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6639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0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历史试题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衡阳八中衡阳八中 20182018 届高三年级实验班第三次质检试卷届高三年级实验班第三次质检试卷 历史(试题卷)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年级实验班第三次质检试卷,分两卷。其中共 30 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 间为 90 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 老师通报。开考 15 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 0.5mm 签 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选择题(每题 2 分

2、,共 48 分) 本卷共 24 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 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 A. 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 B. 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 C. 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 D. 维护强化 王权的需要 2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观点出处 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 江有典 史外 2 (东林)以道学之名号召天下。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 葛藤相绊而斐

3、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遥制朝绅,迫抉台辅,夷跖唯其所造。 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 许重熙 宪章 外史续 编 虽(东林)完成等主持清议本无始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 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电流弊所 极遂祸延宗社 四库 全书总 提要 A. 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 B. 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 C. 清初启蒙思想初步发展 D. 宋明理 学被统治者认可 3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出处铭文 元和四 年壶 元和四年(公元 87 年) ,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 千石 永和钟

4、永和四年(公元 139 年)正月一日戊展造钟,重斤。直(值) 钱七千二百。宜用 延熹钟 延熹元年(公元 158 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 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 A. 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B. 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 C. 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D. 国家赋税 的征收情况 4 唐律疏议中关于化外人(外国人)的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 相犯者,以法律论。 ”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A. 尊华鄙夷的思想 B. 天朝上国的气度 C. 对外开放的信心 D. 农耕文明 的包容 3 5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 ,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有司批准

5、后方可买卖。这一规定 A. 表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B. 推动租佃关系日益规范 C. 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限制了土 地买卖的进行 6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 ;古之 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 ,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 据此可知,黄宗羲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7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 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

6、。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 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 专。 ”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A. 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 政令畅通得到保证 C. 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 极权统治得到强 化 8下表为甲午战争前(1840-1894 年)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表。提此可知 项目投资额(千两)占总数(%) 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 10000050.0 附股于外商企业 120006.0 投资城市房地产 3000015.0 投资商业、银钱业 5300026.5 4 投资近代工业、航运业 50002.5 A. 买办资本的投资导致小农经济的瓦解

7、 B. 洋务企业发展离不开办资本的投入 C. 买办资本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有限 D. 买办资本改变了外资主导市场的局面 9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甲午战争如此评论:“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 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 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 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舰,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 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 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材料中

8、梁启超 A. 客观公允地评价了失败主要原因是政治的腐朽 B. 认为清朝的现代化运动必须进行新的范 式转换 C. 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提供事实依据 D. 认为李鸿章的思想已经具有了民族民主 色彩 101902 年,梁启超发表了新史学 ,提出“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 例之所在” 。该观点引起其它新学派呼应,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和“好古非 今”的退化史观。这反映出 A. 新史学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急先锋 B. 进化论的传入促进思维方式的改变 C. 史观的改变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开展 D. 传统史观不符合反封建专制的需要 11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

9、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成 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 “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 之一。据此可知 A. 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 B. 历史教村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历史教材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12下表为 1843 年与 1858 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5 货物单位1843 年税率%1858 年税率% 棉花担654572 印花匹1425498 袈裟布匹1068498 棉纱匹694486 A. 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激增 B. 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 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D.

10、中 国降低进口洋货税率 13孙中山说:“专制时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故虽有为国民利害着想, 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 ”这反映了孙中山 A. 重视国民思想启蒙 B. 主张推翻专制统治 C. 倡导进行社会革命 D. 推 崇民有民治民享 14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中国外交上对美国、苏联的盟国和与其接近的国家,或定为“美帝国主 义的走狗、帮凶” ,或视作“修正主义的伙伴” 、 “赫鲁晓夫的走狗” ,推行四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外 交路线。有学者称之为“黑屋外交” 。在当时,这种外交政策的推行 A. 加剧了冷战的紧张程度 B. 恶化了

11、自身的处境和形象 C. 有助于计划经济的实施 D. 否定 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读表,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 表 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 产品名称1952 年产量1957 年计划产量增长% 棉纱361.8 万件500 万件 138 6 棉布 11163.4 16372.1 万匹 147 食用植物油72.4 万吨155.2 万吨 214 面粉299 万吨467 万吨 156 盐346 万吨593.2 万吨 171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B. 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 C. 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 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16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民所有制

12、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 ,要求国有企业打 破“三铁” ,即打破“铁饭碗” 、 “铁工资” 、 “铁交椅” ,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能进能出、能上 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 ,给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 A. 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B. 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 C.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D. 市场 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17古罗马法学家赫尔墨杰尼安提出:“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 ,他没有使用诸如 “人民”或“全体市民”等集合名词。而是用心良苦地采用复数的“人”(uomini)的表述形式。这 体现了罗马法 A. 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B. 代表了特定群体的诉求

13、 C. 更关注每个个体的利益 D. 以 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 18下表是对苏格拉底审判情况统计,这反映出 陪审、审判人员及 产生方式 审判结果 罪名 陪审 员 审判 员 产生 方式 表决 形式 程序 有罪 票数 无罪 票数 死刑 票数 反对死刑 票数 7 怠慢神和蛊 惑青年 6000 人 501 人 抽签举手 一审 制 281 票 220 票 361 票 140 票 A.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真正广泛性 B. 程序合理不能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C. 公民的政治素养决定民主效果 D. 直接民主不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19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 挪到国王眼皮

14、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 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 A. 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B. 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C. 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D. 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20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 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 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 A. 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B. 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C. 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D. 统

15、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21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 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 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 3%到 5%,却生产了 25%到 30%的 苏联农产品。该现象反映了 A. 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余粮收集制的扩 大 2219291933 年,在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 亿美元,是 1900 年以来到 1929 年总和 25 亿美元的近 3 倍;在此期间 3700

16、0 英里的公路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建成、国家公 园增长 40%、国家森林面积扩大了 250 万英亩、亚利桑那州的胡佛水坝于 1930 年动工等等。胡佛 总统的这些做法 8 A. 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 C. 体现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 赢得了美国民众广泛认可 23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特里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 元挂钩,这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会导致美 元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国际收支来说就会发生长期逆差。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特里芬难题凸显了美元帝国的困境 B. 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是长期顺差国 C. 特里芬难题导致美国霸权地位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