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4471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4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2018-2019 年度下学期高一月考年度下学期高一月考 化学试题化学试题 试卷说明试卷说明: :本卷分为试题卷与答题卡两部分,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考试时间为本卷分为试题卷与答题卡两部分,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考试时间为 9090 分分 钟,满分钟,满分 100100 分。分。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S-32S-32 H-1H-1 O-16O-16 N-14N-14 第第 I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一、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 3 分,共分,共 4

2、848 分)分) 1.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 H2B. CO2C. NOD. O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不能用排空气收集的气体性质有:会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与空气的密度相差很小,NO 会与空 气中的 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选 C。 考点:气体的收集方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其有漂白性 C. 二氧化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过氧化钠、氯水、臭氧的漂白原理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可与澄清石灰

3、水反应,应用品红、溴水、高锰酸钾等溶液鉴别,故 A 错 误; B.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褪色。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其褪色,故 B 错误; C. SO2不可漂白酸碱指示剂,二氧化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会褪色,故 C 错误; D. 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过氧化钠、氯水、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使有色物质褪色,褪色 - 2 - 原理不同,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几种不同的漂白原理对比: 氧化型加合型吸附型 HClO、Na2O2、O3等 SO2 活性炭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可逆可逆可逆(解吸附) 可漂白酸碱指示剂不可漂白酸碱指示剂 3

4、.下列各组气体,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的是( ) A. NH3、O2、HClB. N2、H2、HClC. CO2、NO、O2D. H2S、O2、S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即通常条件下互相不反应。 【详解】A氨气和氯化氢极易结合生成氯化铵固体,二者不能共存,故 A 错误; B通常条件下 N2、H2、HCl 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能稳定存在,故 B 正确; CNO 具有强的还原性,O2具有氧化性,在通常条件下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 C 错误; DSO2具有氧化性,H2S 具有还原性,通常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4.检

5、验 NH4+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加入到试管中,然后( ) A. 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 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检验其酸碱性 C. 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 D. 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直接加热铵盐晶体虽然也可分解产生氨气,但同时会生成其他气体,如 NH4Cl 受热分解产生 NH3、HCl,混合气体在到达试管口之前即又冷却化合成为原来铵盐晶体附着在试管壁上,无法使湿润红色石 - 3 - 蕊试纸变蓝,A 错误; B.铵盐和水混合不会产生氨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中会显示红色,是因为铵根离子水解显示

6、酸 性,但是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铵盐,B 错误; C.加强碱溶液后加热,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因为强碱溶液呈碱性,不能确定是否有铵根离子,C 错误; D.将白色固体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证明产生的 气体是氨气,则该盐中含有铵根离子,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 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Cl2 +2OH- =Cl-+ ClO-+H2O B. 氯气与 KOH 溶液反应:Cl2 +2OH- =Cl- +ClO-+H2O C. 盐酸与 AgNO 3溶液反应:HCl +Ag+ =H+AgCl D

7、. NaCl 溶液与 AgNO 3溶液反应:Cl- +Ag+=AgCl 【答案】C 【解析】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 Cl- + ClO- + H2O, 选项 A 正确。氯气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次氯酸钾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 Cl- + ClO- + H2O,选项 B 正确。HCl 是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拆为离子,所以选项 C 错误,其正确的离子 方程式为:Cl- + Ag+ = AgCl。NaCl 溶液与 AgNO3溶液反应应该得到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所以对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Cl- + A

8、g+ = AgCl,选项 D 正确。 点睛:将化学方程式改为离子方程式时,应该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 将可溶的强电解质拆为对应的离子。其中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盐。 将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删去。 检查方程式原子个数守恒和电荷守恒。 6.与 6.4g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 NO2的质量为( ) A. 3.2gB. 4.6gC. 6.4gD. 2.3g 【答案】B 【解析】 【详解】6.4g 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1mol,SO2、NO2分子均含有 2 个氧原子,二者含有氧原子 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即 NO2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则 NO2的质量为 0.1mol46g/m

9、ol=4.6g,故 B 正确; - 4 - 答案选 B。 7.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 稀硫酸与锌粒的反应B.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C. 浓硫酸与铜反应D.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稀硫酸与锌反应,硫的价态不变,A 项错误;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表现 还原性,B 项错误;C、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C 项正确;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硫的价态不变,D 项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8. 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的是( ) A. 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 B.

10、 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C. 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D. 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答案】B 【解析】 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温度降低后二者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所以 B 是错误的。氨水不稳定, 加热易分解放出氨气。生石灰和氨水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增大氨水的浓度,同时放出的热量促使氨水 分解因此 ACD 均正确。答案选 B。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 将氨通入盐酸中:NH3+H+=NH4+ B. NaOH 溶液和 NH4Cl 溶液混合并加热:NH4+OH-NH3+H2O C. 将少量铜屑放入浓硝酸中:Cu+4H+2NO3-=Cu2+2NO2

11、+2H2O D. 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稀硫酸和铜不反应,不能置换出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SO2和水, 选项 D 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 5 -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判断离子方 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即(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 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 程式,然后

12、灵活运用即可。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 NaOH 干燥的是( ) A. Cl2B. O2C. SO2D. NH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Cl2 会和 NaOH 反应,所以不能用 NaOH 固体干燥,A 错;O2 和浓硫酸、NaOH 都不反应,可以用浓 硫酸、NaOH 固体干燥,B 对;SO2 会和 NaOH 反应,所以不能用 NaOH 固体干燥,C 错;NH3 会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选 B。 考点:干燥剂的选择。 11.下列反应中,不能说明 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A. SO2+H2OH2SO3 B. S

13、O2+2NaOH=Na2SO3+H2O C. 2SO2+O22SO3 D. SO2+CaO=CaSO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SO2能与水反应:SO2+H2OH2SO3,说明 SO2是酸性氧化物,A 错误;BSO2能与碱反应: SO2+2NaOHNa2SO3+H2O,说明 SO2是酸性氧化物,B 错误;C2SO2+O22SO3是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不符合酸性氧化物的通性,C 正确;DSO2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说明 SO2是酸性氧化物, D 错误;答案选 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名师点晴】该题难度不大,掌握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是

14、解答的关键,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一般有:能与水反应,能与碱反应,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12.下列酸在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其中 S 或 N 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稀硫酸B. 稀硝酸C. 浓硫酸D. 浓硝酸 【答案】A 【解析】 - 6 - 试题分析:A稀硫酸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是 H 元素的原子的电子,S 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正确; B稀硝酸有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发生反应时,硝酸的 N 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变为 NO,所以不符合题意,错 误;C 浓硫酸有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发生反应时,是 S 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变为 SO2,错误;D 浓硝酸

15、 有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发生反应时,硝酸的 N 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变为 NO2,所以不符合题意,错误。 考点:考查酸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发生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判断的知识。 13.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 A. 氯水B. 次氯酸钠溶液C. 漂白粉溶液D. 氯化钙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水中含有 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故不选 A; B.次氯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lO-H2OHClOOH-,次氯酸有氧化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故不选 B; C.漂白粉溶液含有 ClO-,能生成 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故不选 C; D.氯化钙溶液不具备氧化性

16、,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选 D; 本题答案为 D。 【点睛】氯水中含有 HClO,次氯酸钠、漂白粉虽无 HClO,但在溶液中,水解可以得到 HClO,因此均有漂白 性,能使用色布条褪色。 14.下面对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金属与硝酸反应一定不产生氢气D. 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氮元素处于最高价,发生化学反应时氮元素化合价只降低,都具有氧化性,故 A 正确;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铜与硝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不是置换反应,故 B 错误; C. 浓、稀硝酸都有较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生成氮的氧化物,故 C 正确; D.铁和铝在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点睛】注意:常温下,铁、铝两种金属遇浓硫酸、浓硝酸会发生钝化。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