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72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5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18-2019 学年度祁县二中学年度祁县二中 3 月月考月月考 历史试卷历史试卷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3535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7070 分)分) 1.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这段 话主要反映了 A. 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 自给自足的落后性 D. 土地私有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2、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可知 土地兼并加剧了贫富分化,体现了土地兼并的危害性,故选 A 项;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自给自足的落后性和 土地私有的合理性均没有在题意中体现,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 B、C、D 项。 2._朝,_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 A. 汉朝曲辕犁 B. 唐朝曲辕犁 C. 汉朝耦犁 D. 唐朝耦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的是唐代出现的曲辕犁,故选 B 项;曲辕犁出现于唐代, 故排除 A 项;耦犁出现于汉代,但还不能调节耕地深浅,故排除 C、D 项。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3、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土地为国民所有 - 2 - B. 战国时代的多国改革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国家并不拥有土地 D. 均田制下禁止土地买卖,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答案】B 【解析】 【详解】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名义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周王所有,排除 A;战国时代的多国改革确立 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推动向封建社会转型,故选 B;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国家也可以拥有土地,排除 C;均田 制下的露田是国有土地,要归还国家,不可买卖,桑田是私有土地,只给初受田者,不在还授之限内,可以 买卖,所以均田制不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排除 D。 4.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主张在发展农业的

4、基础上,积极发展私人工商业。管仲强调农是“王者之本” , 也是“民之所归” ,但同时他认为“无市则民乏” ,认识到无商不富的道理。这说明当时 A. 商人社会地位很高 B. 重农抑商政策被弃 C. 农商并重得到认可 D. 商业致富作用显著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管仲认为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应积极发展工商业,可见商人社会地位应该在农民之后,排除 A 项;春秋时期尚未提出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B 项;材料信息强调农业是基础,排除 C 项;据材料信息“无 商不富”可知,这是肯定商业可以致富,故 D 项正确。 5.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晚期,一些大商人往来于列国之间经商。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5、以后, 去往齐国的陶隐居经商, “三致千金” ;子贡在曹、鲁之间做买卖, “家累千金” ,以财力结交诸侯,所到之处, 诸侯无不以平等之礼相待。由此推知,当时的商业 A. 获得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B. 以齐鲁之地为交易中心 C. 对政权具有很大依赖性 D. 形成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晚期,一些大商人往来于列国之间经商。 ”和“范蠡三致千金” 、 “子贡家累千金” 可知,当时商业获得了自主发展的空间,A 选项符合 - 3 - 题意。材料说的是子贡和范蠡在齐鲁做买卖,不能说明齐鲁是交易中心,B 选项排除。对政权具有很大依赖 性与“范蠡隐居齐国三致千金”相冲突,C

6、 选项排除。地域性商人群体主要是在明清,D 选项排除。 6.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 祠、修家谱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反映了明 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 A. 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 B. 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 C. 忽视生产规模的扩大 D. 成为固守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群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人将大量的财富用于科举消费,公益消费,购置田产等,其结果是进一步巩固宗 法专制社会和自然经济;资金未能投入再生产领域,使商品经济始终未能冲突专制制度的

7、束缚,未能成长为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故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B 项正确。材料没 有涉及明清时期的商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而是强调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A 项错误。C 项是明清商业发展的局限,属于 B 项的具体表现,C 项错误。商人从事的是商业活动,而不是成为固守自然 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群体,D 项错误。 7.居民身份结构的比例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读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 (下图) , 该图反映了 A. 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C.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答案】A 【解析】 - 4

8、- 从图中工场工人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工场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A 项正确。图中只是反映了商人所占的比 例较低,但并不能证明其社会地位较低,排除 B。图示信息体现自然经济仍是当时社会的主导经济,没有解 体趋势,排除 C。租佃关系是随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而确立的,故租佃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排 除 D。 点睛:获取图示信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务必清楚掌握“居民身份结构的比例”反映的是其社会状况,结合 所学明朝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图示即可知道答案。 8.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但其核心地区在 A. 长江中下游流域 B. 黄河中游 C. 东南部沿海地区 D. 珠江流域 【答案】B 【解析

9、】 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 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中原便是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 下游地区,故 B 项正确;长江中下游流域虽然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明地,但不是核心地区,故 A 项错误; 东南部沿海地区和珠江流域是秦汉以后基本上开始开发的,故 CD 错误。 9.在我国古代小农经济中,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内容是 A. 冶铁B. 制瓷C. 纺织D. 煮盐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内容是纺织,故 C 项正确;ABD 项是私营和官营手工业的内容,排除。 点睛:“家

10、庭手工业”是解题的关键。 10.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B. 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C. 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D. 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答案】B 【解析】 - 5 - 【详解】根据材料“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 ,可知主要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土地买卖 频繁。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与土地轮作制度无关,排除 A;材料无法反映朝代更迭,且朝代更 迭是土地买卖的原因之一,排除 D; 材料无法反映土地抛荒,排除 C;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下,土地买卖频 繁导致田主的频繁更迭,故选 B。 11.周安

11、平在中国古代市肆考略中指出:北宋以前, “市”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体上呈现壮大态势。但之后, “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 程度随之下降。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市镇开始兴起 B.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 坊市制度逐渐打破 D.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答案】C 【解析】 根据“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 ,结合所 学,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坊市制度逐渐打破,商业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市”内进行,故 C 正确;明清 商业市镇开始兴起,A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

12、完成南移,B 错误;D 不是主要原因,排 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 程度随之下降” ,联系所学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分析解答。 12.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A. 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D. 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D - 6 -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唐宋时期财政收入中实物收入在下降,钱币收入在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家财 政收入中,实物收入下降、钱币收入上升现象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 D 项正确

13、。根据图示可知,唐 宋时期,钱币的收入总量有一定上升,故排除 A 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排除 B 项。鸦片战争后,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故排除 C 项。 13.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 。宋代商业发 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 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被称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指的是宋代商业发展实现了某种突破。宋代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 A 项正确;太湖

14、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是农业方面的成就,故 B 项不符合题意;江南的青瓷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故 C 项不符合题意;长安在唐代成为当 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14.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早了半个多世纪。据此推测,郑和下西洋应在 A. 13 世纪下半期 B. 14 世纪上半期 C. 15 世纪上半期 D. 16 世纪下半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发生在公元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根据题干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 开辟早了半个多世纪,可知郑和下西洋发生在 15 世纪上半期,C 项正确。A、B、D 三项均不正确,故排除。 1

15、5.如图所示青铜器是我国进入青铜铸造繁荣时期的代表。这一时期是 - 7 -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示为司母戊鼎是商周朝青铜器冶炼的杰出代表,A 正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时期时间不 符合,排除 B、和项。 16.历史学家黄仁宇字认为,中国古代的隋唐宋时期“外向” “开放” ,带“竞争性” ,而明清时期则“内向” “保守”及“非竞争性”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影响 B. 政府政策的变化 C. 君主专制的加强 D. 殖民势力的东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宋时期,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因而“

16、外向” “开放”带“竞争” 。明清时期,政府闭关锁国, 则“内向” “保守”及“非竞争性” ,可见政府政策导致材料中现象出现,B 正确;自然经济的影响不是出现 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A 错误;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是控制中枢机构,与材料现象无关,C 错误;殖民势 力的东来是在明清时期出现,不符合材料整个信息主旨,D 错误。 17.左传记载卫文公“务财训农,通商惠工” ;国语也提到晋文公“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这表明 春秋时期 A. 农商并重思想受到重视 B. 私营商业获得重大发展 C. 重农抑商政策初步萌芽 D. 工商食官局面已被打破 - 8 -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务财训农,通商惠工”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可知两者都主张通商重农,即农商并重思 想受到重视,故 A 正确;材料未体现私营商业的发展,故 B 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商并重思想,不是重农抑 商,故 C 错误;材料未体现私商,不能反映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故 D 错误。 18._产品不进入市场,只提供给皇室及官府使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