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8917750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 说 课 稿,吴 西 茹,一、说教材: 容积和容积单位属于 “空间和图形”这一领域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后面,意图就是让学生运用体积的知识来学习容积的知识。,学生具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有一定的数学眼光,能从生活中学数学。,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相关知识。,学生 熟悉生活中常用的容器,对于表示液体的容积单位升与毫升都有所了解,建立关系,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展示分享,共同概括,三 说模式,问题延伸,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我将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

2、设计成为动态的教学,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与体验容积和容积单位,所以制定以下的目标。 1.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并掌握容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的过程。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感知1升和1毫升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容积的概念,以及容积与体积的区别感知1升和1毫升的大小。,旧知铺垫,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概括总结,问题延伸,四 说设计,能容纳(装)其它物体

3、的物体,称为容器。,是,是,它们是容器吗?,不是,不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盒子的体积与盒子的容积哪个大 ?,仔细观察,对于同一个容器,它的体积一 定比容积大,因为它有厚度。,判断:,一个物体的容积就是它的体积。 ( ),请你填上合适的容积单位。,一桶色拉油约5( ),一瓶墨水约50( ),“神舟五号”载人 航天飞船返回舱 的容积为6( ),ml,L,m,3,试一试:,4 L =( )ml,4000,2.4 L =( ) ml,2400,4800 ml =( ) L,4.8,25 ml =( ) L,0.025,750 ml =( ) L,0.75,0.

4、5 L =( ) ml,500,5立方分米=( )升,4.3立方厘米=( )毫升,5,4.3,8000,8000000,1.2,1200,练习,要想计算这个长方体木箱容积的大小,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测?为什么?,从里面量长6分米,,6分米,5分米,4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计算容积的方法和体积一样,相同点 : 计算方法相同。 不同点: 体积要从物体的外面量, 容积要从物体的里面量。,1.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一种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dm,宽4dm,高2dm。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例5,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体水箱,从里面量棱长3分米,这个水箱的容积是多

5、少? 2、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皮水槽长12分米,宽5分米,高2分米。这个水槽最多可以装多少升水?,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有两次实验操作 第一次:将容积为1L的饮料瓶装满水,注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刚好装满,得出:1立方分米=1升,因为1L=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毫升。并进一步得出:1毫升=1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尽管课本已经明确告诉学生这个结论,但通过动手操作得来的一定是印象深刻而难忘的。 第二次:感知1升、1毫升的大小:通过让学生观察1瓶矿泉水,估一估能倒几杯水,验证自己的猜测。再将一杯水倒入量筒中测具体一杯水有多少毫升,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毫升与升

6、的概念。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1升、1毫升的大小,构建升和毫升的概念。,说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容积。 1L=1立方分米 1L=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ml=1立方厘米 例5,说评价 以师生评价为主,说资源 1、实验所需容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如饮料瓶、眼药水等。 2、相关课件。,说得失 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显,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本节课中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验,得出容积单位的体积单位的进率,感知了升与毫升的概念,这正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学而不思则惘。这是教育家孔子的话,可见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是多么重要,本节课,从课始到课终,孩子的一个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他们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操作、带着问题研究,最后带着问题离开。“问题引领”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失 尽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精心预设, 然而现实总和理想有些差距,其实,孩子们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反思自己,在课堂的组织上还是不够成熟, 还有就是对孩子们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在今后的工作中中还需要不断地打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更希望自己能不断努力,不苛求完美,但求与之更接近。,欢迎指导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