条件。v 2.河床边界条件(河床形态):v 竖向形态:边滩高大,水流归槽早,冲刷时间长,浅滩冲刷多;v 边滩低,水流归槽晚,冲刷时间短,浅滩冲刷少;v 平面形态:放宽、束窄、分汊、过渡段长短等,影响流速分布,环流结构。v 上、下游河势:动力轴线摆动。v 二、浅滩演变的基本规律v 1、绝对活动性:浅滩形态总是变化的,浅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冲淤变化,这是水流与泥沙相互作用所决定的。v 2、相对稳定性:只要河床形态、地貌不发生根本变化,浅滩不会消失,必然存在。这也是水流

7、与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v 3、年内周期性:v 一般是:洪(涨)淤、枯(落)冲,又可分4阶段:v a、涨水初期:冲淤交替v b、高水期:明显淤积v c、中、枯水:明显冲刷v d、枯水末期:相对稳定v 鞍凹(槽口)位置:洪、中、枯不同,但具有年周期性。航道多变。v 4、年际周期性:v 特大洪水年出现时,浅滩形态变化,然后逐年调整,又恢复原来形态,有一定周期性。第三节 浅滩演变分析方法v 浅滩演变的分析目的在于掌握浅滩演变的规律,区别影响浅滩演变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预测今后浅滩的变化趋势,提出对浅滩的整治措施。v 1、对天然河道的实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河道的过去演变过程。v 2、应用泥沙运动和

8、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v 3、运用河工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v 在具体进行某一浅滩演变分析时,通常是采用从河床变形的结果去找原因的方法,即根据已有的浅滩形态及其变化规律,从水流、泥沙、和河床形态上去找原因,找到原因以后,再由这些原因去预报浅滩的发展趋势。即从结果找原因(主因)演变趋势整治措施。v 第四节 浅滩的整治原则v 除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数值求解外,更多的方面还停留于定性的描述阶段。航道整治理论也必然处于半经验半理论状态。v 一、统筹兼顾,充分利用河流资源v 二、处理好治理河道与航道的关系v 只有稳定了河势,才有可能整治好浅滩。所以治河与治浅滩两者是统一的。另一方面,一条河流的稳定,很大

9、程度上决定于中洪水时期水流对河床的塑造。治河工作者为了稳定河势,常着重于中洪水期稳定岸线、深槽和边滩,控制河流的平面摆动。航道工作者为了克服枯水期浅滩的水深不足,通常多着眼于枯水期浅滩的整治,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v 三、顺应河势,因势利导v 四、参考优良河段规划河床形态,工程分期实施v 五、合理选择治理浅滩的措施v 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整治是带有根本性的措施。疏浚收效快、机动灵活、一次投资较少是其优点,但需经常清除挖槽的回淤。在流速小、流向变动不定的壅水河段、整治工程难以发挥作用时,常采用疏浚。实践表面,一般情况下,采用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措施是比较经济合理的。即以整治为主辅以疏

10、浚,或以疏浚为主辅以整治,只要搭配得当,可以收到多快好省的效果。v 第五节 浅滩的整治措施v 一、整治方案论证v 经济比较:v 整治建筑物:根本性的措施,长期起作用,一次性投资大。v 疏 浚:临时性的措施,短期起作用,一次性投资小。v 整治与疏浚相结合:一主一辅。v 技术论证:v 内容:a效果;b对上下游河道演变的影响;c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如防洪)。v 方法:a演变分析;b变形计算;c模型试验。v 二、各种浅滩的一般整治方法v (一)正常浅滩v 一般情况下,这类浅滩不碍航,只有在洪水期来沙特别多的年份才会出现水深不足。v 1.特点:河道呈弯曲形状,上下深槽不交错,水流较集中。v 2.碍航原因:

11、过渡段太长;河宽太大;边滩高程太小。v 3.治理方法:稳定河势(保护弯道凹岸);束窄河宽;固定、加高边滩高程;疏浚。v (二)交错浅滩v 1.特点:河道顺直或过渡段太短;上、下深槽交错;存在横向漫流。v 2.碍航原因:上、下深槽之间存在横向漫流,水流分散,水深小(浅滩脊宽浅),槽口多,航槽不稳定。v 3.治理方法:消除漫流,固定、加高边滩;疏浚。v (三)复式浅滩v 1.特点:河道顺直较长或过渡段很短;上下游浅滩相距太近,有共同的中间深槽;上下深槽时有交错。v 2.碍航原因:上下浅滩冲淤交替;横流;急弯。v 3.治理方法:稳定河势;消除横流;固定、加高边滩;疏浚。v (四)散乱浅滩v 1.特点

12、:河道没有完整的弯曲形态,河床宽浅,没有明显的边滩和深槽。v 2.碍航原因:水流分散,主流不定。v 3.治理方法:用整治建筑物或疏浚的方法形成一条弯曲的整治线。v 第三章 整治工程规划与设计v 第一节 概述v 中洪水整治,稳定河势,固定岸线,主要是治河,解决防洪问题。v 枯水整治,束水导流,刷深枯水河槽,主要是治滩,解决航运问题。v 第二节 整治断面设计v 一、设计水位v (一)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根据通航标准,要求达到航道尺度的起算水位,称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又称设计水位。v (二)浅滩设计水位的确定方法v 1、水位相关法:v 浅滩上设立一个或几个临时水位尺,与基本水文站同步观测较长时间的水位资

13、料,点绘相关图,由基本水文站的设计水文浅滩的设计水位。v 2、比降插入法:v 当浅滩上没有水位资料而浅滩上下游有水文(位)站时采用该法。v 3、瞬时水位法:v 浅滩上临时观测水位较少,点不出相关图。但又无上、下水文站时,可由少数资料求出浅滩水位与基本站水位的落差关系,即用这一固定落差,由基本站水位,推算滩上水位。v 二、整治水位v 定义:与整治建筑物头部齐平的水位。当水位降至该水位时,整个水流受到整治建筑物的约束。(整治建筑物开始发挥最大作用)。该水位愈高,建筑物修得高,水流受约束早,航道冲刷愈多,但投资加大;影响防洪。v (一)经验方法:v 1、经验数据法:由整治成功的工程经验数据确定。v

14、2、优良河段模拟法:用本河道的优良河段边滩高程作为整治水位。v 3、采用多年平均水位:多年平均流量对应的水位,相当于平边滩水位v (二)造床流量法v 所谓造床流量是引用某一个频率的流量,在这个流量下,造床作用假定和多年流量过程综合造床作用相当,这一流量,称为造床流量。v 提出造床流量应是对河床形成作用最大的那几级流量,它包含了造床强度和历时两方面因素,造床强度又取决于输沙率的大小,故输沙率与历时的乘积最大时的流量作为造床流量。v 三、整治线宽度v (一)定义v 整治水位所对应的河面宽度。应大于航道宽度。整治线宽度太大,束水作用不明显;宽度过小,将产生局部的过度冲刷,引起下游河段淤积,或流速过大使航行条件恶化,因此,正确确定整治线宽度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v (二)确定方法v 早期整治航道时,由于没有挖泥设备,多采用束水攻沙的方法,因此,整治线宽度公式均为只考虑束水攻沙情况下推导出来;而现在一般多采用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航道整治,故一些公式应进一步完善。v 1. 经验方法(河相关系法)v 2. 理论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