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17137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一、 选择题(20题,每题2分)1、 小学生学完了汉语拼音对学习英语字母的发音形成干扰,这是知识学习的( )A、 正向迁移 B、负向迁移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2、 学生严格遵守班主任制定的班规,这种现象是( )A、 依从 B、从众 C、服从 D、认同3、 学生掌握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这学习是( )A、 命题学习 B、概念学习 C、表征学习 D、程序学习4、“罗森塔尔”效应又被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预言自动实现效应5、某餐厅开业时故意让人等候,制造生意隆重的假象,商家利用了从众动机中的那一种现象?( )A、

2、减少压力 B、行为偏差 C、行为参照 D、偏离恐惧6、“秀色可餐”这种现象反映了人际吸引因素是( )A、熟悉 B、相似性 C、才能 D、外貌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哪种感觉现象?( )A、联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感觉适应8、一般意义上,10-12岁儿童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平均为(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9、提出情绪“评定-兴奋”说的心理学家是( )A、阿诺德 B、艾利斯 C、巴普洛夫 D、艾宾浩斯10、小青向朋友透露了一点小秘密,两人的沟通也越来越广泛,但彼此间仍保持一定的行为界限,他们的人际关系进入了( )A、稳定交往阶段 B、交往

3、定向阶段 C、感情交流阶段 D、情感探索阶段11、美国一位亚裔母亲因打自己的孩子被起诉,她很不理解,这种认知失调源于( )A、逻辑违背 B、文化价值冲突 C、观念层次冲突 D、新旧经验矛盾12、在心理测验中,可以对称名变量进行差异检验的是( )A、T检验 B、F检验 C、X2检验 D、方差分析13、在标准化测验中,含有E、N、P、L分量表的测验是(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 C、卡特尔16PF D、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14、团体心理咨询中,团体巩固与稳定的特征是( )A、团体气氛 B、团体类型 C、团体凝聚力 D、团体人数15、实验发现,老鼠为了逃避电击,除了习得铃声预示电

4、击痛苦外还要习得( )A、适应电击的痛苦 B、回避痛苦和恐惧 C、形成对电击的联想 D、辨别电击的痛苦和恐惧16、一般而言,神经性贪食患者最常见的补偿行为是( )A、对食物的强迫性关注 B、对食物的限制 C、内疚和自我否定 D、导泻行为17、根据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和自卑 C、主动对内疚 D、自主对羞怯与怀疑18、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个体在习得行为的工程中并未直接得到强化,学习产生的过程大多数是( )A、观察模仿 B、适应 C、行为塑造 D、自我调控19、认知疗法认为,人的内心痛苦源于( )A、人的自我实现倾向 B、认知偏差的结果

5、 C、应激事件的创伤 D、刺激-反应的联结20、老师批改学生作业后及时告知学生批改结果,这种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是( )A、利用反馈激发学习动机 B、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C、外部动机为辅 D、内部动机为主二、 多选题(5题,每题3分)21、中小学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认识自我 B、情绪调适 C、人际交往 D、开学择业 E、学会学习22、教师采用下面哪些做法会让学生态度更容易发生转变( )A、站在自我牺牲的立场 B、能操控学生 C、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 D、对学生有同理心 E、找来学生认同的教师一起来说服23、下列反映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有()、均值、标准差、中位数、众数、方差24、小学儿童的

6、人际关系主要包括( )A、上下级关系 B、同伴关系 C、师生关系 D、同事关系 E、亲子关系25、在团体心理咨询实施过程中,出现团体成员不投入行为的原因有( )A、性格问题 B、被迫参加 C、内心不安全感 D、注意力集中 E、不愉快的团体经历三、 填空题(10题,每小题2分)26、个体在长期职业压力下,因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身心耗竭状态被称为 。27、婴儿根据奶嘴不同而改变自己的吮吸行为以适应环境,这是 。28、抽样分为简单随机抽验、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和 。29、早上起床看到窗外的雪,判断是昨晚下雪了,这是思维的 。30、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集体形象思维过渡到 。31、在教学与发

7、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和学习的关键期。32、团体心理咨询是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 的形式。33、皮亚杰曾用“三座山”实验证明了幼儿思维的 ,即幼儿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和体验投射到他人身上。34、经历异乎寻常威胁性或者灾难性应激事件或者情境导致出现并且长时期存在的精神障碍称为 。3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现实焦虑、 、道德焦虑。四、 简答题(共三题,每题5分,共15分)36、简述影响效度的因素。37、简述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38、简述导致人们放弃合作而走向竞争的原因。五、 材料分析题(共三题,每题20分)39、阅读材

8、料,回答问题某城乡结合一所小学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周”,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心理咨询室与德育合二为一;把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爱说话等行为,认为是心理问题;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化,片面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老师以讲解为主,较少进行师生互动。因担心早熟,保卫处干脆拒绝社区工作人员进校开展青春期心理知识宣传,在家长座谈会上,很多家长承认自己是用暴力手段逼迫孩子学习问题:(1) 对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6分)(2)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针对该校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12分)40、某小学五年级一名男生,自从得知自己期中考试

9、成绩不理想后,一反常态,开始几天上课时常说肚子疼,头疼,要请假回家,家长带他到医院检查没有查出病症。后来,他就以肚子疼,头疼为由,拒绝上学。被家长逼着送进学校后,又哭又闹,不听课,也不做作业,要求回家。在家看书,不写作业,也不出去玩耍,总是睡觉或者看电视,这种情况已持续了三周,为此,家长和老师都很焦虑。问题:(1) 对该生的心理问题作出诊断,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2) 对该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做简要分析(6分)(3) 用适合的心理咨询方法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8分)4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请仔细阅读后作答:【活动主题】我的情绪我做主【活动目标

10、】【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场所】团体心理辅导室【活动过程】一、热身导入:“情绪招牌”(5分钟)1、教师制作卡片若干张,卡片上分别写上高兴、愤怒、恐惧、悲伤等等。2、请几位学生上台随机抽取卡片并表演卡片上描述的情绪,要求表演者尽可能夸张地把这种情绪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并将最后的动作定格3分钟。3、请台下的学生判断台上的学生所表达的情绪。4、教师小结:(过渡语:)二、主题活动:“我的心情我来画”(15分钟)1、请学生讲自己所画的作品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并说说作品中自己的情绪状态。2、请几位学生上台分析自画作品中的情绪(喜、怒、哀、惧)3、教师提问:四、总结延伸(5分钟

11、)问题:(1) 写出本节课活动的目标。(4分)(2) 写出热身导入环节的活动形式,并列举3个其他的活动形式。(4分)(3) 写出热身导入环节与主题活动间的过渡语。(6分)(4) 在交流分享环节中,设计教师提问的3个问题。(6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 CCBDC 6-10 DDCAD 11-15 BCACB 16-20 DBABA二、多选题21-25 ABCDE CDE ACD BCE ABCE三、单选题26、职业倦怠27、无条件反射28、整群抽样29、间接性30、抽象思维31、最近发展区32、治疗33、自我中心34、创伤后应激障碍35、神经症焦虑四、简答题36、影响效度的因素:(1)测验

12、题目的质量(难度、区分度等)(2)施测的条件(环境、被试等)(3)测验长度(4)被试自身的影响因素37、咨询的一般程序:(1)信息的收集(2)心理的诊断(3)信息的反馈(4)确立咨询目标(5)帮助和改变(6)结束38、人们放弃合作走向竞争的原因:(1)竞争与合作各有特点(2)人们倾向于竞争(3)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五、材料分析题39、1、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材料回答)(1)、学校的误解: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等同于心理辅导(2)、心理老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3)、学校与社区:(4)、家长的粗暴:2、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结合材料回答)(1)、理念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健康”与

13、“不健康”的教育,而是关注人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2)、理念之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是专指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全体成长中的、正常的、健康的幼儿和中小学生。认识误区(3)、理念之三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系列的,但这不等于说,两者存在着包含关系。(4)、理念之四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是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本分与天职。(5)、理念之五教育不是万能的,德育也不是万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是万能的。对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作用的过高估价是不恰当的;同样的道理,

14、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提出苛求也是不切实际的。总结:学校家长老师的相互协调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40、1、为小学生厌学症。理由:(1)带去医院检查无碍,无器质性问题;(2)智力正常,非学习困难;(3)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症的表现。2、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学校:看重分数,使学生学习也只看分数,并容易因成绩不好而产生挫败感。(2)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疏导学生。厌学问题不是一下子出现,而是经多次受挫后的累积效应。(3)家长:不站在孩子的角度体谅孩子的心理,强制要求去学校。(4)孩子:认知偏差,抗挫能力低。3、咨询辅导措施:(1)老师: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强化法;建立信任;学习策略等(2)家长:家庭咨询,改变教养方式。可采用绘画疗法、箱庭疗法等,增加孩子的自我掌控能力。(3)总结:学校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41、1、学习目标:(1)了解积极情绪、消极情绪。(2)体验各种不同情绪,提高情绪的掌控能力,保持快乐情绪。(3)学生能真正体验到自己是情绪的主人。2、采用的是角色扮演。另外三种:游戏法、故事法、行为训练法3、(过渡语注意:夸赞学生、老师的口气)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