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理论总结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8915599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理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毛概理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毛概理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毛概理论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毛概理论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理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理论总结(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主张只有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明确提出应运用唯物史观改作中国的历史)。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1938)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

2、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

3、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原因: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

5、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二者关系:其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二,虽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基本点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其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惧进。重要意义: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

6、新境界。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是贯通而完整的统一体。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精髓实事求是 主线改革开放主题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关键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七大把期间的实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第9页)并指出:“中国

7、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历史、时代、人民的选择。一条道路: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十七大对道路的界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不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而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谈科学社会主义,既无意义,也

8、无前途。一个理论体系: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理论体系性质“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军事、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

10、,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串于各

11、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

12、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背景: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历史依据),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3、的第二次飞跃。2、邓小平理论与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之间的关系 一是纠正,纠正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契机二是继承,继承过去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的一切正确的东西,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生长点三是开拓与创新,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进行了新的开拓和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3、形成过程第一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开始产生,形成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发展,形成轮廓第三阶段 1987年十三大到1992年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标志,邓小平

14、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根本对立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灵魂,也是他做人的根本原则三、邓小平理论的

15、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一)从世情看(国际背景)1、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3、科技革命日新月异4、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二)从国情看(国内背景) 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是: 1、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