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6430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7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物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物理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湖南师大附中 2019 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物 理 本试题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 页时量 90 分钟,满分 110 分 第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其中 18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 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将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中) 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v,当 t 取不同的值时,v 都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x t B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牛顿运动定律 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2、D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加速度 a 就是采用比值定义 F m 的 2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 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右图是手机被吸附在支架上静止时的侧视图,若手机的质量为 m,手机平面与水平面间夹角为 ,则手机支架对手机作用力(B) 2 A大小为 mg,方向竖直向下 B大小为 mg,方向竖直向上 C大小为 mgcos ,方向垂直手机平面斜向上 D大小为 mgsin ,方向平行手机平面斜向上 3如图所示,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体上,有一斜劈 A,A 的上表面水平且 放有一斜劈 B,B 的

3、上表面上有一物块 C,A、B、C 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已知 A、B、C 的质量 均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A、B 间摩擦力为零 BA 加速度大小为 gcos CC 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解析】对 B、C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B、C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则 A、B 间摩擦力 不为零,故 A 错误;如果 B 的上表面是光滑的,倾角也为 ,C 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C 正确;选 A、B、C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A 加速度大小为 gsin ,B 错误;对 A、B、C 和斜面体整体分析,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不为零,故 D

4、错误 4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 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 A.木板 B 受到随时间 t 变化的水平拉力 F 作用时,木板 B 的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 A 的质量 为(C) A1 kg B2 kg C3 kg D4 kg 3 52018 年 10 月 20 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 60 岁生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心 拥有我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和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2013 年 6 月,我国成功实现目标飞行器 “神舟十号”与轨道空间站“天宫一号”的对接如图所示,已知“神舟十号”从捕获“天宫一号” 到两个飞行器实现刚性对接用时为 t,这

5、段时间内组合体绕地球转过的 角度为 ,地球半径为 R,组合体离地面的高度为 H,万有引力常量为 G,据以上信息可求地球的质量为(A) A. B. (RH)32 Gt2 2(RH)32 Gt2 C. D. (RH)32 4Gt2 42(RH)32 Gt2 【解析】组合体在圆轨道运行的周期 Tt,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m 2 GMm (RH)2 (RH),所以 M,A 项正确 ( 2 T) 2 (RH)32 Gt2 6ABS 是 Antilock Brake System 的英文缩写,即“刹车防抱死系统” 某汽车在启用 ABS 刹 车系统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过程中,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6、分别如图中的图线所示, 由图可知(D) A启用 ABS 刹车时间大于未启用 ABS 刹车时间 B启用 ABS 汽车做匀速运动,未启用 ABS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C0t1的时间内,启用 ABS 加速度大于未启用 ABS 加速度 D刹车过程中,启用 ABS 平均速度大于未启用 ABS 平均速度 4 7用轻绳拴着一质量为 m、带正电的小球在竖直面内绕 O 点做圆周运动,竖直面内加有竖直向 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如图甲所示,不计一切阻力,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动能 Ek与绳中张 力 F 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则(C) A小球所带电荷量为 bmg E B轻绳的长度为 a b

7、C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2a m D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5a m 【解析】在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得: FmgEqm,即 mv2FmgEq,由于 Ek mv2,故 Ek F (mgEq),由图象可知, v2 L 1 2 ( 2 L) 1 2 L 2 L 2 图象斜率 k ,即 L,故 B 错误;当 F0 时,由 mgEqm, mv2a,解得,q, a b L 2 2a b v2 L 1 2 bmg E 故 A 错误;当 F0 时,重力和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此时为最小速度, mv2a,解得 v,故 C 正 1 2 2a m 确,D 错误 8一座平顶房屋

8、,顶的面积 S40 m2.第一次连续下了 t24 小时的雨,雨滴沿竖直方向以 v5.0 m/s 的速度落到屋顶,假定雨滴撞击屋顶的时间极短且不反弹,并立即流走第二次气温在摄 氏零下若干度,而且是下冻雨,也下了 24 小时,全部冻雨落到屋顶便都结成冰并留在屋顶上,测得 冰层的厚度 d25 mm.已知两次下雨的雨量相等,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冰的密度为 9102 kg/m3.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得第一次下雨过程中,雨对屋顶的撞击使整个屋顶受到的压力为(D) A9 000 N B9 N C52 N D0.052 N 【解析】冰层的体积 VSd40 m225 mm1 m3,冰层的质量 mV

9、0.9103 kg/m31 m30.9103 kg,冰层的重力 Gmg0.9103 kg10 N/kg9 000 N,第二次下的冻雨结成冰对屋 顶的压力为 9 000 N,第一次下雨降落在屋顶会顺流而下,先考虑一个重力为 G 的物体撞击屋顶的平 均撞击力 f,以物体为受力物体来分析,初速度为 v,末速度为 v,向下为正方向,撞击时间为 t,根 5 据动量定理有(Gf),fG,对于连续下了 t24 小时的雨,m900 kg,v5 m(vv) t m(vv) t m/s,v0,t24 h246060 s,而 G,并不是 Gmg0.9103 kg10 N/kg9 000 N,全部 同时压在屋顶,先求

10、出每秒降到屋顶的水有,然后,求出在雨滴撞击屋顶的时间内 9 000 N 24 60 60 s 有多少水降到屋顶,由于雨滴撞击屋顶的时间 t 极短,t0,所以,在“雨滴撞击 9 000 N 24 60 60 s 屋顶的时间”内降到屋顶的水的重力,可以忽略于是雨对屋顶的撞击使整个屋顶受到的压力为 f N0.052 N. 故正确答案为 D. m(vv) t 900 5 24 60 60 9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初速度 v0从 O 点被水平抛出,经与两墙壁四次弹性碰撞后 刚好落在竖直墙壁的最低点 D,此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其中 A、C 两点为小球与右侧墙壁 碰撞的等高点,B 点为小球与

11、左侧墙壁碰撞的点,已知两墙壁间的距离为 d,与墙壁碰撞无能量损失, 且速度满足光的反射规律,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OAABBCCD1357 B相邻两次碰撞之间(指某次碰撞后到下一次碰撞前)速度的变化量均相等 C小球刚到 D 点的速度大小是刚到 B 点的速度大小的 2 倍 Dtan 【解析】小球在水平方向上速度的大小相等,根据等时性知,相邻两次碰撞间的时间相等,在竖 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 OAABBCCD1357.故 A 正确因为在相邻两次碰撞间的时间相等,水平方向上的速 度大小不变,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相邻两次碰

12、撞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相等故 B 正 确小球从 O 点运动到 D 点的时间 t,则 tan .故 D 正确,D 点的竖直分速度 4d v0 gt v0 4gd v0 v0 是 B 点竖直分速度的 2 倍,C 错误故选 ABD. 6 10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等量异种电荷,OO为两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P 点在垂直平分 线上,四边形 ONPM 为菱形,现在将一个负电荷 q,自 O 点开始沿 ONPM 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BC) A由 O 到 N 的过程中电荷电势能减少 B由 N 到 P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P 点与 O 点电势相等 DN 点和 M 点电场强度相同 【解析】将负电荷由

13、O 移动到 N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A 对;由 N 到 P 电场力 做负功,B 对;P 点与 O 点位于同一个等势面,电势相等,N 点与 M 点关于中垂线对称,其电场强度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 D 错 11如图所示 A、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A 球动量为 p15 kgm/s,B 球动量 为 p27 kgm/s,当 A 球追上 B 球时发生碰撞,碰后 A 的动量改变了 1 kgm/s,而运动方向没有 改变,则 A 和 B 质量的比值可能为(BC) A. B. mA mB 1 3 mA mB 1 2 C. D. mA mB 2 5 mA mB 5 7 7 12如图所

14、示,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上粘贴有一厚度不计、宽度为 d0.2 m 的橡胶带,橡胶 带的上表面与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上、下边缘与斜面的上、下边缘平行,橡胶带的上边缘到斜 面的顶端距离为 L0.4 m,现将质量为 m1 kg、质量分布均匀、宽度为 d 的薄矩形板上边缘与斜 面顶端平齐且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已知矩形板与橡胶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矩形板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下滑到完全离 开橡胶带的过程中(此过程矩形板始终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矩形板受到的摩擦力恒为 Ff4 N B矩形板的重力

15、做功为 WG2.4 J C产生的热量为 Q0.8 J D矩形板的上边缘穿过橡胶带下边缘时速度大小为 m/s 2 35 5 【解析】矩形板在滑过橡胶带的过程中对橡胶带的正压力是变化的,所以矩形板受摩擦力是变 化的,故 A 错误;重力做功 WGmg(Ld)sin 3.6 J,所以 B 错误;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摩擦力 做功 Q2 mgcos d0.8 J,所以 C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WGQ mv20,解得 v 1 2 1 2 2 35 5 m/s,所以 D 正确 答题卡 题 号123456789101112 答 案CBCCADCDABDABCBCCD 第卷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计 16 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3(8 分)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其中 M 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 为砂和砂桶的质量,m0为滑轮的质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 中的拉力大小 8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BC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