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典之八: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管理问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12119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经典之八: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管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析经典之八: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管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析经典之八: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管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浅析经典之八: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管理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浅析经典之八: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管理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经典之八: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管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经典之八: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管理问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经典之八: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管理问题主席:张泽群 正方:武汉大学(胜)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 反方:电子科技大学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 主席:朋友们好!欢迎各位收看“黄山杯”2000年全围大专辩论会。本年度的全国大专辩论会从6月份开赛,经过了初赛、复赛、半决赛,有两支队伍一路攻关夺隘,终于杀入了今天的总决赛,他们就是武汉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让我们向他们表示由衷的祝贺!(掌声)正方一辩:谢谢,各位好。既然今天在北京辩论,那么首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北京的交通状况。虽然前不久开通了地铁复八线,部分地缓解了北京的交通拥堵,但作为世界大都市的北京至今也只有 55公里的地铁线,与巴黎的

2、199公里、东京的211.7公里、莫斯科的2305公里、伦敦的408公里乃至纽约的443.5公里相比,我们首都的交通设施可谓是严重不足。今天我们讨论城市交通问题,是指由于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引起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交通污染等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设施不足,也有管理不利,还有规划不周等其他因素。城市交通设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而城市交通管理则是指在交通设施具备的条件下,管理主体对交通关系中的人与物进行的协调与控制。我方认为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设施的缺乏与不配套,而其解决也必须主要依赖于设施的发展与更新。因此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首先从问题产生的

3、根源来看,根据当斯定律,道路容量与路网密度的增长,始终赶不上机动车辆快速的增长,加上配套设施的相对滞后,因此由于设施问题引起的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供不应求,便成为了城市交通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次,从设施与管理二者关系来看,设施具有基础性,而管理具有依附性。设施的类型决定着管理的方式,设施的水平决定着管理的水平,而设施的发展与更新,则导致了管理观念与行为的革命。再次,从二者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来看,设施是城市交通问题中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了城市的交通规模与承受能力,而管理则只能在设施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是城市交通问题中的制约性因素,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当然得从设施与管理两方面入手。但理论与实践都说明了要从根

4、本上使城市交通安全畅通,第一,要大力发展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大容量、多层次的公交设施;第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化、高科技含量的交通安全设施与交通管理设施。可见,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也主要要提高设施的层次与水平。因此我方认为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谢谢。(掌声) 正方一辩的陈词解析如下:1、从“原因”角度的第一层论证:(1)概念: 城市交通设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2)什么是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是指由于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引起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交通污染等方面的问题(3)产生的原因:A、原因多元化:设施不足、管理不利、规划不周等其他因素B、但是,主要原因是:设施的缺

5、乏与不配套(开头的北京交通状况)C、为什么主要原因是设施的缺乏与不配套呢:因为根据当斯定律:道路容量、路网密度、配套设施始终赶不上机动车辆快速的增长,所以造成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供不应求分析到这里,不难看出,武汉大学从原因角度对本方立场进行了第一层论证:为什么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呢?因为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由设施的缺乏与不配套引起的。不过,对于一个问题,除了分析清楚造成的原因之外,还有个关键论述就是如何解决它。2、从“解决”角度的第二层论证:(1)概念: A、城市交通设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B、城市交通管理则是指在交通设施具备的条件下,管理主体对交通关系中的人与物进

6、行的协调与控制。 C、二者关系: 设施具有基础性,而管理具有依附性。 设施的类型决定着管理的方式,设施的水平决定着管理的水平,而设施的发展与更新,则导致了管理观念与行为的革命。(2)解决:主要依赖于设施的发展与更新 为什么主要依赖于设施的发展与更新来解决呢: A、因为城市交通问题主要由设施的缺乏与不配套引起的,既然主要原因是设施问题引起的,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城市交通设施出马。 B、不过,既然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城市交通设施一个人唱独角戏也不合适,自然也得拉上城市交通管理这个小弟。 为什么城市交通设施是大哥,城市交通管理是小弟呢: 原因如下: 设施具有基础性,而管理具有依附性。 所以

7、,设施的类型决定着管理的方式,设施的水平决定着管理的水平,而设施的发展与更新,则导致了管理观念与行为的革命。 可见,既然城市交通设施可以决定管理的水平,当然是大哥的地位了,总不能小弟决定大哥吧。 C、如何发展和更新设施呢: 大力发展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大容量、多层次的公交设施; 大力发展现代化、高科技含量的交通安全设施与交通管理设施。 在武大的一辩陈词中,从原因(主要原因)和解决(二者关系和作用)两个角度构建了己方的理论框架,那么他们的对手又该如何应对呢?主席:感谢蒋舸同学。下面我们有请反方一辩蒋杰同学来陈述反方观点。请。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如果因为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就一味地增

8、加设施,那我们的城市恐怕要变成一个钢铁怪人喽。我们说道路的优良,并不等于通行效益的最优或设施的先进,不等于交通的顺畅。城市交通管理对于合理使用现有设施,保证交通的安全与畅通意义重大。今天,我们来衡量设施问题还是管理问题哪一个是主要的标准,显然是看谁能更高效、快速、经济地解决造成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主要矛盾。目前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诚如对方所言,是需求与供给的失衡。而交通管理的落后,正是这一矛盾的集中表现,成为城市的主要问题。第一,从供给来看,交通管理的落后,使现有交通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造成供给不足。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交通设施的确还很落后,但是已经可以较好地满足我国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而正

9、是管理的滞后,使城市里面往往是东边堵车西边闲,不能有效地利用和优化现有的道路设施,造成堵车与故,这就犹如一把剑,在初学者手中和剑术大师手中会有天壤之别,其奥妙不在于剑的本身,而在于用剑的人。第二,需求的不合理膨胀,在于管理不能对需求进行有效的引导,必须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交通需求的理性化、合理化。而当前国民交通意识的普遍不足,更使交通各行其道的法则变成了各道可行,导致交通混乱,而通过加强管理、控制和宣传教育,方能使人流车流有序流动,提高交通的通行效率。第三,从供需矛盾的表现与解决看,供给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我国设施结构的失衡与布局的不合理,现有城市交通设施尚有很大可供挖掘的潜力,借助管理让道路通过的车

10、辆更多,借助管理让违章的人更少,这就是设施本身所不能实现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金有限,道路设施无论是建设还是维护都耗资巨大,一味追求交通设施的扩大来解决现有需求的矛盾,显然与国情不符,而管理投入少,见效快,致力于提高管理,可谓投入点滴,而又涌泉相报,更能使现有的交通设施得以充分利用。坦途需要风雨兼程的交警,有序的人流、车流需要制度的保障,以人为本的管理方能在人与人、物与人、物与物之间建起和谐、畅通的大道。谢谢。(掌声) 反方一辩陈词解析如下:1、主要问题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 谁能更高效、快速、经济地解决造成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主要矛盾2、那么,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需求与

11、供给的失衡3、这个主要矛盾为什么能够被城市交通管理更高效、快速、经济地解决呢?(1)原因角度:这个主要矛盾是由交通管理的落后引起的,而不是城市设施引起的为什么是由交通管理的落后引起的,而不是城市设施引起的呢?前提: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交通设施的确还很落后,但是已经可以较好地满足我国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A、从供给来看,交通管理的落后,使现有交通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造成供给不足B、从需求看,需求的不合理膨胀在于管理不能对需求进行有效的引导C、从供需矛盾的表现与解决看,供给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设施结构的失衡与布局的不合理(2)解决角度:既然问题出在管理上,那还得从管理方面下力气,而不能靠扩大交通

12、设施来解决。A、为什么不能靠扩大交通设施来解决呢?因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交通设施的确还很落后,但是已经可以较好地满足我国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除了现有的交通设施已经可以满足我国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设施不是主要原因)之外,从解决问题的现实操作性来讲,也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金有限,道路设施无论是建设还是维护都耗资巨大,与国情不符。所以,城市交通设施既不是主要原因,也不具有解决问题的现实可操作性,可以直接PASS掉。B、而城市交通管理则不同,它是主要原因,自然可以对症下药:针对问题一:从供给来看,交通管理的落后,使现有交通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造成供给不足解决:通过加强管

13、理,使现有的设施得以有效利用。针对问题二:从需求看,需求的不合理膨胀在于管理不能对需求进行有效的引导解决:通过加强管理、控制和宣传教育,提高国民交通意识和法规意识,使人流车流有序流动,提高通行效率。针对问题三:从供需矛盾的表现与解决看,供给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设施结构的失衡与布局的不合理解决:现有城市交通设施尚有很大可供挖掘的潜力,借助管理提高通过车辆数量,减少违章人数。4、一条小防线:道路的优良,并不等于通行效益的最优或设施的先进,不等于交通的顺畅。道路优良是“管理”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毕竟管理不可能使设施先进通行效益最优,这还是得靠设施来解决,不过,与此前“中国国情”的阐述相结合,这就

14、使管理的优点明确化:管理投入少,见效快。既形成了保护,又完成了进一步的论证从立论环节来看,正反双方都是从原因和解决两个角度论证了本方观点。正方武大,理论角度证明的比重更大,其立论核心就是这个“当斯定律”(道路容量、路网密度、配套设施始终赶不上机动车辆快速的增长,造成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供不应求),以此为前提进一步论证了交通设施在“原因”方面是“主要原因”,进而推出基础论(设施具有基础性,而管理具有依附性),是否使用了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当别论,不过正好顺势得出“解决”方面是“主要方式”的结论。整个环节论证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极为严谨。从反方电子科大来看,明显是选择了现实论证的角度,从一开场的“中国国情”可见一斑,这种立足现实的论证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甚至对正方的理论论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要求反方必须要以“中国国情”为核心,进行三个方面的明晰论证:第一:中国现有的交通设施不是不够用,而是因为管理不善得不到有效利用。第二:中国现实国情(资金、土地资源等匮乏)下,大量建造设施不具有现实操作性。第三:立足国情,中国采用哪些有利的具体管理措施使现有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道路“优良化”(注意前面的小防线)。这种立足现实的立论,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和针对性,不过,这也要求反方必须要收集大量的现实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