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765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平遥县第二中学平遥县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一选择题(每个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甲、乙为人口超 10 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 2015 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 ) A. 战争B. 国家政策C. 经济发展水平D. 自然灾害 2. 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 A. 控制人口增长B. 人口迁移C. 提升国民素质D. 奖励生育 3. 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 A.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B. 具有成本优势 C

2、. 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D.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表现在乙国少年儿童比重远大于甲国,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内因 是社会生产力,由于二者经济发展水平水平差异导致出生率差异,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同。故选 C。 【2 题详解】 甲国人口问题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后期老龄化问题会突出,而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人 口问题解决的根本措施。故选 C。 【3 题详解】 - 2 - 乙国人口年龄构成表现为少年儿童比例大,青壮年劳动力多,劳动力资源供应充足,因此,在竞争中具有劳 动力成本优势。故选 B。 在第

3、 22 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主题确定为“关注 70 亿人的世界”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 全球人口将在未来 40 年左右的时间增加 25 亿,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北美洲B. 欧洲C. 发展中国家D. 发达国家 5. 图中非洲三项数值均居首位,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洲出生率高,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快造成 B. 非洲死亡率高,是因为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 C. 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是世界各大洲中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 D. 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说明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就业压力逐步增大 【答案】4. C 5. D

4、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比较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小,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多。非洲自然增长 率最高,主 要是经济、技术落后,节育措施差。人口出生率高,老龄化问题少。但人口基数比亚洲少,增 长人口数量少于亚洲。 【4 题详解】 读图,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全球人口将在未来 40 年左右的时间增加 25 亿,这些 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C 对。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A、B 错。发达国家人口自 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慢,D 错。 【5 题详解】 图中非洲三项数值均居首位,非洲出生率高,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慢,节育技术水平低, A

5、错。非洲死亡率高,是因为近年来自然灾害多,B 错。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但人口基数较小,世界各大 洲中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C 错。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说明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就业压力逐步 增大,D 对。 - 3 - 读某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6. 该地最有可能是( ) A. 上海市区B. 北京大学C. 广州孤儿院D. 贵州农村 7. 关于该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 A. 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B. 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 C. 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D. 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6. D 7. D 【解析】 【6 题详解】 从图中的性别、

6、人口年龄结构可知,该地区女性较多,青壮年人口较少,儿童、老年人口较多,应为存在大 量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落后地区。故选 D。 【7 题详解】 此题关键是对“ 常住人口 ”和“ 户籍人口 ”的区别和理解,读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可知,该地女多男少, 但不能说明该地户籍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是由于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男性外出多于女性,从而 导致该地常住人口女多男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比较严重,空巢老人问题也比较严重,ABC 均正确,D 错误。 故选 D。 下图为诺特斯特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4 - 8. 在中,能代表欧美发达国家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人口增长状况的

7、是( ) A. B. C. D. 9. 在中,能代表我国沪宁杭地区近年来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8. C 9. D 【解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类型,依次是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对应图中四个阶段。发达国家人口增 长模式在 20 世纪 50 年代已经是现代型。我国沪宁杭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近年来达到现代型。 【8 题详解】 欧美发达国家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工业化逐渐完成,人口增长状况处于由过渡型阶段,在 中,能代表欧美发达国家的是,C 对。是原始型,是传统型,已经是现代型,A、B、D 错。 【9 题详解】 我国沪宁杭地区近年来人口增长状况

8、已经是现代型,在中,能代表我国沪宁杭地区的是,D 对。 是原始型, 是传统型,过渡型,A、B、C 错。 点睛:人口增长模式依次是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对应图中四个阶段。注意图中出生率、死亡 率,计算出自然增长率,判断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我国沪宁杭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近年来达到现代型,即三 低模式。 下表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读表格回答下列各题。 10. 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中所示、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 A. 、B. 、 C. 、D. 、 - 5 - 11. 目前该国( ) A. 外迁人口增多B. 社保负担减轻 C. 老龄化趋势减缓D. 少年儿童比重

9、较低 【答案】10. D 11. D 【解析】 【10 题详解】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同一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以出生率从高到低排序即可。 故选 D。 【11 题详解】 据阶段的特点可知,目前该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可判断为三低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少年儿童比重较低,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BC 错误,D 正确;外迁人口的变化无法判断,A 错误。故 选 D。 12.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 现象。读下图,可知我国( ) A. 目前“城乡倒置”与人口迁移有关系B. 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

10、不断加大 C.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长期持续D. P 点时城乡老年人口数量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目前我国“城乡倒置”现象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大量劳动力人口和少年儿童迁移到城市,导致农 村老龄人口占比重高,形成“城乡倒置”现象,A 正确;据图可知,60 岁以上老年人比重城市和农村差异不 断缩小,B 错误;据图可知后期城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C 错误;P 点仅仅说明此时城乡老年人口比重相 等,但总人数不等,因此城乡老年人口数量不相等,D 错误。故选 A。 13.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些年发生倒置现象,2010 年城市和农村分别为 7.8%和 10.1%。主要原 因是( )

11、 A.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 6 - B. 过度的城市化,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 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 D. 城市雾霾严重,导致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答案】C 【解析】 【详解】目前我国“城乡倒置”现象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大量劳动力人口和少年儿童迁移到城市,导致农 村老龄人口占比重高,形成“城乡倒置”现象。故选 C。 1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建国后人口状况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 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四幅图中反映建

12、国后我国人口状况变化的是图 C,C 对。建国后,我国人口始终是出 生率大于死亡率,图 A、图 B、图 C 错,A、B、C 错。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 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 源短缺、枯竭。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5. 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铁矿、塑料B. 石油、农田 - 7 - C. 煤炭、化肥D. 原始森林、地下水 16. 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

13、资源的限制 C. 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 D.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 17. 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 A. 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B.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C. 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 D. 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答案】15. D 16. D 17. B 【解析】 【15 题详解】 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经济属性(产生经济价值) ,二者缺一不可。塑料、 农田、化肥不具

14、备自然属性,ABC 均错误;原始森林、地下水属于自然资源,D 正确。故选 D。 【16 题详解】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 性。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人 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故选 D。 【17 题详解】 我国是人口大国,为了缓解人口与资源矛盾,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 护耕地资源。故选 B。 【点睛】自然资源的概念: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

15、变成有 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 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 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 一。自然资源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 资源等。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 8 - 18. 图中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 A. B. C. D. 19. 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 5

16、%至 10%的税率。其初衷是( ) A. 鼓励生育B. 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 以税养老D. 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答案】18. A 19. A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8 题详解】 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符合。 【19 题详解】 由于欧洲人口增长缓慢,故对独身者收税,以鼓励生育。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 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 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 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C. 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 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