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精华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12973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精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精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精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精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精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精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精华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商品第一节:商品价值1.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能用来交换)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及价值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使用价值(社会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旦进入交换就具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关系。(两种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原因就在于

2、交换双方的价值是相等的。)(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价值由人们劳动所创造。劳动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商品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劳动的凝结,是物化的社会劳动)劳动表现为价值,人们以价值来交换商品,实际上就是交换劳动。商品的价值体现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体现交换劳动的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所在。)(补充:各种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知识价值论,要素价值论)两者关系:从现象形

3、态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要素的统一;从本质内涵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的统一。商品是两因素的矛盾统一体。统一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使用价值反映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交换的物质或精神承担者;价值反映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交换价值的基础。矛盾性:两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直接动机是实现价值,而使用价值只是价值的物质或精神承担者。其次,商品交换是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离而实现,即买卖结束,卖方实现价值,买方实现使用价值。辨析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交换价值: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

4、动。2.劳动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彻底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规律的一个基点。)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以制造某有用物为目的(即反映某商品的自然属性),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各自不同的劳动。(“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仍属于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具体劳动的对象,操作方法及结果的差别,形成了社会分工。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若果具体劳动离开与自然物质的结合,也就无法创造出使用价值来。抽象劳动:表现为一种非具体形式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

5、的关系)具体劳动是生产目的,操作方式,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者是统一的。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二者都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又是对立的。以抽象劳动为目的,具体劳动就成为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卖方得到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买方得到具体劳动形成的使用价值。辨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商品生产中,由于商品生产者独立进行生产并拥有自己的生产结果,故其生产具有私人的性质它被称为私人劳动;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又是相互依赖和联系的,

6、故其生产又具有社会的性质它被称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要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只有在流通中把产品当作商品来交换来实现,这就是私人劳动(直接)和社会劳动(间接)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条件是商品交换)商品两因素和劳动二重性,根源于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都是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所具有这种间接社会劳动的特性所决定的。3.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交换和生产统称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最明显的特点:直接为交换而生产,生产借助交换而进行。)add: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生产形式。自给自足,生产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和经济主体自身的需要

7、。(社会经济类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社会经济形态: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1)社会分工;2)商品由不同的所有者或利益主体支配。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人类生产本质是社会生产,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类劳动的一个根本特征。劳动的社会性是通过交换以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商品经济VS市场经济: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商品和货币关系的存在是二者经济运行的共同基础;市场是二者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因素;价值规律是共同经济规律。区别:侧重点不同(社会经济类型经济运行);表明关系不同(等价交换关系市场配置方式)理论层次不同。第二节:

8、商品的价值量价值量的决定:劳动创造价值,价值不过是人们交换劳动所借以进行量的比较的社会尺度,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的尺度为劳动时间)即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并随它变化而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商品价值又是以使用价值为物质前提。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假定:Z=L+cQ (c0)(Z:价值总量;L: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新创造的价值部分;Q:产量;cQ:从消耗的生产资料中转移过来的价值部分。)劳动价值理论关于价值决定

9、的基本公式:z=Z/Q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两者是相对的):Z=Kl+cQ(c0,k1):k表示劳动复杂程度的系数,k=1表示简单劳动,k1表示复杂劳动,k越大,表示劳动复杂程度越高。价值量的变化规律: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的能力或效率。两种表达形式: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第二章:货币第一节: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商品的两种表现形式:使用价值的和价值的。(使用价值的就是商品的自然体本身;价值的体现着商品的社会属性,看不见,摸不着,不能从每个孤立的物品中表现出来。)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10、:简单的,扩大的,一般的,货币形式。价值形式: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有在与其他的商品的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相对,等价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和简单的,偶然的物物交换相适应)如:1只绵羊(相对价值形式)=2把斧子(等价形式)这之中,绵羊起着主动作用,它要表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它要通过与斧子发生交换关系相对地表现出来。这里,绵羊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斧子起着被动作用,它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是充当其他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处于等价形式上,因此被称作等价物,又叫价值镜。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处于同一价值形式的两极,它们是对立同一关系,既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又相互排

11、斥,相互对立。相对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和另一种商品发生交换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并且这两种商品具有相同的质,即都凝结着人类的抽象劳动,都有价值。这种交换关系也是一种价值关系。某商品的相对价值是该商品的价值的相对表现,即通过另一种商品而表现出来的价值,其大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值量,而且也取决于另外那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相对价值量的变动情况:1)若B的价值不变,则A的相对价值与它自身的价值成正比例变动。2)若A的价值不变,而B 的价值发生变动,则A的相对价值和B的价值成反比例变动。3)若A和B的价值按相同方向和相同比例发生变动,则A的相对价值不变。4)若A和B的价值按同一方向不同比

12、例,或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动,则A的相对价值有可能出现上述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商品a的相对价值等于商品a的价值Za与商品b的价值Zb的比率:P(a,b)=Za/Zb等价形式: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作为等价形式的本身就具有价值。)三个特征:1)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是用它的使用价值作为其他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扩大的价值形式:某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商品价值表现更加充分,但是相对价值仍然不能获得最终的完全的表现。)一般价值形式(质的飞跃):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某种特殊的商

13、品上,这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其他商品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的特殊商品,叫做一般等价物。货币形式(最发达,完成阶段,但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由货币来表现。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辨析 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货币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地位,表现其他商品价值,充当其他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一般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地位,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交换媒介的商品。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出现,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了两极:商品及货币。(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同一关系发展为货币与商品的对立同一关系)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货币之

14、所以能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流通规律货币的职能:(货币的社会经济作用,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1. 价值尺度: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reason: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货币价值尺度也就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他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商品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价格形式。(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能是想像或观念中的货币。*一种商品的“价值形式”是指该商品在其它商品上的价值表现。而商品的“价格”则是价值形式的一种,是商品在货币上的

15、价值表现。为了衡量和计算各种商品的不同的价值量,要给货币本身确定一个计量单位,这种被确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叫做价格标准。价值尺度VS价格标准(区别):1).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2).价值尺度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价格标准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3).价值尺度是自发产生的,不依存于国家权力;价格标准通常由国家法律规定。2. 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物物交换商品流通(货币商品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货币流通(商品流通中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不断地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的运动)3.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 作为贮藏的货币,他必须既是现实货币,又是足值货币(金属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贮藏货币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的特殊作用。4. 支付手段:(在以延长付款形式购买商品,货币用于清偿债务)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产生于赊卖赊买的商品交换中,是与商业信用联系在一起的。(商业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前提条件。)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