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88947715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提示: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说明:客观题70分(1-20题为第一部分考查内容,21-45题和主观题为第二部分考查内容);主观题30分(本学期内容考查)。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西周时期,贵族在幼年时由父亲题取“名”,“字”则是成年后“冠礼”或“笄礼”时所取。“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种名字制度的作用主要是A明长幼 B定尊卑 C彰个性 D求吉瑞2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诏书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

2、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A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 B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 D初步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3大明律规定:禁止朝官与近侍官交结,禁止地方官员与朝官交结,禁止京官与京城家资富厚之人交结,否则即构成奸党罪。这一规定旨在A防治宦官专权和权臣乱政 B消除官员结党对皇权的威胁C用法律形式加强中央集权 D澄清吏治以杜绝制度的腐败41895年,李鸿章评价李提摩太译作泰西新史揽要一书时说:“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嬴秦以降,以天下为私。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至我大清,海禁大开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这表明李鸿章A对世界大

3、势了然于胸 B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C试图以古制治理当世 D认为民主实践已刻不容缓5“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成了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北伐战争的发动6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到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帮助下迁到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

4、一战线形成 B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7.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其表现是实行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9智者学派普罗狄柯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

5、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克里底亚认为,神对人的命运是不关心的。这些认识A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和权威 B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C打破了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 D导致个人主义在古希腊泛滥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A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B政体体现了分权的思想C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111947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处处长乔治凯南

6、发表文章指出,苏联政策的重点是“确保在世界权力大势中每一个角落和隙缝,它都有一份。但是,如果它发觉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也能在哲学上接受它们,自我调适。且我们见不到苏联心理上有任何痕迹,透露这些目标必须在任何特定时间去达成。”乔治凯南意在说明A苏联制度是不合法统的 B对外强硬源自苏联哲学C美国遏制苏联的必要性 D苏联对外在世界有敌意12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意大利大选的关键时刻大批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电影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1939年)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A基本主宰战

7、后欧洲电影市场 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C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131948年4月3号,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要向西欧各国提供133.2亿美元的援助,美国承诺“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该法案A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 B标志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C开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 D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4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这表明当时A美国的霸主地

8、位动摇,须打开苏联市场B苏联轻工业发达,须竭力保护本国市场C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D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15据统计,1951年7月1日之后,联邦德国从马歇尔计划中获得的援助共2.7亿美元,而联邦德国只需向美国进出口银行偿还1690万美元。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B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C二战后西欧强国降为二流国家 D雅尔塔体系对美德关系的影响16.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 B不结盟运动 C北约 D华约

9、171971年,尼克松讲道:“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进行对抗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尼克松的讲话说明了A世界对抗冲突局面不复存在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中美谈判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D美国不再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8.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

10、己的国际地位 19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认为:“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多极化的基础之上。多极化与多边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这说明国际关系民主化可以A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B促进各种文化趋向一致C维护世界和平长期发展 D实现各国地位真正平等20.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反映出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

11、中举足轻重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计50分)21二战后期,美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苏联也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保证一个持久和正义的和平”,在美苏主导下,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这表明A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B美苏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C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发展大势 D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永久和平相处22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以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等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

12、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23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24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

13、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25“冷战”的终结为美国支配全球市场提供了条件,“全球化”的概念便是理论根据。但美国要遏制那些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必须依靠地区性“2号大国”作为补充,这种“2号大国”在亚洲就是日本。这反映出“冷战”后的世界A大国强权、霸权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并存B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主导“全球化”C“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D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国际条件已经成熟26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区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这表明当时A.冶炼技术已较为成熟 B.冶铁业规模宏大C.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 D.南北经济发展平衡27.我们一般将材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B甲骨文中有“蚕”、“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