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985826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1.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A. 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B. 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 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D. 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答案】A【解析】“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过去注重中华民族美德的培养,A正确;B是西周时期形成的;专制王权商朝尚未建立,C错误;D中等级森严不符合材料主旨。2.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

2、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A. 秦朝的焚书坑儒B. 明朝的特务统治C. 唐朝设置节度使D. 汉初分封同姓王【答案】D【解析】“封建的四次反动” 分别是第一次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材料中的封建应该是分封建邦,封建的反动是指诸侯王国对抗中央政权,D符合题意;A属于加强思想控制;B属于加强监察管理;C不属于封建的内涵。3.北宋时,在与辽、夏等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一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

3、榷场遂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兴盛起来。据此可知A. 榷场是为了回购书画文物而设置的B. 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C. 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创作手法很高D. 北宋时期北方的经济水平低于南方【答案】B【解析】据材料“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遂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兴盛起来”并结合南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南宋时期书画文物向南回流,体现了南宋人民对故土的依恋之情,B不正确;榷场是宋代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不是专为书画文物而设,A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是在南宋,D说法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宋代民族关系的内容,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有所掌握,南宋

4、时期偏安江南,北方地区被金占据,宋人对北方故土的思念之情往往在文化领域体现的较为明显,结合材料回答即可。4.蒙古军队南下之后,“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1273年以后,大农司辑农桑辑要、王祯农书等各类官修、私修农书相继问世。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 农书的种类和来源繁多B. 土地高度集中社会动荡C. 农耕文明的影响力很大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元朝建立之初,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占据大量的农田用以放牧,1273年以后,大量农书的出现,反映了元朝农业生产有所发展,说明农耕文明的影响力较大,C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社会

5、动荡的相关信息,B不正确;D与材料所述无关。5.下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年代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A. 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B. “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 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D.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答案】D【解析】【详解】表格显示18491885年政府收入表,农业税收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工商业税收呈上升趋势,说明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D正确。ABC都是发生

6、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题干的年份不相符,故ABC均错误。【点睛】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史实: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在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潮兴起。(2)代表:张賽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3)影响: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6.严复不再使用陈旧的“体用”“道器”观念评判中西文化的优劣,而是对中西社会文化作了多方面的比较,特别指出中

7、国人“好古”,西方人重“日进无疆”。据此可知,严复的思想进步A. 奠定了革命思想的根基B. 借鉴了西方科技成果C. 促进了中西民主的结合D. 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中国人好古,西方人重日进无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中国好古轻今的历史观,严复提出了进化史观,这些思想吸收西方进化论的思想,即借鉴了西方科技成果,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属于维新派,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结合”;D项是指洋务运动,排除。7.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这表明:A

8、.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A【解析】根据“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可知,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区域化的特点,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故A正确;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无关,排除C;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现象在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来,故D项错误。8. “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而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

9、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A.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 的促进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D. 国民政府的推动【答案】A【解析】根据“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可知,黄金时代指1903-1912年,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A正确;1911年,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政府时期,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根据时间并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知识分析解答。9.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

10、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A. “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B. 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C. 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D. 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政策。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照旧交粮纳税”是维护政权正常运转的经济需要,即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太平天国是废除封建地租关系,封建地租关系不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并不是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而是政权正常运转必须征收一定的租税,选项C不符合题意

11、,排除;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不是解决财政问题而是解决等级森严的秩序,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政策10.梁启超评价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A.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D.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强调了民族意识,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强调了民主意识,这反映了使

12、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因此D表述与题意相符,正确答案为D。A项只说了民族方面,B、C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ABC均不选。【点睛】历史意义:(1)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结東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3)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5)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11.法国共产党员亨利巴比赛所著斯大林传的俄文译本于1936年出版,定价低廉到只要1卢布,印数则达到30万册。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 揭露历史真相B. 确立斯大林体制C.

13、鼓励个人崇拜D. 宣传法国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发展的基本史实,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建立了斯大林模式,当时的斯大林传低到只要1卢布,不计成本,印数30万册说明该书旨在鼓励人民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所以C正确。 30年代的斯大林传俄文译本出版,应该符合斯大林的个人要求,所以不可能揭露当时的历史真相,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确立斯大林体制,B错误。 斯大林传不可能宣传法国革命,故D错误。12.2017年4月底,日本右翼势力将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中部分内容编进日本教材,遭到日本民众和德国舆论的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做法违背了A.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B. 区域集团化的扩展

14、C.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 军国主义色彩的传统【答案】C【解析】【详解】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应该牢记历史,防止法西斯势力沉渣泛起,而把希特勒的作品编入日本教材加以宣传,显然违背了当今和平和发展的主题,所以正确答案为C。材料中没有体现ABD的内容,均排除。13.人口流动时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人口问题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所作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时常自夸,说我们人口多,不容易被

15、人消灭,殊不知百年之后,美国人口可加到十万万,多过我们人口两倍半。如果美国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百年前有一个英国学者,叫做马尔赛(萨)斯,他因为忧世界上的人口太多,供给的物产有限,主张减少人口。中国现在的新青年,也有被马尔赛(萨)斯学说所染。”孙中山的这种人口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摘编自孙中山人口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基本态度极其理由,并对其进行评价。(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答案】(1)变化:西汉至盛唐,西部地区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唐朝后期至元朝,西部地区人口比例急剧下降。影响:推动江南经济发展,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农耕文明范围扩大。(2)态度:否定(批判)理由:中国增加人口,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